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第八章--课程
第八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着现实世界对教育的各种要求,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才能进入教学过程。课程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学管理方式。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概念(一)课程概念的解释1.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习内容的总和。它包括课表中所规定的所有课程与校内所组织的一切课外活动。2.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3.课程是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它是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的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主要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三种表现形式。(二)课程与学科、教材的关系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也有区别。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的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教材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专供教学使用的材料。它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和视听教材(如电视片、录像带、电脑软件等)。二、课程的制约因素影响课程的因素从宏观上来看主要有两个: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具体包括社会、知识、学生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和知识因素等方面。其中知识是影响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内部因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制约课程的内部因素,包括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和可能、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可接受性等,对课程起决定性作用。三、课程理论任何课程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才能成为真正的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简称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主要对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内容结构、教材编写和安排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进行研究。1、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基础2、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课程理论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理论、课程实施理论、课程评价理论、以及课程改革理论等。3、西方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1)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发展,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理想的个人,课程的重要功能应该使人真正具有人性,真正成为自我本身。(马斯洛、罗杰斯)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主张:重视课程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课程。(2)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认为,学校的重要目的在于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传递下去,各门学科的教材要按科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编制。(赫尔巴特)活动中心主张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杜威)(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之父)实质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斯宾塞)第二节课程的基本类型和改革趋势一、课程类型与结构(一)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即以学科逻辑为中心,从各门学科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优点:一是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识发展阶段的特点,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保证人类知识经验的有效传递;二是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方便教师组织教材和教学;三是重视学习理论知识,易于编订教材和教学评价。缺点:一是容易出现抗拒和排斥新科目,影响课程改革;二是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学科课程把知识割成零碎而孤立的科目,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不利于有效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四是容易造成被动的学习方式和灌输的教学方法,不重视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以儿童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尊重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课程编排灵活性大;(3)教学方法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主体性,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点:(1)忽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2)对学校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有些学校不适宜施行活动课程;(3)教学带有很大的偶发性和随意性,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质量。(4)课程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以学生的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会出现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需要的新情况。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有时又称广域课程。是指为减少教学科目,采用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的课程.综合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大拼盘”,而是根据学科内在的联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优点:(1)打破了旧的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增强课程的内在联系,使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2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采用综合课程的结构还可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使教给学生的知识比较完整,更加接近生活,有其优越性。缺点:(1)教科书编写难度大;(2)课程逻辑体系比较松散,不利于学生获得某一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由于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必须通过培训以及改革师资培养模式,问题才能得以解决。4.潜在课程又称为“隐性课程”,它不在正式教学中进行,而是存在于学校中的各种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建筑、设备)、人际情境(校风班风、人际关系)、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特点: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优点:具有较强的感染熏陶作用,与正式课程相配合,可以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缺点:由于它具有潜在性和非预期性的特点,对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功效,处理不当可能会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二)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主要解决如何设置课程的问题。所谓课程设置就是以一定的课程理论为指导,对各级各类学校所应开设的课程进行选择安排。课程设置不仅需要确定课程结构,明确规定开设哪些课程,还要就各门课程的地位、开设顺序和教学时间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现代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定,并以不同形式的法定文件颁布执行。课程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课程计划(即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课本(即教科书)等几个部分。1、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培养目标,科目设置与要求,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等。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和检查、衡量学校工作与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与要求;(4)学科设置顺序和课时分配;(5)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学年编制包括学年的学期划分、每学年(学期)的教学周数、生产劳动时数、节假日的时数以及机动时间周数等规定。学周安排,包括每周上课总时数、课外活动及生产劳动时数等。(6)考核要求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说明和正文两个部分。说明部分包括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选编的原则;教学方法的建议等,正文部分是课程标准的基本部分,是按照教材本身的逻辑,系统地安排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规定教学内容的基本论点和教学时数。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有的课程标准还规定练习、实习作业、实验参观等;有的还在某些章节后面列有附录,列举参考书和有关教学设备等。3.课本。即教科书或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和信息媒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结构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练习、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课本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是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二、课程的改革趋势(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二)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基本上稳定为五类课程:①工具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②社会基础知识,包括政治、历史、地理;③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④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包括体育、音乐、美术;⑤培养学生劳动观点、习惯和劳动技能的课,如劳动技术课。1、我国课程主要弊端和改革基本特点(1)我国原有课程的弊端A.课程管理僵化;B.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C.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从课程目标上看。原有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为本的,它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以升学为目标的课程,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从课程结构上看。原有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学术理性取向的,不符合课程整合的原则。并且因周课时总是安排过满,学科比例分配不尽合理,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逻辑性,致使科目林立,缺乏均衡性、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由于“升学中心”的倾向,加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影响,我国课程明显地重理轻文,缺乏人文精神。从课程内容上看。原有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经典知识的选择,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缺乏联系;学科体系落后,不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人文性、实用性相对不足;缺乏培养能力的切实措施,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难以落实。计划、大纲、教材之间相互脱节,培养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从课程实施来看。原有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和被动模仿,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没能发挥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从课程评价上看。原有课程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片面强调了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注重分数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这极不符合现代教育和课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从课程管理上看。原有课程仍然存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倾向,尽管已提出课程分级管理的思想,但现实还不能真正执行,并且地方课程编制没有地方特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简单重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广大农村、老、少、边、贫地区的需要。学校课程更是有名无实,几乎还是空白。(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目标之一:转变课程功能目标之二:调整课程结构目标之三:改革课程内容目标之四:改善学习方式目标之五:建立评价体系目标之六:改进课程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A.注重课程结构的
本文标题:教育学第八章--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4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