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土地质量评价主要内容★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通过土地资源调查,将待评价的地区划分成若干相对同质的区域,即土地类型单元。土地质量和土地特性是土地类型单元的基本属性,也就成为我们描述和评价土地类型单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可以用来描述和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特性土地质量是由一组具有共性(如农业用途或其中特定种类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说)的土地性质的综合表达形式,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影响某一方面的土地适宜性。1.土地的气候特性土地的气候特性主要表现在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水文条件等3个方面。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特性1.土地的气候特性土地的气候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大的方面:关照:总辐射、有效辐射、短波辐射、日照时数、云量。温度:月(日)最高(低)气温,白天(夜间)平均温度,霜害发生情况。水分:逐月(日)降水量、月(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小)相对湿度,实际蒸散量。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特性2.土地的土壤特性土地特性最大的一个组是以土壤为基础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的形成与分布、剖面形态、土壤物理和侵蚀、土壤化学、土壤矿物等。形成与分布:属于哪个纲、类、土壤排水类别、土壤诊断层等。诊断层:凡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土壤诊断层是土壤发生层的定量化和指标化,两者是密切关连而又不同。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特性2.土地的土壤特性剖面形态:颜色、斑纹、岩石、质地、结构等等。土壤物理和侵蚀:土壤水分特征;空隙量、容重、渗透度、土壤侵蚀性、水(风)蚀指数。土壤化学: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养分总量、可溶盐总量等。土壤生化:有机碳、有机质、土壤生物等。土壤生化:可风化矿物、粘土矿物学等。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特性2.土地的土壤特性剖面形态:颜色、斑纹、岩石、质地、结构等等。土壤物理和侵蚀:土壤水分特征;空隙量、容重、渗透度、土壤侵蚀性、水(风)蚀指数。土壤化学: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养分总量、可溶盐总量等。土壤生化:有机碳、有机质、土壤生物等。土壤生化:可风化矿物、粘土矿物学等。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二、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由一组具有共性(如农业用途或其中特定的专业要求所需要的多个土地特性的总体情况)。如评价土地质量的一个指标是“土壤水分有效性”,是从水分是否充分满足作物生长从而影响土地对作物的适宜性,而土壤水分有效性是多种与土壤水分爆出状况有关的多个土地特性所共同决定的,包括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剖面等。土壤容重:又称干容重。现从农、林、牧三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关的土地质量指标,分别加以介绍。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一、土地质量与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地质量(指标):养分有效性、水分有效性、发芽条件、扎根条件、保肥能力、土壤耕种条件、洪涝灾害、温度状况等等。与畜牧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牧草的生产能力、影响贾诩的严酷气候、地方性病虫害、牧草的毒性等等。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年平均材积量、土生材种的类型和数量、病虫害等。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土地质量:影响机械化的地形因素;影响对外修建道路的地形因素;与市场的通达度、人力物资供应情况等雨育农业的土地质量(见教材186页表9-4):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三、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的关系土地特性是土地属性在各个方面的直接反映(通常能直接估测),而土地质量是一种综合属性,亦即几种土地特性综合反映的土地性质,他们的关系如下:1.一种或几种土地特性决定某种土地质量。2.有些土地特性在不同的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因而影响几种土地质量。3.虽然土地质量是针对某种土地适应性的土地综合属性和评价,所以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土地质量也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进行考虑,但是土地质量(指标)与土地特性之间相互影响,是一个系统,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四、土地质量的时空变异特点1.土地质量的时间变异特点:作为土地质量的构成要素,大部分的土地特性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有些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变化,有些是没有规律的随机变化,如土壤养分等,所以土地质量也具有时间变异的特点。2.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特点:对土地质量空间变异性的科学评价是土地质量评价乃至土地评价的主要内容。许多土地特性如太阳辐射、降水、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类型等等都是呈地带性分布的,由于上述土地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所以土地质量也具有空间变异的特点。第一节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四、土地质量的时空变异特点2.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特点:土地质量的地带性空间变异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维度地带性。水热条件具有明显的维度特征。第二,经度地带性。由于海洋、大陆地势等地貌特征分布而造成水热条件的经度分布特征。第三,垂直地带性。由于海拔条件的差异,导致水热条件的垂直差异。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土地利用要求反映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所依赖的土地质量的具体要求,无论是土地利用大类或是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的结合,达到土地利用的目的(如农业中主要是粮食生产,畜牧业中主要是肉和奶的产出等),就要求土地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所预定的土地利用目的才能达到。而为了使选择的土地利用方式能到到预定的目的,则要求土地所必须具备的相应条件,称为该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地利用要求也不同。通常用所要求的相应的土地质量等级来表示。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分析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种类:农业土地利用分析与非农产业土地利用分析(如工业用地分析,在规划学中将重点介绍),由于大部分土地初始的利用方式为农业(同时农业土地利用分析又是所有土地利用分析的基础,例如绝大部分耕地都是优良的非农建设用地),所以农业土地利用分析就成为土地利用分析的重点,而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起作用的有关3组土地利用要求是:第一,作物要求;第二,管理要求;第三,水土保持要求。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一、土地利用要求1.作物要求在土地评价中,土地利用要求通常以所要求的相应的土地质量的等级来表示,对照教材189页的表9-5,大家可以看到,针对作物要求,需要的土地质量有:能量情况,温度等,而能量需要用辐射、光周期性等等级指标来诊断和描述。而养分需要用养分保持力来表示和诊断。2.管理要求与管理要求相对应的土地质量指标主要有:土地适耕性(如用前面课程土地调查中讲的石块度等等指标和等级来诊断)、机械化潜力。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3.水土保持要求与水土保持要求相对应的土地质量主要有:侵蚀危害(例如,可以用各种侵蚀模数等等级指标来诊断和说明);土壤退化危害(可以用生产能力来间接说明)。二、举例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以玉米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具体的利用要求下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见图9-1第二节土地利用要求三、作物要求的鉴别、表示方法及途径分析一般来说与作物要求直接相关的土地利用要求主要有:氧有效性、根区条件、养分有效性,分别对应的土地质量及诊断因素(等级)主要有:土壤排水条件的分类、评价及评价最终的等级;有效土壤深度及其最终评价等级;土壤反应(PH值)及其最终的评价等级。也可以用前面教材讲过的用限制性程度表示因素等级的方法,见建材190页表9-7.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土地质量评价是根据土地特性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估算土地质量的等级并以一定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一整套方法和过程。是开展适宜性和生产潜力评价的先行工作。进行土地评价时,土地质量是根据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需要和研究地区土地单元的性质而选择的。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一、土地质量的选择采用土地质量作为土地评价的主要方式,其原因很多:其一,土地质量有利于解释土地及其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其二,土地质量考虑到了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三,土地质量比土地特性的数目少(相对的),可以简化工作。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一、土地质量的选择选用的土地质量必须满足3个条件:其一,选用的土地质量对所研究的作物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有影响。其二,在研究区内出现对土地利用施加不利影响的临界值(思考其原因)其三,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的资料方法。思考以上三个条件的逻辑基础:第一,有效性;第二,必要性;第三可行性;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二、土地质量的估算方法回忆刚才我们讲了,根据不同的用地要求,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土地质量,然后我们要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的方式就是,对决定和影响土地质量的各种诊断因素进行分级和评定(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其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和关系)所以土地质量估算方法的核心和本质,也就是诊断因素的选择和评定。1.诊断因素的选择与资料的获取第一,选择恰当的、适宜的土地特性作为每种土地质量的诊断因素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二、土地质量的估算方法1.诊断因素的选择与资料的获取第一,选择恰当的、适宜的土地特性作为每种土地质量的诊断因素。第二,拟定出选择的所有土地特性的目录,根据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和动物区系的环境因素将它们重新分类。2.土地质量估算方法第一,根据单一(最重要的一种)的诊断因素估算土地质量。如估计洪涝灾害,可以用洪水等级这一个土地特性(土地诊断因素)来估算。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二、土地质量的估算方法2.土地质量估算方法第一,根据单一(最重要的一种)的诊断因素估算土地质量。第二,根据最小因子率估算土地质量。(木桶原理)第三,根据诊断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分组诊断。第四,通过建立模型估算土地质量。经验估计优缺点,条件合适,可以采用建模的方式,代替经验模型。第三节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二、土地质量评价结果的表示由于土地质量跟土地特性(有啥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它是一种土地的综合性质,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同时土地质量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而言的,因此在表示土地质量的评定结果即好坏程度时,一般采用相对值或等级制,并且必须同时说明它是针对哪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利开发处编写的《旱地农业土地评价指南》中介绍了旱地农业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一、土地质量的选择首先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要求(利用方式或用途)确定一些常用的土地质量指标,如辐射状况、温度状况等等,再根据主客观条件和土地质量的特征确定描述土地质量的诊断标准(土地特性)及其量化单位。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二、土地质量的描述和评价方法选择土地质量后,对每一种土地质量都要进行描述和评价,例如:见教材第200页,表9-16.(一)辐射状况1、性质和影响。针对辐射状况这一土地质量指标,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影响土地质量的土地特性:如维度、云量、坡向等。2.评价的应用。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如乡镇级土地评价),其辐射状况一般变化不大。而小比例尺的土地评价,则应该充分考虑辐射状况。3.评价总辐射量。通常以每平方米毫伏,或用日照时数来表示。这些资料都是从气象站获得。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二、土地质量的描述和评价方法(二)温度状况1、性质和影响。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三种:第一,低于临界温度,植物停止生长。第二,生长速度虽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温度太高,会起反作用。2.评价的应用。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其温度变化不大,而小比例尺的土地评价其温度状况就应该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我省的玛曲县,六月下雪也是常事)。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二、土地质量的描述和评价方法(二)温度状况3、评价指标和方法: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月平均气温高温对植物的反作用:用生长季节最热的月份的最高月温度来表示4、评级,采用因素分级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评级,具体方法参照表9-6,表9-7.第四节土地质量评价实例分析二、土地质量的描述和评价方法(三)养分的有效性1.性质和影响养分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在于土壤中的养分量(绝对量);第二,养分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以及不能利用方面
本文标题:第五章土地质量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