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姓名:朱雄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郭国祥20090501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作者:朱雄波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2005,(12)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2.期刊论文庞小燕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理论观察2007,(2)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城镇化中伴随农民流动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环境不容乐观,如家庭教育不够充分、学校教育问题严峻、农村滞后文化环境制约等,这给留守子女的身心成长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加以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3.期刊论文蒋雪梅.JIANGXue-mei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原因探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农村留守子女入学难、辍学率高、学习成绩不佳、心理健康异常、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等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之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同辈群体和社会传媒的不良影响等是造成这一难点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社会难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4.期刊论文蒋英红.JIANGYing-hong论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6(2)当今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成了普遍现难题,因此,要高度重视留守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5.学位论文张淼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费县大田庄乡为个案2007目前,留守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成为关注焦点,尤其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而有见地的研究。因此,选取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讨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本文研究在社会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山东临沂费县大田庄乡的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运用社会调查法分析有关学生学业行为和学习成绩及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子女人数、成绩等;在运用访谈法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了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方式,个别与集体访谈相结合等方式。尝试从探究留守子女这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弱势群体的特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出发,进而研究留守子女与家长、监护人、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探讨如何改善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对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体系上,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述评,从文献研究阶段、文献出处、文献资料的专业角度三个方面进行述评,了解已有文献的研究进程、缺失与不足,让我在实地调查中对研究的着眼点有所侧重。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第一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大田庄乡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结果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部分用大量篇幅对大田庄乡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情况如实论述,详尽分析得出的结果,具体总结了大田庄乡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明确提出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对待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子女教育带来的影响。文中明确总结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积极影响,对以往研究文献中较薄弱的方面给予不毛补充论述。因此,不能只看到存在的负面影响,更要注意存在的积极影响,用适当方法积极引导,扩大积极影响面。第三方面的内容主要论述基层政府主导下的学校、社会、家庭参与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化解。首先是基层政府重新定位角色,认清职能范围。其次是基层政府支持下的学校积极为留守子女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再次是村民委员会在基层政府的扶持下为留守子女打造浓厚的农村文化氛围;最后是基层政府帮助下的家庭父母为留守子女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第三部分是结语。主要论述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必须从理论研究转到实地研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摸索解决措施;国家不断出台对农村教育大力扶持的政策,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这些对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就更加有利。6.期刊论文凌营.张海峰.张珍试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现代企业文化2008,(2)农村留守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解决农民相关权利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促进并实现教育的和谐,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7.期刊论文刘小丽.杨文选.LiuXiaoli.YangWenxuan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浅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2)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尽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政府将承担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且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子女可就地入学的相应政策并出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仍是凤毛麟角.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被留在家里,由农村家中的单亲、祖父母或亲朋代为抚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8.期刊论文黄雪松.刘克纾.HUANGXue-Song.LUKe-shu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5)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农民工流的扩大而不断恶化.其影响不仅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9.期刊论文姚早华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透视-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3)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产生了农村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的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的成长、教育、心理和监护等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10.期刊论文西华大学课题组关于郫县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也在增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子女,这些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仅四川省就有三百万留守子女,缺少父母呵护教育的孩子,生活、思想、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东北农业大学(dbnydx),授权号:fdd234b4-9c08-479f-b7d5-9e5f016f2e17下载时间:2011年1月2日
本文标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4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