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姓名卢美娟年级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三班学号2011214651指导老师朱云写作时间2012.12安康学院中文系论文指导进度第一次(论文选题、写作提纲)教师签字日期第二次(初稿)教师签字日期第三次(修改稿、定稿)教师签字日期指导老师论文评语指导老师签字论文成绩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卢美娟摘要:“审美特征”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其区别于科学的重要特征。介于刚开始接触文学理论,我对审美特征的思考从什么是美开始。进而引出审美的概念及其品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学的独立性以及文学的审美特征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并分析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审美特征。关键字:审美特征;科学;教化;独立性;社会功能一、文学的审美特征由于刚开始接触美学,我从审美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关系角度着手研究审美。首先,要想弄清楚什么是美、其本质究竟是什么,不能由概念去推概念。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认为哲学是一种研究存在的学说,是超越自然科学、超越经验科学,探求事物的最终原因和最一般的规律的学科。这种“本体论”抽象思辨的方法最终在中世纪成为了神学的工具。美是来源于切实的现实生活的,它是来自于感觉和经验的。比如有人看到质朴的学生感觉到美,有人拾起一片落叶欣赏到美。如果撇开这些生活中的具体的美不管,由概念去推概念,则是陷入了唯心主义,更是愚蠢和不切实际的。美是来源于生活的,再进一步说,其实它就是来源于人在生活中的需求。当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迎合了自己的需求(物质需求、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便会有一种快感,而这种快感,给人的心理体验便是对象的“美”。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孔子曾经说过:食、色,性也。作为一个人,他最本性的需求,或者说最基本的需求,一是在于吃饱饭,以来保存个体生命;二则是交配,以来延续后代。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现实生活塑造了人们的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所以每一个人,能让他感到快感的事物也就不同。即每个人所欣赏的美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有人欣赏繁华的美丽,有人感念平凡的淡然原因之所在。而我上面提到的“现实生活”,不仅可以让审美的人们对美的感觉各异,亦可以让一定范围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形成一个整体。这里的现实生活则指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而决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其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那么这样的意识形态,也就决定了处于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的人们对美的对象的感觉的普遍性,即审美意识形态。美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对所需事物心里产生的快感,它来源于人的生活。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美要成为文学艺术的内容,则必须以“审美”为中介。“审美”在现实生活中的美与文学艺术之间是一个桥梁。那么,经过审美的视角将生活美转为的文学作品,其自然而然被打上了审美特征的烙印。即文学的审美特征。二、审美特征——文学的独立文学的审美特征其最初提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它让文学有了自己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品格。从此文学不再为概念做形象生动的美丽嫁衣。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别林斯基对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剖析。别林斯基在《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的一瞥》中这样说道:人们只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内容时所用的方法。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1后来,别林斯基的这一理论被中国理论界广泛认同。十四院校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把别林斯基的这一理论当做很多论断的理论依据。还有巴人所编写的教材,大段的引用这一观点。它被写入教材,一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么,别林斯基认为艺术和科学其内容一样,只是表现的方法不一样。在政治活动频繁的时候,政治需要文学处于从属地位,需要文学服务政治时,他们的理论来源便是别林斯基的论断。他们会以此宣扬:文学与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其内容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同,文学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反映现实。那么再进一步说,文学创作要做的,便是将政策、哲学理念等社会科学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文革前流行的“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比如“从路线出发”“主题先行”的唯心主义导向;比如1974年上海市委写作班子插手编写的《文学基础知识讲话》,开篇第一讲就是“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者就应该从政策、政治理念出发,去生活中寻找资料加以证实,加以粉饰即可。文学为政治服务,替政治说话。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会有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政治现状紧密结合,比如屈原的《离骚》,比如叶挺的《囚歌》,再比如老舍的《茶馆》。可是这一类作品创作所建立的基础,并不是宣扬某一政治政策、政治理念。它建立的直接动力依然是作家的情感。而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作为一个人,他的感情,他的审美需求,是灵活多样的。他在特定背景下,出于自己审美需求为政治抒情作文是合理的。同样,他出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去写爱情,去写感情也是合理的。可是,一旦政治干预,强行要求作家必须为政治写文,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要为政治服务的。那么,文学创作就被畸形化了。我们说,人的天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被限制。因为它不符合自然规律。当人们的本性被“憋屈”时,当人们的审美需要被强行限制和固定时,是必然要出问题的。毛泽东自己就发现了问题,他在1975年与邓小平谈话时就提到:“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些差错就会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敢提意见,不好。”邓小平说:“现在文艺并不活跃。”毛泽东说:“怕写文章,怕写戏。没有小说,没有诗歌。”○2那么在此时,推翻别林斯基的错误理论,解放政治束缚在文学创作者作品上的绳子,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文学的审美特征则完全可以作为文学区别于政治、哲学特有的本性让文学解放,使文学独立。蒋孔阳、李泽厚,钱忠文等大批学者就从审美角度入手,去论证文学的特殊性,并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审美学派。最终,文学以审美特征独立于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三、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其社会功能的关系我们基本已经确认,审美作为生活美与文学作品的桥梁,使得文学作品在已形成就打着“审美”的烙印。文学区别于科学之处,就在于其审美特征。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我们将文学与为政治服务的从属地位割裂开来时,又应该如何处理文学的审美特征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重要关系呢?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当人们以新的理论推翻旧的理论时,很容易控制不住“感情”,极力宣扬新的理论,而将旧的理论不加思索的愤愤的踩在脚下。对待类似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理论,我们在批判、否定过后,应该做得,是冷静下来,敞开胸怀,批判地吸取其中一些合理的思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将二者对立起来,走进另一个极端或者误区。这是一个看文学理论研究者是否有理性的品格的重要一点。即开阔的胸怀和冷静客观的头脑。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文学的审美特征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在冷静客观的思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其实是一个庸人自扰的问题。我们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上,当他不受类似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理论干扰时,他的作品来自于生活,通过审美的眼光将生活美升华为文学艺术的美。然而关键在于,社会政治背景自然也囊括在作者的生活之中。当作家从政治事件中有了感悟,就像看到一个美丽姑娘有了触动一样,将其写为文学作品。这样的反映政治社会的作品自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的。而且依然依照的是作家的情感,作品同样让人感动。比如老舍的《茶馆》,比如闻一多的诗歌,再比如催人泪下,让人奋进的《红岩》。而这样的文学作品,其创作者并没有站在“文学为政治服务”“主题先行”的立场,完全用的是作家的“审美”眼光。而其“社会功能”只是派生的。当这一部真真切切从现实中来,有着作家感情与智慧的作品完成并发表后,其对社会、对人们的教化作用只是派生的。其实这里我想说,文学是纯洁的,作品的诞生和发表始终是出于作家的审美眼光。其之所以会在某一时期被规定要为政治服务,只是其派生的教化功能被当政者看好并利用罢了。所以,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其社会功能并不冲突。只要文学的创作不被政治利用(社会政治及党派政治),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它的社会功能则与生俱来,并且是根据社会生活变化发展的需要,很自然的主动适应社会生活,派生出与时俱进、迎合现实的社会功能。自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文学理论者将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其社会功能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文学作品的教化、宣传、引导等社会功能只是作家很纯洁的通过“审美”的眼光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创作这一原则,不要让其再被利用。四、文随时变——新世纪文学的审美特征政治文学主要存在于1949年之后确立的当代文学中。在90年代之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了1985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宽松,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也大胆解放思想,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针对文学而言,经济基础便也决定了文学的形态。过去那种重视教化、重视政治思想及概念的文学逐渐受到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冲击。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主要体现在世俗化上,即其对人欲的尊重,对世俗的关怀,以及以王朔为代表的反叛正统,彻底的批判性,很强的商品文化属性等等。于是大多数的文学研究者把当前的这种文学革命正名为“新世纪文学”。他们认为,“‘新世纪文学’业已浮出水面,它确有新的形态,新的内涵。真正由充分的个人化走向整体的多样化。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产生的大众文化在整体文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而引起了精英文学、主流文学的调整与变化……这些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基本格局与基本状态。”○3那么,“新世纪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知道,我们中国历来的审美资源都是来自于悠久的农业文化,农民和农村一直以来都是作家写作的对象。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农村为审美对象的传统逐渐转化到了商业、都市上来。文学作品中透露的问题越来越物质化、世俗化。以前文学作品的主要背景经常是农村的院子,而现在则是城市的家属楼;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农民、村干部等现在主要转化成了老板、公务员、个体户;以前作品中的农民的农村生活现在变成了城市人的桑拿、网吧、旅游或者舞厅等等。现在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人们的精神问题也往往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快节奏、高压力让人们或迷茫,或享乐,或追求,或绝望。文学作品中的人也不再有单一的“好”、“坏”之别,不再是以前二元对立的形态。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多元。受着市场经济的影响,新世纪文学似乎难以控制其理性。人物更加世俗化,如人物对金钱、地位的追求,信仰与终极关怀的退却。作品对肉欲的过多描写,恶搞的盛行……面对新世纪文学难以控制其理性的世俗化,其审美的内在要求需要作家在做审美判断时,要让作品给人以信仰、公平及正义。不能过于“娱乐化”。否则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弊端。注释○1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的一瞥【A】.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C】.时代出版社.1958○2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2页.○3《21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走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文论报》2002年12月5日。参考文献:[1]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的一瞥.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时代出版社.1958[2]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2页.[3]《21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走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文论报》2002年12月5日。[4]《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郑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文艺美学》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本文标题:文学的审美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3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