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改革
中国历史著名改革家1、管仲:选贤任能,相地衰征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齐桓公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为齐桓公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2、李悝(kui):任贤重农,法治强魏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作李克。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孔子弟子)弟子曾申门下。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是著名的政治家。他任用李悝为相,约于前400年左右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李悝主张,要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还主张赏罚严明。这样改革的结果,大大削弱了魏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后的封君在封国食邑内没有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官吏制度有所改善,政治情况较好。二、尽地力。“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三、制定《法经》。李悝制定一部法律,叫做《法经》,共分六篇。是根据情况,决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总论性的律文。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3、吴起:兵家奇才,变法勇士吴起(约前440-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他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又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历任鲁国的将军。郭沫若同志曾高度评价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这时楚国较弱,国内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北面和西北面又一再受到魏、韩、秦等国的侵伐。吴起大约于公元前395年以后到了楚国,很得楚悼王的信任,就协助楚悼王进行改革。吴起认为楚国的主要问题也是“世卿世禄”制度问题。他改革的重点和李悝一样,主要也是在于削弱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楚国经过此次改革,政治得到整顿,军力也日益强大。“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可是,吴起之改革遭到楚国贵族保守派的反对,双方的斗争也很尖锐。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保守派立即发动政变,把吴起杀掉,吴起的改革几乎都被废除,领土几占天下之半的楚国由此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历史机遇。4、商鞅:严刑峻法,成就强秦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革,也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改革。公元前359年——350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两次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是:a.在全国建立县级行政单位,县设令和丞。是秦始皇设立体制的开始;b.编制户口:五家为伍,两伍为什,确立了严格的集成管理;c.奖励军功:可按功劳授予20等爵位;d.实行小家庭制,目的是有利于战争动员和税收;e.废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f.统一度量衡;g.制定法律。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摧毁了旧的行政体制,使秦国逐步强大,秦始皇确立封建中央集权制,最后统一中国。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它的成功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结局: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被告“谋反”,遭车裂。5、汉武帝:尊儒重法,全面改革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改革范围广泛,囊括了整个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与“附益法”,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次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此外,汉武帝还是中国第一个创立年号和使用年号的皇帝。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既充实了中央的警卫部队,又为反击匈奴准备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还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和统计。以强大的皇权作后盾,上述改革措施得以成功推行,极大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为后来大汉王朝一系列令人血脉喷张、荡气回肠的对外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那句“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就出自汉武帝时期率军一举灭掉北匈奴的将军陈汤之口,现在读来仍让人倍感振奋和豪迈!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这虽然不是什么大变革,但影响实在太深远了。6、王莽:托古改制,扬汤止沸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县东),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代皇帝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篡汉自立后,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形势,他于是托古改制,下令变法:王莽新政主要内容:一是“王田制”,具体措施: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属于朝廷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如果一家男子不到八个人,而田地却超过了九百亩,那么,这个家庭就应该把多余的田地分配给本族或邻居中没有田地的人们;原来没有田地的人,按照每个男子一百亩的标准分配田地。二是“私属制”,把民间的奴婢更名为私属,不允许买卖,以区别朝廷的官奴。三是“五均六管”,在全国几大城市里设“五均司市”负责管理市场,平衡物价,收税和贷款;实行盐、酒、铁器官卖;钱由政府统一铸造;收山林、池沼和农商、手工业税。四是币制改革,把早已停止不用的贝壳、龟甲等都恢复为货币,重新鉴定货币之间的比价。五是对官爵、行政区划等制度都进行了广泛的改革。结局: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新朝遂告灭亡。7、魏孝文帝:胡汉一家,盛世肇基北魏孝文帝改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事件,是划时代的举措。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一、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二、全盘汉化。迁都之后,魏孝文帝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提倡与汉族通婚,用强力手段促使鲜卑族接受汉文化。三、颁均田令。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又颁行均田令,均给天下民田”,均田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等。四、整顿吏治。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北魏政府颁布诏书,“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五、建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结局: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所说:“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孝文帝以一己之喜好,不顾鲜卑民族的族情和北魏人民的福泽利益,强行推动改革,终使北魏亡国灭种。8、隋文帝:立纲陈纪,泽被后世隋文帝杨坚(581-604),弘农华阴(今陜西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改革即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589年,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开皇元年(581年)开始,隋文帝即着手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其次,隋文帝下令制定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确立法律根据。第三,隋文帝采取了许多经济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第四,整顿府兵制,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权。第五、建立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对后代影响很大,后来的西方国家所建立的文官选拔制度就深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隋文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罕见;全国安宁,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隋文帝所创隋制,为唐朝以后各朝所遵循,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刘晏:理财专家,忠而被谤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为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财政方面,内容有三:第一、改革漕运,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第二、改革盐政,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三、推行“常平法”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功高犯忌,廉洁遭妒,正直的人常常被冤屈而死,刘晏没有逃脱这一封建痼疾造成的灾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死,唐德宗即位。唐德宗听信宰相杨炎的谗言,于780年将刘晏贬出京师,随之下诏将其杀死。刘晏无罪被杀,群情激愤。后唐德宗迫于情势,杀死了杨炎,刘晏得到了历史的公断,人民刻石以传。《旧唐书》、《新唐书》、《东明县志》均有记载。10、王叔文:永贞革新,昙花一现永贞革新唐顺宗时期,以王叔文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因发生于永贞年间,故名。永贞革新主要内容:第一,罢宫市、五坊使。唐德宗以来,宦官经常借为皇宫采办物品为名,在街市上以买物为名,公开抢掠,称为宫市。白居易《卖炭翁》诗就是对宫市的控诉。永贞年间,宫市制度被取消。充任五坊(即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使臣的宦官,也常以捕贡奉鸟雀为名,对百姓进行讹诈。五坊使也被取消。第二,取消进奉。节度使通过进奉钱物,讨好皇帝,有的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进奉。德宗时,每年收到的进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2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