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综合训练三
必修三综合训练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48分)1、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侍者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2、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是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3、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则为三纲,其纪之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三纲五常是无天存在的衡量标准C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D理在社会实践上就是三纲五常4、李贽指出: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月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李贽意在说明A孔子并非天生圣人B道家的辩证思想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C儒家学说已经过时D孔子的是非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标准5、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的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A反对个人利益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6、公元前6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将谈论的对象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这反映出A城邦社会性质发性改变B希腊城邦已完全统一C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确立7、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B绘画内容的改变C人文主义的影响D宗教束缚的削弱8、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了因行称义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C创立了新教教派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9、孟德斯鸠说:“每个人既然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同样的利益,那么也就应该享有同样的欢乐,抱着同样的欢乐,同样的希望。”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人人平等B以法治国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10、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刻书11、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2、郑板桥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明代徐谓也曾提到:“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这说明在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A讲究师法自然B追求色彩和光的应用C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D追求勾画精致13、(2018湛江模考)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B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D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14、假如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相互接近,其原因是:两个钢球没有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两个钢球出现后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这一解释的科学理论依据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曲力学体系C普朗克量子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15、伽利略认为,在讨论自然界的现象时不应当从圣经的权威地位出发,而应当从明智、有理性的实验和必要的演示开始。因为,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是同样出自于神旨。这反映出伽利略A深受宗教的困扰B仍受宗教思想影响C对圣经不以为然D对科学持怀疑态度16、860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上述史实告诉我们A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B专制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C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入百姓家D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17、《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因为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18、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者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实业救国D振兴教育19、史学家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的??两个字应该是A亡国B革命C帝制D尊孔20、回眸百年中国,研究新文化运动有“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其主要原因在于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21、当20世纪初,反满情绪已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已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C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D反对盲目排外22、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中指出:“‘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信中的“时局”指A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节节胜利B十年对峙时期开创“工农武装割据”C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土崩瓦解D文革时期全面夺权23、袁隆平先生最大的贡献不是培育了那些水稻,而是提供了培育水稻的方法和思路。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培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提供了可行方案,并且为“超级水稻”的培育提供了理论可行性。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袁隆平科技理论影响巨大B袁隆平使中国逐渐摆脱了贫困C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D中国的杂交水稻培育世界领先24、有一位研究音乐史的老师发现,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擅长从管弦乐队里抽取音色的深浅明暗度,其作品〈波莱罗舞曲〉的节奏和旋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借助他对力度的纯熟使用(从轻到响或从响到轻的变化)和对音色的巧妙结合,听起来变幻莫测,趣味无穷。这部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B表现主义C印象主义D新古典主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共总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六世纪后期,件随西洋传教士来华西方医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较早介绍到中国的解刨学、生理学著作有《泰西人身说概》等。关于人体构造,《说概》中阐述说,造物主对各器官的内部构造巧为安排,以达成人类“致知”的目的,如人身各部分皆成长,独耳骨则否,是因为“生人从幼至老,惟学是务、恒若闻见不广,故以听闻为基,以至无穷无尽”。上主造人,赋予灵魂与身体,亦同时斌予人一个目标:“天主生人,付之灵性聪明。以格物穷理”。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体,或造疗病的草木。都只是符号,象征着人与天主的关系,引领着人迈向信仰之途。--据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整理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没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倾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秦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据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医东传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10分)(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中的“卫生”观念在传播模式上有何不同?简要评价晚清与“卫生”观念流行的社会影响。(15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知识精英也是通过不断反思失败的教训来寻找新路的。辛亥革命后国的现状忽然使人们发现:我们学习的西方都是表层的、肤浅的;西方的制度是建立在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上的;而中国文化、中国的国民性是我们建立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大障碍,唯有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改造,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高龙川《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学习西方运动热潮的终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摘编白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材料二: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摘编白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8分)选择题答案1---24BDDDDCCDACCCDDBACBCDBBAC25、答案:(1)特点:传教是传播主题;医学与教义结合;扩大天王主教在华影响是主要目的;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话语(或理学话语)传播.原因:西方天主教会面临危机;西方医学仍处于教会控制下;理学为官方哲学.借助理学话语有利于中西文化冲突.(2)传播方式:国内知识阶层为传播主体;以书刊、广告、教材等作为传播媒介;以近代西方先进的生物学、医学知识为内容;将卫生知识与民族意识结合;以促进民族发展与文明进步为目的.评价:(积极)“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在推动民族觉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卫生”作为衡量国家之间现代性差距的尺度,其观念的传播有利于促进现代化进程.“卫生”被商家作为一种消费文化符号,其流行对民族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消极)但晚晴时期,卫生观念流行也存在被滥用、误用现象.如种族优劣论、商家过度宣传等,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26、答案:不同:中国,器物--政治--思想;西方,思想--政治--经济(器物)论证: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属于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戊戌变法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程,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由于顽固派反对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从民主共和的角度学习西方,成功建立共和国,由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民主进程受阻。鉴于此,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从思想文化角度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西方近代化从思想开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启蒙运动的旗帜指引下,西方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代议制,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基础。可见,中西方近代化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道路。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综合训练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6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