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散打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散打第一节知识篇一、散打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它的母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瑰宝——武术运动。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运动的对抗性形式,更是武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武术的精髓之所在。(一)散打运动的起源武术自原始社会萌芽以来,即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而演进,至秦汉已趋成型。到两宋时期,发展迅速,套路武术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拳术流派多,风格各异;民国时期,武术曾兴盛一时,在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如:1910年以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最为庞大;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届国术国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在思想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批准设立了武术博士学位。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五大洲拥有77个会员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武术锦标赛。由于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渊源流畅,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繁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武术派别及团体,具统计,2004年,在册的武术团体大约有一百九十多个;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是处于一种广博、渊源且无法统一规则的阶段,传统封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导致散打长期处于没有具体的比赛模式和具体规则。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散打又称为散手,在中国历代有许多种称谓,如相搏、手搏、白打、对拆、技击等。由于多种对抗都采用擂台的形式,因此在中国民间还有“打擂台”之称。然而,现在的散打与传统的散打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散打是以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拨格斗的一项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都勇的激烈项目,其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连环技术等五部分。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3月中国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10月,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又进行了公开表演。1980年5月,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表演的省市越采越多。同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有关人员,开始制定散打比赛规则(意见稿)。1981年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北京体院与武汉体院进行一次公开表演比赛。1982年,国家体委又调集有关人员制定了《武术散手(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按这一规则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十单位武术散打邀请赛。自此,武术散打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武术对抗项目(散打)表演赛,不断总结经验,并在1987年采用了设台的办法,确定了以擂台为民族特色的竞赛形式,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1988年,在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国际武术节上首次举办了国际武术邀请赛,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60名运动员进行了角逐,这标志着武术散打已经走向现代体育竞技的舞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散打”与“散手”一词相混用的现象,经过反复讨论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通过1979-1988年这十年的实验总结研究,散打项目竞赛训练裁判规则日趋完善。1989年,国家体委将武术散打确定为国家正式竞赛项目,同年10月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1990年正式出版了《武术散手(散打)竞赛规则》,同年批准了14名武英级运动员和第一批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员,同时比赛的评分也采用了电子记分器,标志着散打从表演进入了正规化的武术散打比赛时代,这为散打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历程。1991年,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分为上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和下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个人赛)。1993年,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上,散打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团体金牌1块;1997年的第8届全国运动会上,散打项目金牌增加到3块。各省市及行业体协先后成立了散打专业队和集训队,并在国家体委直属六大体院开设武术散打专业,各地方武术馆、体育学校习练散打的学员层出不穷,散打运动在群众中已有广泛、深厚的基础。1998年,散打比赛被列为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2届亚洲运动会竞赛项目。(二)散打的发展现代散打是武术筐架内应该是一个新型产物,从1979年的初步尝试和1982年《散打比赛规则》的制订,这个新型产物迅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竞赛组织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请外国选手正式组队参加常规比赛。这标志着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国际化理念将由设想变成为现实。同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将分为资格晋级赛、八强赛、半决赛、决赛(各级别冠军赛)、总决赛(王者争霸赛)、超级散打王争霸赛等六个阶段进行比赛。目前,散打和世界各地许多拳术,如:台拳道、泰拳、拳击等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受大家喜欢。散手运动经过近20年的总结、改进和发展,目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和普及。散手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三)散打的特点1、体育性传统民间流行的武术徒手搏击,一般都认为是防身自卫,一招致敌;或者象电影、电视、武打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出神人化,风雨不透,从而导致散打在人们心中的神秘化和不可及话。这是武术在许多形式上给人以神化夸张的错觉而造成的误解,导致一般人都有可望而不可及,往往是望而生畏,拒之门外。散手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从传统武术、徒手搏击术中取舍动作,使之成为体育,即寓技击技术于体育之中,他不但带给人们运动健身的享受,同时可以亲身体会到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得以顺利的开展和推广。2、对抗性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性。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攻防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斗智,一分上下的一项运动。3、民族性武术散手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散手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用头顶,肘撞、膝击的泰拳和不能用脚,只能用掉、拌、擒方法的柔道等项目;由于散手设擂比试,又不同于西方国家有揽绳的自由搏击,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踢拳道、格斗术,以及法国的忍拳等。武术散手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而是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素养和内涵。4、赞“美”性在散打练习和训练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他对艺术美的表现和欣赏。散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以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为依据,并从单个动作的曲线美、组合动作对整体美感的体验和延伸,在人们的眼前展示出一幅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美的图案。(四)散打的作用1、健体防身、修养身心散手是一项体育运动,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又是一项对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通过姿势的调节、呼吸的锻炼、心神的修养来疏通经络,活跃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起到锻炼真气、培育元气、扶植正气的作用。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散手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技能的作用,对学员的心理健康和身理健康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培养武德乃中华武术的传统,在传统的武德教育中,反映出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统情操。崇武育德,即“习武必先修德”成为各时期武术界的共识。2、锻炼品质散手训练,从开始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练习,到条件实战以至全面实战的练习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次都对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考验和锻炼。初学散手时,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时,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加量加强度时,要克服疲劳之苦;进行实战时,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冒失等不良心理反应。通过长期的散手训练,可以培养习者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3、竞技观赏在历史上,擂台比武除霸安良已传为佳话,当今不仅练习散手的多,而且观看散手比赛,对散手抱有极大热情的观众也日益增多,说明散手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重要的是,在竞技观赏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它的文化和精神韵味.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事物的追求愈加需要刺激性,格斗运动的紧张度和激烈性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特别是当使用了有效的方法击中对方或使对方失去重心时,人们会对其技术运用的恰当和掌握时机的巧妙而赞叹。即为欣赏者心理上的适度宣泄提供理想的场所,也启发他们的拼搏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竞技交流中国武术徒手搏击,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到日本,当时称“唐手”,后来改称“空手”。目前,散打和世界各地许多拳术,如:跆拳道、泰拳、拳击等都有着广泛的交流,通过与各国选手较技、较智、较勇,不仅可以促进国际武艺交流,将中国散手运动推向世界,而且也可以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际文化交往。(五)武德的内涵“忠”武德之首要内容-----精忠报国。“仁”用广博的爱去对待一切。“信”诚实可靠,信守言行。“义”以行善为本。“孝”尊重老人,敬爱师长。“礼”包括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智”明辨是非与善恶。“勇”通晓仁义道德,匡扶正义。二、散打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一)编排与记录1、编排的原则将参赛队的总队数,以各个级别较均匀地列入竞赛的总场次里。每场比赛的队数一般安排15-20对。每天竞赛场次一般安排两场,分别安排在上午和晚上。在同一场次中,应安排不同级别的“对”比赛。同一单位的同一级别的运动员,尽量不在第一场次比赛中相遇。2、编排的方法散手比赛的编排方法采用分级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循环赛:使参加比赛的各方相互之间都直接比赛一次,又称单循环赛;采取重复比赛两个循环,即参加比赛的各方相互之间都直接对抗两次的称为双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单败淘汰是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编成一定的比赛秩序,由相邻的两名选手进行比赛,直至淘汰到最后一名选手,这个选手就是这次淘汰赛的冠军。双败淘汰赛:运动员按编排的比赛秩序进行比赛,失败两场即被淘汰,最后失败一场为亚军,不败者为冠军,这种比赛称双败淘汰赛。3、记录记录工作,指的是大会记录处的工作,临场记录属于执行裁判组负责。(1)比赛前将临场计分表、成绩记录表、各场次比赛顺序表送交裁判组及有关部门,设立成绩公告栏,及时通告竞赛情况。(2)负责记录比赛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以备
本文标题:散打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5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