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体系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培训提纲提纲撰写:周永新主讲:陈平一、教材介绍这套教材是依据《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结合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求,将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作为一个学段统一考虑而编写的,内容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全面衔接。二、教学内容及目标(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构成。“基础内容”依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设置,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根据“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关内容设置,属课外活动教学内容。小学1、基础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知识模块二文字处理模块三图形图像处理2模块四资源管理模块五网络应用基础模块六制作演示文稿*模块七简单程序设计*模块八智能机器人2、拓展内容(1)、制作电子小报(2)、制作电子相册(3)、工具软件使用(5)、多媒体素材加工处理(4)、简单动画制作(6)、制作网页初中1、基本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模块二文字处理模块三数据处理基础模块四网络应用基础模块五加工多媒体作品模块六程序设计2、拓展内容(1)、图像设计与制作(2)、制作动画(3)、创建主题网站(4)、多媒体作品集成(5)、程序设计初步3(6)、智能机器人(二)各模块教学目标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教学内容篇教学内容由“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构成。“基础内容”依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设置,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根据“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关内容设置,属课外活动教学内容。小学一、基础内容考虑到城镇学校从3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校从4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学段“基础内容”设置“必学模块”(模块1~6)和“选学模块”(7~8)组成,“必学模块”属小学学段3个学年课堂教学必学内容,“选学模块”属从3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6年级1学年选学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知识A1感知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知道其作用,逐步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的愿望和信心;A2能识别常见的信息获取、加工工具,会使用简单的常用工具获取信息;A3能够选择适当方式和途径获取信息,并尝试从多种途径道获取信息;初步具备鉴别信息的意识与能力;A4了解计算机的初步知识、基本组成结构;掌握用鼠标和键盘操4作计算机的方法;A5了解信息安全常识;能够查杀计算机病毒,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模块二文字处理B1熟悉键盘操作指法和操作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B2能使用简单文字处理软件,够输入简单的中英文文稿,达到一定的输入速度。B3学会简单文字处理工具的使用,具有根据文字处理需求选用合适工具的意识。B4体验创建、录入、编辑、修饰文稿的基本过程;学会设置文字、段落的基本格式,对文档进行适当修饰;B5能够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在文稿中使用合适图片、声音等对象;B6能够展示、交流电子文档,形成初步的电子文档阅读、评价能力模块三图形图像处理C1了解并体验用绘图软件画画的基本过程,能够用绘图软件进行简单创意绘图;C2能够对绘制的图形或获取的图片进行简单的调整、修饰,满足表达要求;C3学会用复制、粘贴等操作组合图片,制作具有一定创意的图片作品;C4初步体验用绘图软件表达思想和创意的方法和乐趣;C5能够根据需要对图片文件进行初步管理;5模块四资源管理D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掌握建立文件夹的方法,能把文件保存到自建的文件夹里;D2能根据图标识别常用文件类型,会利用浏览和搜索功能查找文件;D3能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夹),分类存储与管理文件;D4能在文件传递与交流中加强安全措施,树立责任意识,养成及时备份文件的习惯。模块五网络应用基础G1体验通过网络获取、交流信息的优越性,初步了解网络的作用。G2知道浏览器的作用,能通过IE浏览器够访问因特网,浏览所需的信息;掌握保存网络中图文资料的操作方法。G3能够通过分类搜索网站查找信息,学会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基本操作,积累提取关键词的经验;G4能够申请电子信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掌握管理电子信箱的简单操作;G5能自觉注意网络交流中的文明道德;形成信息发布与交流中的责任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G6能够获取一个网络身份,正确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尝试发布信息并参与网络交流;模块六制作演示文稿F1感受多媒体演示文稿表达信息的魅力,知道多媒体演示文稿包含的素材种类,形成初步的多媒体概念。F2了解多媒体演示文稿常用制作工具,学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6F3能够在演示文稿中使用文字(文本框)、图片、艺术字、表格动画、声音等对象;初步具有综合应用、处理、合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素材的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F4能够表达意图需要,对幻灯片中各种对象进行适当修饰,学会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F5能够展示与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反思作品的表达效果,并作出必要的调整与修改。F6初步建立多媒体作品规划、设计的思想,具有根据表达意图的目的设计、规划、制作在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意识。*模块七简单程序设计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初步了解用程序指挥计算机工作的过程。*模块八智能机器人认识智能机器人,了解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分类、应用与发展,尝试设计、制作简易教学机器人。二、拓展内容1、制作电子小报能够根据主题或自定主题,综合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制作电子小报,表达思想创意。2、制作电子相册能够根据自身的表达需要,围绕主题制作电子相册,交流展示相关的图片。3、工具软件使用进一步认识、综合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74、多媒体素材加工处理进一步熟悉使用多媒体演示工具加工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与方法;5、简单动画制作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能够制作简单的gif动画、Flash动画。6、制作网页能够制作网页来发布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初中一、基本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计算机A1了解信息的特征及信息的传递过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A2关注与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发展;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地位作用;A3增强信息技术使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习惯;尊重他人的著作权;A4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初步了解信息、数据编码的基本知识;A5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能够防护、查杀计算机病毒;A6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历程;能够利用操作系统完成初步的维护与管理操作;A7树立信息管理意识,能够灵活选择、运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计算机文档的浏览、检索、分类管理。A8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特点,掌握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的操作方法;能熟练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获取、加工信息。8模块二文字处理B1进一步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工具制作、编辑常见的电子文档;B2熟悉常用的文档编排版式;B3能够在文档中恰当的使用图片、文本框、艺术字、表格等对象,编排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B4具备阅读电子文档的基本能力;B5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电子文档;模块三数据处理基础C1了解电子表格的作用;C2掌握制作、修改和修饰电子表格的操作方法;能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数值运算、排序处理、统计运算;C3能按照实际需要创建多种统计图表,直观表达数据;C4能够从数据分析中发现规律、获得结论,尝试研究数据处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块四网络应用基础D1了解网络的功能、发展历程、组成和分类等基本知识,了解因特网的协议、域名和IP地址,知道因特网能提供的服务,能够结合实例说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2初步认识局域网,尝试在局域网中共享网络资源;能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属性、安全和接入设置,根据需要将计算机接入网络。D3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性;掌握使用组合关键词搜索信9息的方法;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D4了解和使用常用的下载工具软件;掌握下载软件并安装的操作;D5遵守网络道德和文明礼仪,养成合法利用网络获取、发布信息的习惯;具备鉴别网络信息的意识与初步能力,初步具备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D6了解网页、网站的概念,认识HTML文件,能区别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不同;知道开发网页的常用工具,学会根据表达意图需要,很据网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网站、网页进行规划和设计。D7能利用简单的网站开发工具,综合利用多种素材制作静态网站主页及其他网页,D7能够从内容、结构、风格、技术等方面分析与评价网站;D8能用适当方式发布或共享网页;积极参与网站的维护和管理模块五加工多媒体作品E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知道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E2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依据这一过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E3熟悉获取多媒体素材的途径,掌握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常用方法;能够有效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不同的素材;E4了解图像基本知识,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修改、调整图像,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E5了解音频、视频的基本知识,尝试采集与简单编辑音频、视频文件;认识音频、视频素材数字化处理的基本过程;E6了解常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具有选择合适的工具对多媒体素材进行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10E7初步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能正确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多媒体作品。E8熟悉多媒体作品发布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根据表达意图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发布多媒体作品。模块六程序设计了解程序设计语言,认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能够编写程序解决简单问题,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二、拓展内容1、图像设计与制作了解图像设计的基本过程,熟悉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像色彩、色调调整的方法,能根据主题,创作主题图像作品。2、制作动画了解动画的原理、相关概念,认识动画制作的过程,掌握有关的操作方法,能依据主题制作简单的动画作品。3、创建主题网站了解创建主题网站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主题制作网页,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能适时管理、更新、维护网站。4、多媒体作品集成能够综合、适当的处理、应用、集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素材,围绕主题制作多媒体作品。5、程序设计初步了解程序设计语言,认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能够编写程序解决简单问题,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6、智能机器人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件,认识传感器的作用,能编写简单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动,能够设计制作简易教学机器人。11三、教材特色1、教材利用宁夏的地域、人文素材创设学习情景,具有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使同学们的在解决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产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2、教材力图做到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充分考虑我区一般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四、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教材由“任务引导”、“金钥匙”、“小博士”、“知识窗”、“阅读材料”等栏目构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材由“任务引导”、“金钥匙”、“小博士”、“知识窗”、“阅读材料”等模块构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引导同学们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技术中蕴藏和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学习过程中,经历两种不同类型的实践。其一是由“做一做”、“试试看”和“巩固练习”模块构成的课内操作实践体系:在学生参照详尽操作步骤的“做一做”完成一个任务后,可以模仿或自主确定方法步骤,进行“试试看”和“巩固练习”。其二是由“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模块构成基础的课处操作实践体系:“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给出任务,由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和技能,自己确定方法步骤,通过操作、12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或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模块”(一册书)学习结束之后,由学生综合运用本模块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这
本文标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知识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