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第二章《物态变化》
1甲乙聚焦中考明确航向晶体熔化和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从图像中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水循环问题是课改区考查的热点和亮点,该部分内容大多以填空(包括实验中的填空)、选择、分析讨论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探究的形式出现.本章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中考试题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探究熔化、凝固、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和利用所给数据来作图像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考查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透视题等.典题探究提炼技法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命题角度1:温度计的读数【例1】:(2017秋•嘉兴期中)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命题角度2:常见物体温度的估测【例2】:(2017秋•大丰市期中)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冰块的温度一定为0℃C.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零下18℃D.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为100℃考点二:物态变化命题角度一: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例3】:(2017•云南)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命题角度2:物态变化图像【例4】:(2017•东营)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解法技巧】①首先明确六种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②然后从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情景,找出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初态和末态;③对照概念确定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情况。【解法技巧】熟记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物体的温度值以及常见晶体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沸点是关键。要多注意日常积累.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是23℃,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人的体温,等等.【解法技巧】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看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最后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的零刻度没标记,则让液柱变静为动来判断温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若刻度值随液柱的升高而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否则为“零下”温度值。【解法技巧】①判断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看图象走势,若走势上升则是吸热过程;若走势下降则为放热过程.②判断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以及确定熔点、沸点、凝固点的大小.看图象“水平段”(与时间轴平行).它表示物质虽然继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这个对应的温度为熔点、沸点或凝固点的值.另外,根据“水平段”还可以确定晶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时间和物质的状态.第二章物态变化2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考点三:物态变化中的实验命题角度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例5】:(2017•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命题角度2:液体的沸腾实验【例6】:(2017•郴州)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对点实战诊断达标1.(2016秋•乌兰察布期末)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A.冰、水的温度都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2.(2017秋•龙凤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5℃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到﹣18℃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8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3.(2017•佳木斯)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解法技巧】利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通过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或数据表格进行解答。另外还要熟知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解法技巧】利用液体沸腾特点、沸点跟气压的关系以及液体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结合图像或实验数据进行解答。3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4.(2017秋•沭阳县期中)彭雪枫铜像是宿迁雪枫公园的标志之一,它是将铜熔化成“铜水”直接倒入“模子”浇铸而成.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铜像”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ABCD5.(2017•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6.(2017•盐都区校级模拟)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标准大气压下)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7.(2017•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8.(2017•德州)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4C.烧开水时冒“白气”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9.(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0.(2017秋•江都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填“左”“右”).11.(2017秋•上杭县期中)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填“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12.(2017•郯城县一模)小琳同学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发现温度计的读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吸热造成的.13.(2016秋•薛城区期中)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扇子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加快,加速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从而使人体表面的温度,达到凉爽的目的.14.(2017•分宜县校级四模)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渲染舞台气氛时,也是向舞台上喷撒干冰,从而制造出“白雾”,这“白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5.(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16.(2017•芜湖一模)家用电冰箱就象一个“热的搬运工”,在冷冻室里,通过制冷液的吸热,将热量带走;在冷凝器里,通过制冷液的放热,将热量放到空气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7.(2017•德州)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18.(2017•鄂尔多斯)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5置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1)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2)图乙中,(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3)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拓展升华提升能力19.(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20.(2017•南京)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21.(2017•盐城)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如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存在状态情况,已知深度每增加10m海水的压强增加1atm(1atm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A.压强为50atm,温度为10℃B.压强为100atm,温度为0℃C.压强为200atm,温度为20℃D.压强为300atm,温度为30℃22.(2017秋•桂平市校级月考)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测量的结果是;如果又给丙同学测6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23.(2017•无锡一模)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分析如表提供的信息(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温度计选用作为测温物质,能测量的温度最低;温度计选用作为测温物质,灵敏度最高.24.(2017•枣庄)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
本文标题: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第二章《物态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6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