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信息环境下翻转课堂改革与研究方案
1附件1: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一、立项背景和依据1、研究背景《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总体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们目前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2、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变革了课程的表现形式。借助于互联网环境,数字课程资源通过交互式多媒体方式被推送到电脑、手机、智能终端等各种设备上。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教师开发或者学习者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化社区等,都成为数字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教科书为主的课程组织方式。其次,信息技术变革了课堂的教学方式。电子白板、移动学习终2端等学习工具、教学工具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组织方式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改变了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封闭的、孤立的、单向的课堂教学被打破,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学生所获信息量更为增多,学生的探索空间更为宽广,学生可利用的学习形式更为丰富。第三,信息技术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学生的学习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翻转课堂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教学的源头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的尝试。翻转教学的起因是一些学生由于参加活动耽误了上课,教师使用PPT的抓屏功能录制课程然后公布到网上供学生学习。“翻转课堂”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他们一直采用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3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学理念的更新已经形成共识,如何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翻转课堂”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基,极有可能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终结者,创意这项教学改革的教师也将成为旧的教学方式的掘墓人。在关注教育公平、公益的时代,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今天,“翻转课堂”为方兴未艾的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把课堂转化为课外或校外,移动终端、数字化的学与教的系统平台服务发展为“翻转课题”实现一切地点皆为教室提供硬件支持。当代是一个多元时代:互联网时代、淘宝时代、微信时代、移动时代、云时代等,未来的发展是移动学习、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这个时代会使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学生随时随地个性学习。基于此,我们认为《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二、研究方案(一)课题机构本课题由汉中市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课题领导小组由市电教馆、陕西理工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区电教中心、部分课题4学校领导组成,名单如下:组长:张铮副组长:郑宽明闫军张敏方可程刚叶锐徐富明成员:简俊生尹山涛赵阳白树明李家来王亚兵吕军闫开德王社昌冯玉梅蒙永明罗丹梅田淼彭文柱杨建平杨学燕徐强姜武赵辉党恒斌李自海张汉林李宝社袁晓明王启林课题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和实施小组,名单如下:(1)课题专家组:刘雍潜魏刚李丽李享阳黎加厚张剑梁力董文军(2)课题实施小组:组长:张铮(兼)(汉中市电教馆馆长)①资源开发及技术培训组:负责网络平台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化环境保障、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教师培训等。组长:张汉林(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副组长:李龙昌(汉师附小)程刚(汉中市电教馆)5成员:朱学荜(汉师附小)黄甲寅(汉中移动公司)王伟(汉中市电教馆)罗明(汉中步步高公司)张雅静(北京易通明锐)赵俊义(北京拓思德公司)②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组:学生调查问卷;家长、学生实验前培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学习任务单设计;信息化环境下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应用实验及典型课例研究等。中学组组长:李宝社(汉台中学)副组长:张林山(汉中龙岗学校)成员:王凯(汉台中学)张汉军(汉台中学)楚汉强(汉台中学)莫若昊(汉台中学)小学组组长:袁晓明(汉师附小)成员:程玲(汉中市电教馆)陈红(汉师附小)王文娟(汉师附小)李亚洁(汉师附小)郑丽君(陕飞二小)6宫正军(陕飞二小)黄丽(陕飞二小)向晗(陕飞二小)赵庆芬(洋县南街小学)王清胜(洋县南街小学)邓爱华(洋县南街小学)③评价反馈组:翻转课堂实施前后学生及教师在各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如教师信息化素养、专业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质量检测研究。组长:王启林(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成员:郭皓(汉中市电教馆)陈佳(汉中市电教馆)宋喆(汉中市电教馆)张雅静(北京易通明锐)④理论研究及总结组:翻转课堂理论研究、资料收集整理、论文编辑、子课题管理及总结。组长:余静(陕西理工学院)成员:叶锐(汉中市电教馆)陈佳(汉中市电教馆)(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第一,《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第三十二条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7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第二,《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中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第三,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基点。现代社会要求年强一代应具有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各种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和能动的改造过程,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研究目标:一是要探索翻转课堂的教育理论基础。二是探究基于翻转课堂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和方法。研究设计“学习任务单”是翻转课堂课外学习的关键。三是研究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精品课例。通过教学实践设计打造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及教学设计是研究的重点和核心。8四是探索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寻求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2、研究内容:(1)“翻转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及策略。《翻转课堂》课题研究中,教师一是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二是要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三是要学习制作微课程资源。特别是利用“全息点阵系统”开展微课程的研究与制作,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研究、探索,并总结方法途径,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践。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学习任务单”是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的指南。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外利用学习平台、移动终端(电脑、手机、学习机等)开展课外自主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课堂缺席,但可通过平台学习不被甩在后面。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3)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例。学生在课外或家里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进度)自主学习,课内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设计对话和讨论的主题,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讨论提升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从而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教9师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适时介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对学习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动式指导,减少学生的困惑。课外和课内,教师将利用全息点阵系统、电子白板、学习机、教学质量检测系统等新媒体新技术,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解决当前课堂中存在的瓶颈,打造轻松愉快的高效课堂。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适合翻转课堂的典型教学案例。(4)信息化环境下支持“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资源。本课题将与移动运营商、北京易通明锐共同探索建成支撑“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的教学应用微课程资源库,研究支持移动终端学习的信息化环境。(5)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对比法、教学质量检车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3、研究假设无论是美国“翻转课堂”所取得的经验,还是我国江苏木渎中学上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和山西新绛中学近年来的实验,都证明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基本假设是:教师信息素养与翻转课堂效果具有显著相关;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人人通空间)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综合效果(学习动机、成绩、能力);学校管理模式的应当发生整体改变主要探索翻转课堂本土化后的实践的经验,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104、创新点本课题创新点是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运用新技术和资源包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从而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5、研究思路、方法(1)研究思路本课题拟在我市高中、初中、小学高段各类学科中开展。首先,分析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确定目标,树立现代理念和方法研究。其次,选择课题实验校。我们将选择具有研究能力的学校作为课题实验校。选拔观念新、技术强、勇于创新和探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实验,成立市级课题组。实验校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并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三,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表、家长调查问卷表,对家庭信息化环境以及学生、家长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摸底统计。第四,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对老师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微课程、微课等软件进行资源的制作与开发进行技术培训,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就云平台管理及应用进行培训。第五,开展实验研究,总结出翻转课堂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学生11自主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应用模式、教育教学评测系统的运用、云平台为微课程资源库的制作与开发、翻转课堂评价方式等方法和策略。第六,将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在校内以及全市进行推广,以翻转课堂实验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有关学术期刊等对翻转课堂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现代教育理论解读该模式的理论原理及其机制。2、行动研究法:选择部分学校,本着提高综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发挥教育技术的“制高点”作用,为提高质量而研究、在提高质量中研究,研究结果同步用于教育改革的行动之中,并接受实践检验。3.教育实验的对比研究法:在实验学校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通过实验前和试验后的各类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4.调查研究法: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分别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解每个群体的特点及信息素养等。6、年度研
本文标题:信息环境下翻转课堂改革与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5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