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名称沈阳市辽中区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课例名称《古对今》教师姓名郭晓丹学段学科小学语文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章节第五单元识字6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夕”2个生字,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学情分析课文对韵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背比较容易。认读的生字中有一部分学生识记有难度,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朝霞”、“夕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在理解上有难度。教学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写“古”字1.出示一年级上册《对韵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2.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古”是今天要写的生字,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口”应注意上宽下窄)。4.理解题意。“古”就是古时候,“今”就是现在。“古对今”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从已有知识引入课题,学写“古”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出示字卡,生认读,开火车读。3、摘棒棒糖游戏读出棒棒糖上的词语,摘取棒棒糖。课件出示课文原文,把会认词填入课文。5、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三个小节。6、出示图片,认读并理解“严寒”、“酷暑”、“晨”、“暮”、“朝霞”、“夕阳”“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发现字形特点,理解字意。利用白板的漫游功能,摘取棒棒糖,把字词送回课文原处,学生进一步体会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兴趣。)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多种形式读韵文,小组自由创新形式读,开火车读,分节读,男女生读。隐藏部分原文读。(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利用白板的漫游功能,把词语放到原文中,巩固识字效果。)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找对子游戏:把课文中相对的词语打乱顺序,连线。(通过游戏形式,调动了学生巩固识字的积极性。)五、观察字形,指导写字1、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2、示范书写“古”、“夕”,讲解书写要点,“古”:横要长,“口”要上大下小。“夕”:两个撇基本平行,一短一长,注意点的位置在田字格中央。(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上和字形上的异同点,通过重要笔画的指导,促进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突破写字的难点。大小屏互动,上传学生书写的生字,进行同屏对比,在对比中找到优点和不足之处。)六拓展延伸学习编写对子课件出示:山对()日对()远对()蝴蝶对()狂风对()快乐对()(通过师生对对子活动,既能丰富积累,还能激发学生学对子、对对子、用对子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反思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识字写字方面,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识字的方法,有兴趣的去学枯燥无味的生字,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复现方法,拿生字卡片读,设计了两个游戏,一个是摘棒棒糖,另一个是把字词宝宝送回家。把词语放在棒棒糖图片上,利用白板的漫游功能,摘取棒棒糖。利用白板的漫游功能把词语填入原文。学生进一步体会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两项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本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建设,让每位同学都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我在朗读对韵歌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再小组合作读,然后男女生对读,在小组读的过程中,还使用了多屏互动功能,把学生读文的形式摄录影像,传到大屏幕上,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理解词语上,我通过图片直观展示,比较容易理解词语意思,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写字教学中,我利用了鸿合软件中的大小屏互动功能,将手机与电脑连接,在巡视学生书写时,把写得较好的同学的字及时拍下来,上传到大屏幕上,进行同屏对比,在对比中找到优点和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认真书写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巨大帮助,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能用平板电脑代替手机,操作会更方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钻研如何能更加高效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本文标题:《古对今》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5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