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比较优势现状及发展研究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比较优势现状及发展研究作者:王廖莎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21条)1.李祟光.于爱芝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研究2.吴雅杰走出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误区[期刊论文]-中国劳动保障2006(1)3.黄益平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及政策含义4.林毅夫信息产业发展与比较优势选择2000(25)5.张松打击盗版获利非浅是微软的另类营销手段20046.张改清.陈华超从竞争优势看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期刊论文]-科技导报2003(12)7.陈华超.董芳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印度软件业飞速发展的奥秘[期刊论文]-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8.张敏秋怎样看印度经济[期刊论文]-国际政治研究2004(3)9.娄勤俭快速发展的中国IT产业及其发展思路[期刊论文]-宏观经济研究2002(10)10.黄诚创新产业与比较优势产业兼容的多元化信息产业发展战略200511.杨晶从印度软件产业看中国软件产业现状2001(04)12.陈勇浅谈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困境[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2004(8)13.李正发比较优势转化探析2003(09)14.张雪绸入世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探析[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15.汪丁丁中国IT产业的出路在哪里200216.ManeschiAndreaComparativeadvantageininternationaltrade:ahistoricalperspective199817.KeuschniggMirelaComparativeadvantagein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evidence:with21tables199918.Trippingdowntheinformationsuperhighway1993(15)19.Don'tletcomparativeadvantageslip2003(01)20.FocusonChina'sweaknesses,localcompaniestold2003(01)21.查看详情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晓峰信息产业竞争战略与投资价值研究2002该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阐述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所在,即信息产业的四个最重要特点:卖方规模经济、买方规模经济、高转移成本带来的用户锁定以及标准控制带来的合作伙伴锁定和竞争者抑制.企业要在信息产业中求得自下而上和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各种策略获取和巩固这些优势.该文继而探讨了当前信息产业总体发展方向的重要转变,即从重硬件转变为重应用,从追求速度和性能转变为追求效率的提高,并分析了这些发展趋势对信息产业各子行业的经营方式和投资理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随后通过分析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格局,考察各信息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特点,以及比较中外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中国信息产业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固有特点选准切入点,并探讨了可以采取的竞争策略.该文最后对中国信息产业的整体现状和信息产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总结,重点评价了6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信息产业中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2.期刊论文颜迟美、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美国、中国和印度都在信息产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们的成功是得益于比较优势吗?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在信息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吗?除了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导致他们在信息产业上获得了比其它国家更大的成功呢?本文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根据美国、中国和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中的经验指出了几点对中国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有益的启示.3.期刊论文王安民.杜荣.邹艳芬.WANGAn-min.DURong.ZOUYan-fen西部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本文是西部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项目的研究结果之一.文章首先提出了界定西部信息产业比较优势的理论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部重点城市在IT领域的比较优势,并对其变化趋势做了动态分析.4.学位论文周异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基于软件业的实证研究2004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令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这既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升产业结构创造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同时也提出严峻的挑战.因而,分析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研究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进而提出适合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该文采用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后发优势理论、一般均衡分析、博弈论等相关理论,以问题提出—实证考察—理论分析—经验借鉴—对策选择的分析思路,构建了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比较优势、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业政策共同决定的产业发展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中国主要是在信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集成电路制造业等产业中劣势明显,需求基本依靠进口.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同中国当前要素禀赋不符,发展必须谨慎,而软件产业则潜在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通过对信息产业之核心的软件产业的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进行分析后发现制约中国软件产业潜在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有:跨国公司的垄断、落后的投资体制、盗版的影响.而对盗版研究的深入研究发现在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情况下,打击盗版带来的支付将大部分流入跨国公司囊中,成本与收益相比明显不成比例.所以打击盗版必须同支持国产软件和反垄断相结合.对美国和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潜力.印度所具有的优势我们基本都有,而印度的基础设施、国内市场远不如中国.中国软件产业的潜力比印度更大.基于以上的分析,该文在现有产业政策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政策、反思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加快制度改革、积极应对反倾销起诉.5.学位论文晏阳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2002该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过程和界定入手,结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中国信息产业具备的比较优势,并根据不同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根据软件产业的特性和中国的国情,着重发展软件产业;根据产业链中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着重发展中国在加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根据提高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要求,合理安排产品层次,促进市场多元化;根据中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起步晚的现实,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在论文的最后部分一部分着重指出在发展中国信息产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点问题:其一,中国国内市场对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信息产业是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努力发展中国信息产业,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6.期刊论文麻元元.张海玮.MAYuan-yuan.ZHANGHai-wei从比较优势角度谈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2)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灵活而非僵化地运用比较优势来进行西部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将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西部产业结构提升的切入口,进而将西部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优势.7.学位论文王瑞祥中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2002该文旨在运用经济学理论,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恰当的政策、措施,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对研究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该文的立论基础.后发优势的存在是中国信息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供给帮助企业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发优势的暂时性,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的角色要逐渐“淡出”,否则原来非常有效的政策可能会变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8.期刊论文林毅夫比较优势运用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0,(9)信息技术(IT)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发展信息技术应当遵循何种原则?发展信息产业的侧重点在哪里?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按比较优势原则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入手,然后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再进行产品、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策略是否已经过时?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推广运用IT的新产业;二是IT本身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产业。当务之急是按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提高竞争力,增多利润、剩余和积累,加速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同时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9.学位论文张海翔比较优势理论与信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2002如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去促进中国信息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是该篇论文的主旨.论文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一番述评,从中理出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林氏比较优势理论这一主线,比较清晰地交代了信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理论内涵.通过对九五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信息产业出口贸易有着增长迅速、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主体是三资企业和增值能力不强这四个特点,衡量信息产业出口贸易绩效如何,可以看它是否能很好发挥贸易和产业提升两个功能,功能的发挥好坏则与理论的支持息息相关.加工贸易为主反映了中国比较优势的现状,贸易发展的迅速证明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实践运用的成功,但我们也发现简单机械运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有可能导致中国信息产业出现贫困化增长.在分析了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信息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中国拥有的动态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后,发现涉及制度、经济运行和政策操作层面的问题,阻碍了中国信息产业顺利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0.学位论文王盛中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2007论文探讨了竞争力和产业等基本概念,进而引入了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古典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是从比较优势出发,提出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现代产业竞争力理论则是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出发,提出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即钻石模型。钻石模型包含六大要素,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产业竞争力的量化分析和评价。接着,利用钻石理论的六要素,依次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企业竞争和战略、政府和机会。研究发现,我国信息产业在基本生产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高等生产要素上存在结构问题;国内外需求前景一片光明,但供给结构不合理;支持性产业方面产业链优势明显,核心环节薄弱,产业融合度不够;企业战略存在优势,但竞争方式依然初级,核心能力不足;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政策扶持(软硬件)力度大,但存在前瞻性方向问题;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要注重产业对接工作。为了克服薄弱环节,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应加快培养优秀的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和企业家,加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和完善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信息产业技术标准,促进信息产业中企业的战略整合,建立强大的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d72b143-cef0-46ac-a138-9deb00bbbb8c下载时间:2010年9月8日
本文标题: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比较优势现状及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