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星云大师谈处世谈勤劳星云大师略传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1962年建设寿山寺,创办寿山佛学院;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众手册”,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岁月里,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创办十八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四所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暨智光商工、普门高中、均头中小学等。此外,先后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台湾、澳洲悉尼等创办西来、佛光、南华及南天(筹办中)等四所大学。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1970年起,相继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设立云水医院、佛光诊所,协助高雄县政府开办老人公寓,并与福慧基金会于大陆设立佛光中、小学和佛光医院数十所,育幼养老,扶弱济贫。1976年《佛光学报》创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1997年出版《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佛光大辞典光盘版,设立“佛光卫视”(现更名为“人间卫视”),并于台中协办广播电台。2000年创办台湾地区第一份佛教日报《人间福报》,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各一百册等。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总计近两千万言,并被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则达百万之多;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地球人”思想,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自然与生命,圆满与自在,公是与公非,发心与发展,自觉与行佛”等理念多所发扬。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创会以来,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矶、多伦多、巴黎、悉尼等地召开世界会员大会,每次与会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过联合国审查肯定,正式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为促进世界和平,大师曾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世界上亦德风远播,举其荦荦大者如:1995年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的佛宝奖;2000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以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杰出成就奖”。1978年起,先后荣膺美国东方大学、智利圣多玛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泰国玛古德大学、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澳洲葛雷菲斯(Griffith)大学等校之荣誉博士学位。1988年,被誉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来寺落成之际,除了传授“万佛三坛大戒”,为西方国家第一次传授三坛大戒外,同时主办“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开启海峡两岸佛教界代表同时参加会议之先例,为两岸佛教界首开平等交流之创举。1998年2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三坛大戒。大师并积极推动台湾地区佛诞节的设立。1998年4月8日,大师率团从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9·11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2002年元月与大陆有关方面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同年11月,应邀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〇年纪念大会”;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两岸佛教界共同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港地区,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年3月,应邀到享有“千年学府”之誉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说“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是为历史上第一位到此讲学的出家人。同年4月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2004年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领袖,共同出席“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11月,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佛教与文学”、“佛教与世界和平”进行交流座谈。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主张一个中国。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中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台湾佛光山法堂书记室谈勤劳自序人生时空的圆人生在世,归纳而言,就是与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一是他人。自处处人,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一个人生时空的圆。自处看似简单,其实微妙难言。有的人终其一生,不曾真正认识自己、探掘自己;不曾好好处理在悲喜、起落或失衡、匮乏等等情境下的自己。我有一位伟大的师父,在我还是一个小清众时,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你以为自己很穷,什么都没有,其实只要我将喝茶的钱省下一点给你,你就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给你钱,你现在不懂,将来就会慢慢明白。”我后来真的明白了师父的苦心,他是要我在“无”中生“有”。虽然没有完整的鞋袜,但是手脚勤奋,我习得了各种生活技能、做务功夫。虽然没有厚软的衣服,但是佛法如衣披覆,足以身心生暖。虽然没有顿顿饱餐,但是书香作伴,那是最香甜的酥酡妙味、精神食粮。其实没有人是真正穷的,只要能够自我觉知,知道如何开展自己的潜能,规划自己的生涯,修养自己的身行、口说、意念,修得一份心境美,一切处境都是美。我常对徒众说,如果我们能够打从自己的心里制造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生产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个丰美的人生。所以,一个人自觉尚不够,还要利他,在人际相处中,随时随地发心去利益他人。佛陀座下有一位专司接待宾客的陀骠比丘,每天迎送来往访者,任劳任怨;即使夜半有人敲门求宿,也都满怀欢喜地点灯领路、安顿住宿,让来人宾至如归。这般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感得手指自然放光的福报,从此,不需打着灯笼,也能为人照光引路。虽然我们无法像陀骠比丘一样手指放光,但是,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人生处世,处的就是这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我们的交友、说话、立志、情爱、财富、健康、管理„„种种问题环绕四周,这是一生的修行、一辈子的功课。庞杂也罢,繁复也罢,古德有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缘”,人我关系,因缘相会,能在每一个时刻,让心灯通体明亮,从内向外烛照,就是生命的无上之价,就是对所处世间的一个光明供养。谈勤劳懒惰之害有一个寓言说:有一家人都很懒惰,每日的家事爸爸不做,就叫妈妈做;妈妈也懒惰不做,就叫儿女做;儿女也不肯做,就叫小狗做。小狗没有办法,只好用尾巴扫地,用身体抹桌椅,甚至用嘴衔水管来浇花草。有一天,来了一个客人,见到小狗在做家事,很讶异:“喔!小狗这么能干,还会做家事呀?”小狗说:“没有办法,他们都不做,只有叫我做。”客人一听,大吃一惊:“小狗也会说话!”小狗赶快对客人示意:“嘘!不要让他们知道我会说话,否则他们还会要我接电话呢!”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话,天赋于我们的本能,如果不用,人岂不是成为废物了吗?西谚有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起它。”中国人一向相信财神爷可以送财富;但是财神送财来,也要你礼貌地去接受,如果你懒惰避开他,也不能发财。甚至围在颈项上的大饼,你吃完了前面的部分,如果连转动一下都懒得去做,那么饿死也是活该。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眼睛天生用来看世间万物,但是人觉得不够,因此发明显微镜、望远镜,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耳朵天生要来听声音,人们又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电视机,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双脚天生应该用来走路,人们又发明脚踏车、机车、汽车等,希望能与时空竞赛。世间上,懒惰与贫穷是难兄难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这是互为因果。所以,吾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读书的人,要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四到”的人才会读书。修行的人,身要礼拜、口要称念、心要观想;能够“三业”接触佛心的人,才能蒙佛庇佑。所谓“春天不下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劳动,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复可悲乎?谈勤劳有永远休息的时候自从加入弘法利生的行列之后,近五十年来,到处行脚,不曾停止,尤以近几年来,周游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有人关心,问我:“你为什么不休息呢?”我都如是回答:“将来有永远休息的时候。”从小到大,我一直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在神游古今中外时,经常发现成功几乎都属于勤奋工作的人,而骄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命运。多年来,我踏遍全球各地,在考察人文风俗,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深深感到前途充满希望的国家,往往都拥有乐观进取的人民;反之,落后贫穷的国度里,不知勤奋生产的人比比皆是。我发觉那些具有恒心毅力,能够百折不挠的朋友们,活得最为充实幸福。我自己做过各类不同的苦工、劳役,只要利济有情的事业,纵使是经过一番辛苦奋斗,都能令我终身回味无穷。所以我经常告诫徒众说:精进勤劳,是善德,是财富;懈怠放逸,是罪恶,是贫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中,四季轮流递嬗,行星运转不息,我们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又何能遁逃于天地之间?而“止水易生虫,滚石不生苔”的现象,更说明了唯有将自己“动”起来,才能创造无限的活力;唯有精进不懈,才是顺应天心,安身立命之道。因此,我对那些劝我不要忙碌,好好保重身体的人说:“忙,才是保重。”因为将来我们都有一个永远休息的时候。谈勤劳拙处力行“巧”与“拙”,一般人皆喜欢巧,不喜欢拙。但是,巧言令色、巧诈虚伪、巧取豪夺、投机取巧,巧得心机太深,巧得花样太多,不但不能让人欣赏,反而令人感到可怕。所以,不是真正的“巧”,不如“拙”比较好;“拙”就是实在、至诚、本分,就是按部就班的“拙处力行”。郑板桥一生服膺“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此即所谓“取巧”不如“养拙”。一个人若能“心细身拙”,有时候更比灵巧重要。巧来自于“拙”;巧要能巧得“妙”、巧得“奇”。例如:把“笨手”变成“巧手”,把“愚言”变成“巧言”,把“邪思”变成“巧思”,把“恶计”变成“巧计”;甚至“巧学”、“巧心”、“巧行”,乃至做一个“巧妇”、“巧匠”、“巧人”等。但是,如果不能“巧”,则还是“拙处力行”来得踏实些。俗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本文标题:星云大师谈处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8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