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时间:自然辩证法2摘要宗教预科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历来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与科学同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作为社会意识的形式,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所以,我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框架下,去分析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才能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关键字:宗教科学关系历史阶段引言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向来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人们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确切关系,都不能否认这个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是把科学史狭隘地看成不断进步地历史,因此,追溯科学发展史显然无法回避它和宗教(确切地说是基督教)的历史关系,在研究中世纪科学史、近代科学的奇缘乃至进化论的发展和传播时,莫不如此。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费尔德(HerbertButterfield)在其关于近代科学的起源的经典讨论中,做了一个被人广为引用的比拟:“17世纪的科学革命具有如此深渊的影响,以至于它的里程碑作用只有基督教的兴起才能与之相比。”这样的对比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两种强大的力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在效果上是互补的,还是相互对抗的?这种关系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第一章宗教与科学的概念和起源1宗教1.1宗教的概念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又实在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平时人们一提起宗教,马上就会想到香烟缭绕的佛寺、道观,高耸壮观的基督教堂,清洁宁静的清真寺院;想到那些正在对神灵无体投地地跪拜、虔诚地祈祷地教徒们;想到为教徒们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认识宗教和宗教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宗教?在这里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宗教进行概括:宗教是与超自然力量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自然辩证法31.2宗教的起源宗教是怎么产生的?是宗教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宗教神学家们将神确定为宗教的神圣来源;唯心主义哲学家又往往将某种抽象的、绝对的观念作为宗教的来源,或断言人天生就具有宗教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他们还进一步的解释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就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对这里两种不合理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以及由此带来的使自然力量对人成为起盲目作用的、异己的支配力量。关于宗教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当前有各种学说,下面介绍宗教起源的主要理论。1、自然神化论2、实物崇拜说3、万物有灵论4、祖灵论或鬼魂论5、图腾论6、前万物有灵论7、原始启示说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对宗教的起源作了总结式的论述,他说: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中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科学2.1科学的概念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2.2科学的起源科学起源于什么?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一些人类学家提出科学起源于巫术,巫术是宗教和科学的共同起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科学起源于观察:“原始人把可以用经验科学的观察或传说加以处理的简单现象和他们所无法理解或控自然辩证法4制的神秘的、不可估计的变化,明确地区别开来,前者引向科学,后者导致巫术、神话和祭祀。”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则倾向于“科学起源于技术”这种观点,在他看来,“简单工艺的发展,火的发现和取得,工具的改进,却通过一条不那么富于浪漫意味、然而却更加可靠的道路,奠定了科学的另一基础——或许是惟一基础。”应该说上述观点各有其成立的根据,因为科学起源问题很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2.3宗教与科学区别的本质宗教与科学的本质上的区别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宗教是对超越自然对象的信仰和崇拜,科学以承诺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作为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从世界本身寻找说明世界的根据和原因,因而不做任何人为的附加。宗教则与此相反,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否认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自然界。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必然否定事物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对自然力量的肯定与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二者在本质上的对立。第二,科学注重理性和经验,宗教一般是非理性的、超验的。科学要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极其规律,就必须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推理,通过再现自然进程的科学实验,或者从外部特征探索决定它们的内在本质.。各种宗教信条、教义规定和神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对超越自然境界、超自然神灵以及其创造的超自然信仰。宗教认识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必然是无条件地信仰,月科学地认识方法有着根本性区别。第二章各历史阶段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知识的幼芽萌发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历史局限性,必然造成人类认识上的不完善和经验材料的不完全。这就使科学很长时间一直附属于思维方式上仍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更具幻想性的宗教的世界观中。随着社会实践的加深,过去那种在想象和猜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由于得到了理论和试验的支持,逐渐从宗教的世界观中独立和分化了出来,变成为实证性的科学。我们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原始时代二者融为一体,古代二者分化与独立,近代二者有矛盾与冲突,现代二者相互调试与共存。自然辩证法51原始时代宗教与科学融为一体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即没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也没有认识自然现象的科学手段,只能凭借极其有限的经验,通过原始思维的直观猜测来认识自然现象。当这钟直观的猜测与生命的灵性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原始人类的宗教思维模式,并用来解释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原始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宗教思维方式使原始人类把握自然和世界的唯一可能的认识工具,使原始人类解释自然现象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宗教与科学在原始时代是融为一体的。在这一时期,人类最原始的宗教都是一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曲折反映,而绝非都是子虚乌有的。这样,在科学诞生之前,宗教知识就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成果,凝聚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自己周围世界的各种探索和经验的积累,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知识也包含在内。2古代宗教与科学分化与独立当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时代进入到农业文明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和思维能力都大大提高,产生了古代的哲学和科学。此时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用非理性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而要遵循理性的原则来思考自然现象,对之做出合乎要求的解释。原先包含在宗教中的哲学发展起来,并从宗教中分化出来。古代的自然可续人被包括在自然哲学中,这就为宗教神学解释世界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随着宗教的自身发展,具有理性思维特征的宗教神学也随之形成。这样,古代科学分别被包含在自然哲学和宗教神学之中,形成了分化于分立的关系。但一些自然哲学和宗教神学的解释对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古代有许多宗教神职人员为了践行某些宗教教义,或进行科学工作,客观上为科学开辟了道路,或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科学活动都是无意识的,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占星家对天象进行观察,观星本来是预测凶吉,为皇室服务,但意外地为天文历法的研究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这应该是当时预料不到的。此时宗教与科学还没有达到日后的对立状态,这得意于此时的科学仍然是宗教的附属品,它挑战不了宗教的权威,担当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应用理论和试验去解是世界式,宗教的权威收到了挑战,宗教和科学的对立就显现了出来。3近代宗教与科学的矛盾与冲突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科学开始从自然哲学和宗教神学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此时,科学强烈地要求从宗自然辩证法6教形态中玩完全独立出来,而中世纪末期欧洲基督教封建神权则仍旧想要把持解释自然地特权,仍旧想要把科学当作神学的婢女和论证基督教教义的工具,它不允许一切违反教义的科学解释,由此酿成了近代宗教与科学的深刻矛盾与激烈的冲突。科学的解释功能是功能在性质和特点上与宗教的解释功能完全不同,科学要求这种解释建立在确实可靠的经验或实证知识的基础上并且强调理性,而宗教则将这种解释建立在各种已经形成的教义基础上,并且强调信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不是宗教和科学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宗教神学所抵制的是科学研究结果和宗教教义的违背——这相当于挑战宗教的统治权力。在这一时期,就拿欧洲举例,欧洲仍处于政教合一的状态,宗教即权力,权力即宗教;宗教对任何挑战它的权威的行动都予以强烈的抵制。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基督教教义——地球是上帝为人类创造的一个位于宇宙中心的特殊居住地。所以他的《天体运行论》被列为禁书。哥白尼之后,伽利略证明宇宙只是一个天梯的自然世界;而曾当过修道士的布鲁诺又在伽利略的天体试验观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延伸了“日心说”,认为整个无边无际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这些科学论断意味着对“神创论”的全盘否定,因而导致了基督教会对伽利略采取终身监禁、对布鲁诺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自然科学自近代发展到现代,已把宗教的解释宇宙起源(可见宇宙)、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方面所设置的障碍基本扫除,以前对它们所作的宗教解释已被科学的解释所取代,现代科学已把解释自然现象的权力从宗教手中夺了回来。不过,宗教只是被迫把其已无法维持的解释自然现象的权力交还给科学。4现代宗教与科学的调适与共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真理的日益传播,使得宗教对科学的反对措施屡屡失败,于是宗教便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而力求与科学调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原先否定许多科学学说的立场,转而承认和肯定这些学说,或者使自己的教义变得迎合这些学说,利用这些学说去说明它们各自的教义。现象最初发生于19世纪末,当宗教神学在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抗争中败北后,1885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专门发表了一个关于人种起源的“通谕”,认为进化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起源,说这同《圣经》是一致的,即就人的身体而言,人是动物进化而来,但人的灵魂是属于上帝的,这是力图把进化论同神创论结合起来。第二,宗教主动退出了自然科学领域,并主张与科学“分工”。对于这种“分自然辩证法7工”,现代神学家们提出了种种不同方案:有的认为,宗教只需保留“上帝创造世界”这一最后结论,而整个世界的具体变化发展则由科学去解释和研究;有的则认为,把已知领域交给科学,把未知领域留给宗教神学;有的更为明智地认为,宗教应把物质世界完全交给科学,宗教只管人的精神世界。第三,为历史上受教会迫害地科学家平反昭雪,竭力笼络科学家。第四,在宗教组织内建立宗教与自然机构科学关系地机构和倾听科学家地意见。为了缓解宗教与科学地冲突以及争取科学家并影响广大知识分子,罗马教廷1936年正式成立了罗马教廷科学院,并两年一度举行科学研讨会,专门研究科学地发展和宗教神学地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迫使宗教采取了上述调整性措施,通过适调,现代宗教不仅使自己从过去同科学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越来越能适应当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式,而且在科学界赢得了同情。第三章结束语—宗教和科学关系的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他们与中世纪的统治阶级—教会僧侣与封建贵族有不同的阶级特性。教会僧侣与封建贵族坐食俸禄,不事生产,潭门并不需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维持自己的经济地位。近代资产阶级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他们与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在自由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取更多的利益,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曾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的先锋,和宗教教会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但在完成政教分离后,这些资产阶级获得了统治地位后,改变了革命时期反对宗教的态度,转而支持宗教,无外乎是将宗教当成了他们的统治工具。在进入19世纪以来的西方世界中流行着各式各样的调和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的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3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