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学目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课堂教学第七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八章学生评价第三章教育目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参考资料本章课后思考题总目录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认识、把握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性。返回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教学难点对教育目的定义的理解。返回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时数3学时返回教学内容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发展概况基础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策略返回一、教育目的的意义(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二)教育目的的功能返回(一)教育目的的定义1、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2、教育目的的定义3、教育目的的特点返回1、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是,在实践活动之前,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又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和达到目的。教育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其目的性表现的尤为突出。返回2、教育目的的定义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质量要求,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较抽象、笼统、描述性)从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上看,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例如当前国际社会的人才标准当前我国应当突出人才素质的八个方面附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必须”指明了中国教育的性质,“德、智、体”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身心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功能。返回当前国际社会的人才标准a、重视人才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b、重视人才的应变能力;c、重视人才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d、重视人才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及跨国工作的能力。返回当前我国应当突出人才素质的八个方面:a、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现代思想观念方面;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方面);b、品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c、文化素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学、美学、艺术);d、智能素质(知识、智力、能力的总称);e、业务素质;f、心理素质;g、法律修养素质;h、身体健康素质。以上观点的具体阐释见《现代教育思想专题》。返回在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中核心部分应该是身心素质的规定,因为教育的专门职能在于培养人,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水平作出切实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逐步地形成受教育者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价值,然后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创造社会价值。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密不可分,前者为后者服务,后者制约前者;前者质量决定后者。返回3、教育目的的特点(1)理想性(2)层次性(3)共性与个性相统一返回指预先的构想。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远山敦子认为,现代的日本人才应该是:“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勇敢的日本人;作为顶尖人才领导知识经济时代的日本人;视野开阔、承上启下的日本人;能够融入国际社会的、有教养的日本人。”(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3/1)(1)理想性返回(2)层次性a、国家性的教育目的;b、多样性的教育目的(凡是关心或热心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都要对教育目的提出各自的要求);c、学校性的教育目的;d、家庭性的教育目的;e、学生个体性的教育目的。返回(3)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教育目的既反映对人才身心素质及功能上的总体共同要求,又有对个性充分展示的要求(如要求个体自由发展指个体具有主体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创造才能、较高的个人价值、个体的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等)。二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返回(二)教育目的的功能1、控制功能2、导向功能返回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1、控制功能(1)方向上,明确教育对象发生预定的发展结果;(2)范围上,德、智、体等几方面孰轻孰重的问题。返回2、导向功能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对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返回3、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预先的构想。所以教育目的从本质上说可以被认为是人的某种需要的表达,它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极大的驱动力。一方面可以激励教育者积极寻求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将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激励着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返回案例:加强目标管理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还具有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质量的功能。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包括评价学校的总体办学方向、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是否清晰、正确,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评价教育质量是否达到了标准和要求,评价学校的管理是科学有效,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等。返回二、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即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个人本位论(二)社会本位论(三)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返回(一)个人本位论即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不考虑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返回(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以上两种观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都较片面,都是在牺牲一个方面的基础上而发展另一个方面,这样,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极为有害的。返回(三)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即教育目的在满足社会要求时,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因为:首先从社会历史总进程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非截然对立的。其次,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第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返回人既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又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变化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历史,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历史的受到现成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体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自身亦得到了发展。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承担者,对自身个性发展的追求及这种追求的实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返回在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个性完善的手段;个人主要当作工具塑造,而不是当作目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大多数人则丧失了发展的条件,导致个人之间的发展机会或受教育机会是不均等的,个人之间的发展程度或受教育程度是分层次的,个人的个性也是片面的、畸形的。(例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个螺丝工,动作完全机械化,工作之余,手里仍拿着工具到处拧。)返回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将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将极大丰富,私有制消灭,个体成为社会的主人及自身的主人;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自由时间增多,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将成为真正自由、自主的劳动,从谋生的手段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无论从目的上说,还是从手段上说,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与此相应,教育也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返回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发展概况(一)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二)关于几个基本点返回(一)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1、1957年的教育目的2、1982年的教育目的3、1985年的教育目的4、1986年的教育目的5、1993年的教育目的返回1、1957年的教育目的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返回2、1982年的教育目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返回3、1985年的教育目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要培养“四有、两热爱、两精神的人”。它概括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四有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热爱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指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返回4、1986年的教育目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返回5、1993年的教育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返回(二)关于几个基本点1、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2、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返回1、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两种提法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及社会价值。他们不是剥削者,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的主人。返回2、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包含有全面发展教育的诸因素。如个体的智力发展、品德发展、身体发展、审美发展等等。返回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即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个性发展指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其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指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个性发展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6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