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AUTOCAD动态块从零起步
【作者:西蜀鄙夫】一、动态块是什么?动态块的一些特点。1.开宗明义,什么是“动态块”?发明它有什么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个CAD自带的动态块再说,打开“工具选项板”。2.在工具选项板上先一个图形,比如‘土木工程’下的‘WF梁’,将其从面板上拖到屏幕中,即创建一个‘WF梁’。3.这个‘WF梁’就是一个动态块,点一下它,可看见上面有许多淡青色的夹点,这些特别的夹点就是动态块的一大标识,一般来说,可以拖曳它们以得到特殊的效果。4.比如直接拖动上面某一夹点,前后对比一下,WF梁就发生了形变,这就是说它是“动态”的。5.点图中这个独特的夹点。6.弹出一块面板,上面有许多数据(型号),任点其中之一。7.此时‘WF梁’就动态地变成了另一种形状,而形状的参数就是前面所选择对应的项目。这种“菜单”方式叫住“查询”,它是‘动态块’的一种功能,我们也可以做出这种的效果。8.在学习动态块制作之前,有必要先搞清“块”与“动态块”的区别。如何制作一个“块”呢?首先是画线条,如图示例。9.然后如图进行操作,即把前面的图形转换成“块”。(注:因为“动态块”是从CAD2006开始出现的,随着CAD版本的升级,功能与界面都在不断改进中,所以界面有可能小有区别。)10.注意到一个明显变化,当一个图形制作成‘块’之前,点击一下,它显示出许多‘小方形的蓝色夹点’;当制作成‘块’后,图形看着一样,但它只剩下一个夹点了。普通图形因为有多个夹点,它可以通过调整夹点来改变形状。但是制作成‘块’后,只有一个夹点(即‘基点’),因为只有一夹点,无法调整,它的功能就只剩下‘移动’这一种了。11.之前,有多个夹点时,表示当制作成“动态块”时,夹点形状有了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这里夹点数量的变化就透露一个信息:普通图形:因为有多个夹点,可以调整局部;块:只有一个夹点(基点),它只能移动,或整体变形,不能调整局部。动态块:‘块’的升级,可以有条件地调整局部。12.接下来作个比较,普通图形不能“非等比例缩放”,而“块”则可以。13.“块”和“动态块”的属性都是“块参照”。14.“块”和“动态块”可以通过“分解”命令让它失去块的属性,而成为普通图形。这个命令是不可逆的。15.“动态块”可以进行局部的变化,这就是发明“动态块”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而“块”没有这个功能。16.但是“动态块”不能直接“非等比例缩放”,如果强行操作的话,它就失去“动态”的特点,成为普通的‘块’了,这时就可以非等比例缩放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7.简明扼要地说,“动态块”是建立在“块”基础之上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既具有“块”的属性,更有自己的独得魅力。制作动态块是很麻烦的,其制作流程通常是从‘图形’到‘块’,由‘块’再修改成‘动态块’,如何修改呢?这个还得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即“块编辑器”)操作,点击如图按纽,即可进入“块编辑器”。18.另个,选中一个“块”,环境的方法是,点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也可以进入“块编辑器”。19.如图所示,这个浅黄色屏幕的特殊界面,就是“块编辑器”,制作动态块的主要过程就在其中完成。左边的“块编写选项板”是制作动态块的核心工具,屏幕上方工具条的按纽,可以“隐藏/显示”这个面板。20.“块编写选项板”的“参数”,相当于是“原材料”。21.“块编写选项板”的“动作”,相当于是“加工方法”。简单地说,“动态块”的制作是两步走的过程,先赋予一个“参数”,然后再赋予一个“动作”,也就是先获得一些原材料(参数),再按某种工艺(动作)进行生产,这样就完成了动态块的某一个功能。22.“块编写选项板”的“参数集”,相当于是合并了“参数与动作”两个步骤,推出的一些组合。学习动态块,“参数+动作”是学习的重点,熟悉后再使用“参数集”提高效率。二、其它应了解的内容1.在“块编辑器”环境中同样可以直接画图,如画直线、画圆、移动、修剪、标注、比例、拉伸……等,操作过程和在‘模型空间’一样,但有部分命令不能在块编辑器中运用。2.和模型空间不同,在“块编辑器”内画的图,保存的结果是一个“块”。换言之,制作块可以不用‘块定义’,而直接在块编辑器中绘制出,比较一下,此法适合修改既有的‘块’,不太适合制作原始的块。3.这个“块”有点特殊,它包含的屏幕上的所有内容,为此应“预览”一下,避免块中有无关的内容。4.选择前面系统自带的‘WF梁’动态块,进入到“块编辑器”,此时的场面眼花缭乱,令人望而却步,但是要想学习制作动态块,只能迎面而上。(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有了点动态块基础的人士,想要进阶提高,可分析系统自带的动态块,反复研究分析它上面每个参数与动作的意义,能把她“读懂”,功力自然增长。)5.先从夹点的形状上对动态块上有一个感性认识。6.“块”和“动态块”都可以与“对齐”命令配合使用,比如下面这个块。(关于“对齐”命令,在下另一帖中曾专述过。)7.使用“对齐”命令。8.如图操作。9.这样相当于让动态块具备旋转、缩放、移动的作用,当然,在动态块中直接加入旋转与移动也是非常方便的。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重温一下平面绘图中的“拉伸”命令。1.在CAD中涉及到“拉伸”一词有三个地方,有两个是针对三维实体说的,此处指的是最基础的‘拉伸’命令,它针对二维画图而言,它在“修改”工具条上。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拉伸”命令呢,因为动态块常用到“拉伸”,操作上比较繁杂。如果这个基础知识就混淆不清的话,制作动态块时,难免理不清头绪了。“拉伸”有什么特点呢,先画一矩形考察一下,当拖动矩形上任一夹点(此法即‘夹点拉伸’),这时矩形只是一个角发生变化。2.如何将矩形拉伸成一“平行四边形”呢,当然可以移动两个夹点而获得,但直接移动时精确度成问题。正规的方法是,从右向左(一定按这个方向)拖动出一个矩形,框选矩形的一部分。(附:拖动选择时,从左向右是“蓝色”框,从右向左是“绿色”框,注意屏幕上这个提示。)3.然后点“拉伸”按纽。4.然后移动鼠标,就可看见,矩形拖成了平行四边形。5.假设前面框选矩形一角,再行‘拉伸’呢?6.这个和直接用“夹点”拉伸方法相当。7.需要注意的是,‘拉伸’命令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结果。如下面这是拉伸圆弧时的效果。8.参看帮助文件上对‘拉伸’的说明,注意有些情况下,比如说“圆”,还有整体被选中的物体,拉伸的结果是“移动”。9、在后面的动态块中,主要是练习这个“拉伸”操作。四、从零起步,先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动态块,熟悉制作的流程。1.制作一个矩形动态块。先画一矩形,制作成块,进入块编辑器。2.在“块编写选项板”上选择“参数”,点“线性参数”图标,通过‘对象捕捉’,在图中位置赋予矩形块一参数。注意,具体操作方法和“标注尺寸”非常相似,注意这里的“标注”是从左向右进行。此时出现一个名为“距离”的特殊标注,这个如“标注”一样的东西就有个奇怪的专用术语——‘线性参数’。3.观察这个“参数”,显示“黄色感叹号”,表示目前此处没有赋予“动作”。重述一下要点:要想制让动作块作出某种功能,通常要经过两个步骤,即赋予“参数”和“动作”,这两个是独立的东西,通常的顺序是,“先赋予参数,然后为此参数添加动作”:另外也可先添加动作,再为动作增加参数(一般不用此顺序)。但不管怎样,这两步是配对的,如果缺少时,就会出现“黄色感叹号”进行提示。另外要注意:参数或动作图标上都可能出现“黄色感叹号”,它只是表明‘失配’这意。出现“黄色感叹号”,但并不一定都要去消除它,一般来说参数可以失配,而动作不应失配。参数与动作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参数可与多个动作配对。参数与动作之间的配对不是自由搭配的,相反存在专属性。比如说‘旋转参数’与‘拉伸动作’就不能捆绑成为夫妻。4.如何加“动作”呢?在“块编写选项板”上选择“动作”,这里选择“拉伸动作”。(拉伸动作与线性参数可以配对)。5.这时,屏幕上出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即‘拾取框’),注意命令行提示,要求‘选择参数’。就用拾取框去点“距离”这个参数即可。6.此时,参数的一个端点出现红色的圆框。注意命令行提示,这是要求指定“与动作关联的参数点”,如果认同红色的圆框框住的点为‘参数点’,回车(或空格键)确定即可。这个“参数点”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此时采取的是拉伸动作,“拉伸动作”是向某一确定方向拉伸的(即单向性),而“线性参数”以其是“线性”的,具有两个方向。所以,指定“参数点”就是询问以线性参数的哪一端为拉伸的动点。7.上图表明左边的点为可动点,此例中暂时以右端点为“参数点”,将鼠标移动到右端点附近,则系统自动在右端点出现红色圆框,也是确定即可。8.此例选用的是“拉伸动作”,根据命令行提示,要求指定一个‘拉伸框架’。这个框架也就是前面说到二维拉伸时选择框,它以虚线显示。9.如图所示,拖出一个选择框(从左向右或反之皆可),框住矩形的一部分。10.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选择矩形即可,确定。前面这几步翻译一下,就是说落于“框架”内的矩形那部分在“拉伸动作”的作用范围内。前两步和模型空间中的“拉伸”命令相似,秩序上有点不一样。11.可以选择多个对象用于拉伸。12.此时,命令行提示“指定动作位置”,并出现一个黄色闪电图标,可在屏幕上任一地方点一下即可,图标就放置在那里了。13.这样一个动态块就制作完成了,点“保存块定义”。14.退出“块编辑器”回到模型空间。15.前面也可不点“保存块定义”,直接退出时,弹出如图提示框,进行保存并退出。16.动态块的插入和普通块的插入一样,如图所示。此外,如果屏幕上有编辑过的块,直接在上面操作也可以。17.一个超级简单的‘动态块’制作成功了,请拖动右边的夹点。18.可以看出,块就“活动”了,它随着夹色的移动而跟随着改变形状,这就是动态块。19.这样就制作出一个具有拉伸动作的动态块,试想一下,如果不用动态块,如何让一个矩形向右自由拉伸呢?当然是直接用“拉伸”命令。比较一下,当使用拉伸命令时,需要先选择拉伸范围,然后启动拉伸命令,完成一次拉伸,如果过一会儿,还需要拉伸,又得重复前面过程,再完成一次拉伸;当使用动态块时,随时随地只要拖动夹点,就可以自由拉伸,省略了许多步骤,这就是动态块的优势。通过这个超级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一个道理,“动态块”相当于命令的“组合”,一招中就囊括了许多招。五、详细分析矩形动态块若干细节。1.下面详细分析刚才这个矩形动态块,第一个问题,刚才为什么不拖动左边夹点呢?可以试一下拖动左边夹点,夹点动了,图形并未拉伸,这是咋回事儿?2.回到“块编辑器”修改一下。3.想要让这个动态块左边夹点能拖着矩形拉伸,不用什么很高的技巧,接下来,可以对左边这个夹点再赋予一个拉伸动作,操作过程同前面一样(注意:一个参数可以有多个动作)。接下来,同样要指定“参数点”。4.因为也是指定“拉伸”动作,还得为此动作选择拉伸框架,同样选择矩形为拉伸对象。5.顺道可以观察一下“黄色感叹号”消失了,表示图中所有夹点都有了动作关联。6.保存并退出。7.如图所示,这时的块就实现了“双向拉伸”。可以看出,这个“双向”其实是“分开”的,由两个拉伸动作分别独立做功所致。8.如何实现两边“对称拉伸”呢?后文再述。六、参数与动作图标的一些特点11.当对块添加“动作”时,系统就要你指定“动作位置”,并产生出一个“动作图标”。这个过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它相当于一个‘快捷方式’,通过此图标可以找到“动作”的若干设置选项(比如在其“对象特性”中)。也就是说,图标是不能缺少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碍眼的东西,想修改‘动作’的若干内容时,从哪里去启动相关‘动作’的选项呢?,所以还得有个绿色通道才行。因为这个图标只是‘快捷方式’之义,所以可把她放置到屏幕任何位置上,但是为了具有‘可读性’,避免块编辑器乱成狗窝一样,应将动作图标移动相关参数的旁边。2.不仅如此,还应对图标重命名,这样才能醒目易懂,便于编辑。重命名时,可以选中“参数”或“动作”图标,点鼠标右键菜单中的“重命名”。3.因为图标只是供编辑时使用,在模型空间不显示,比如下图所示,‘命名’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4.在上例中,实现了矩形动态块
本文标题:AUTOCAD动态块从零起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3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