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6-2016 抗日战争
思考讨论:1.列举你所知道的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谈谈你对其看法?2.自1840年来中国遭到多次侵略,但都没有取得胜利,而抗日战争胜利,为什么?3.国共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分别是什么?谁的贡献较大?依据是什么?第一部分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部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三部分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一部分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付诸武力。下图就是田中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的步伐。终于在1931年9月18日深夜,实施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第一部分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由于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四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傀儡政权,并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执政。东北迅速陷入灾难深重的亡国惨痛之中。日军在沈阳城墙上向中国军队进攻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日军在街头刺杀市民日军侵占沈阳时的大屠杀现场不能忘却的历史,不容歪曲的事实!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影响重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成为国共两党由对峙到联合的重要契机。•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急剧分化,在对日政策上发生分歧。•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即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局部侵华战争与全面侵华战争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华北事变,策动五省自治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建伪满洲国,扶植傀儡政权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1)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设总督府,主要官员由日本人担任。建立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掌握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之权。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攫取台湾的资源和财富。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2)在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日军扶持拼凑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在“日满共同防卫”的借口下,确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中国东北三省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3)在华北:策动、拼凑了一些地方性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精卫在伪政权办公室汪精卫加入轴心同盟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937年12月,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公然进行杀人比赛,死者达30万人以上。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日军的731部队悍然实行细菌战、毒气战。造成大量中国居民死亡,甚至实行“活体解剖”。日军在占领区残害中国劳工,强迫一些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对儿童的活体解剖杀人比赛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日本在东北设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和“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在关内设立“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中国的资源。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大楼中东铁路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一部分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日本侵略者按照“以华制华”政策和“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第二部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同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中国共产党不仅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第二部分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工人的反日罢工、示威游行、抗日救国会、抗日募捐;农民开展打游击;大中学生罢课、示威;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弦更张”,变更“剿共”政策,“全国一致对外”等。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是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第二部分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蔡廷锴蒋光鼐图为国民党第十九军将领第二部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第二部分瓦窑堡会议旧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第二部分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第二部分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中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代表在中山陵合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二部分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二部分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海外华侨——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劳团抵达重庆受到热烈欢迎第三部分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政策的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宣布对日宣战。不久,由美国方面提议设立中国战区。为了配合英、美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日军死伤5万余人。同年二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陆军第二零零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殉国。戴安澜将军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进行的几次较大战役在1939年12月的桂南会战中,国民党军队曾攻克昆仑关,消灭日军4000余人。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激战中壮烈殉国。桂南会战的国民党摩托化部队枣宜会战张自忠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溃败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豫湘桂战役后流离失所的桂林市民豫湘桂战役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失败的原因客观方面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方面在战略指导方针上,国民党发生了失误。一个方面,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广泛动员群众,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另一方面,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洛川会议旧址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日战争的总方针。他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写《论持久战》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左权彭雪枫敌后战场的开辟有效地抗击着侵华日军。1937年11月,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新四军挺进长江南北,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处于辅助地位。而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起到了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态势和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的作用。地道战把地雷埋在日军必经的小道上麻雀战活跃在河北白洋淀上的游击队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必须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如皖南事变……周恩来为“皖南事变”题词皖南事变纪念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在中共的推动和影响下,文化界各抗敌协会相继成立,成为文化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标志。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西南联合大学《新华日报》编辑部郭沫若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938年9月至11月,在六届六届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四部分中共七大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决议文件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六七中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第五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五部分
本文标题:16-2016 抗日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0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