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多重人格的复杂矛盾综合——试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内部结构摘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他积极入世,力图扭转乾坤,统一中国,拯救人民,但又滥杀无辜,野心勃勃,一心想篡汉夺权;他机警聪明,博学多才,但又奸诈狡猾,阴险狠毒;他用人唯贤,积极乐观,执法如山,但又猜忌多疑,嫉贤妒能,奸诈狡猾。这些基本呈二元对立性的多重人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矛盾综合,构成了一个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地曹操形象。关键词:多重人格对立统一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在“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思想指导下,对曹操形象作了多方面的艺术加工,把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多重人格的复杂矛盾综合体。长期以来,人们把曹操形象简单地概括为“奸雄”二字。其实,曹操形象有着十分广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非“奸雄”二字就能准确、完整地覆盖其形象的全部实质与内涵。笔者将不恃浅陋,试对曹操形象丰富而复杂的内部结构作一番初步分析和商榷,旨在使我们进一步准确、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曹操形象。一曹操是一位具有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有识之士。曹操生活在社会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的东汉末年,面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残酷社会现实,他没有选择消极的归隐逃避,而是积极地面对挑战。他欲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雄才大略来结束混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如曹操回乡招募义兵与当地世富卫弘的一段话,足以表明其远大的政治抱负。这段话是:“今汉室无主,董卓弄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具有一定的忧天下、忧汉室、忧人民的思想,并企望有所作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历史大潮的激流中,曹操是一位兀立涛头的弄潮儿。纵观曹操的一生,为了实现中国统一,他总是卷集在各种斗争最激烈的漩涡之中,并在激烈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铸起了坚不可摧的历史丰碑。他东讨西征,南征北战:破黄申、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扫平北方,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武装集团。虽然他最终未能完全统一中国,但为后来曹魏的强大和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在长江之滨设宴并赋诗《短歌行》。其诗的最后一句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这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希望广泛延揽人才,成就一番象周公一样的鸿基伟业;他渴望天下统一,人民安居乐业。虽然后来他背叛了汉王朝的正统统治,放弃了匡扶汉室的初始动机,但他所从事的仍然是统一中国,拯救黎民的伟大事业。这里正集中地体现了他儒家的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曹操同时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说曹操是阴谋家,主要是由于他叛逆了刘汉王朝的正统统治,这是对封建忠君思想不可饶恕的背叛,于是《三国演义》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丑化。曹操起兵之初,确实怀有振兴汉室的动机。但随着实力的增强,尤其是被招到帝侧护驾后,就迅速地改变了初衷。他凭借手中强大的兵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取政治上的优势。奄奄一息的汉政权在曹操强有力的控制下,已经没有任何活动的空间,完全成了傀儡,成了他政治和军事扩张的工具。曹操一生虽然始终没有称帝,但野心与私欲膨胀到了令人振撼的程度。他之所以没有称帝,只是顾忌天下舆论。但他早为后代铺平了篡夺汉位,身登九王的道路。曹操由对汉朝江山的窥视与垂涎到把它变成了自己的襄中之物的过程,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一个野心家与阴谋家的“典型风范”。像他对汉献帝的步步威逼,对董贵妃伏皇后的无情杀戮,对董承、吉平等人的残酷戕害。更重要的是,他在一步步蚕食汉政权的权力和领土过程中,始终打着维护汉王朝的旗号,以汉臣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斗争场合,伪装自己的真实动机与目的。正如书中所说:“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是救天下还是救“汉室”,是作者评价曹操的道德天平。曹操力量的崛起、发展、蓬勃与兴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统一的进程,但对摇摇欲坠的汉政权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作者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在《三国演义》中,将曹操塑造成了有抱负、有理想、有能力的有识之士与有野心、有阴谋的反面形象的矛盾统一体。二曹操是博学多才,机智聪明的一代奇雄。曹操自幼聪明机警。“操幼时,好游猎……有权谋,多机变。”3很小的时候,他就用假装“中风”的计谋来离间叔父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再如曹操献刀的故事,更加鲜明体现出曹操灵活善变,机警过人。他正欲用刀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穿衣镜中发觉,此时,吕布就在门外,情况万分火急。但曹操随机应变,乘机捧起宝刀,顺水推舟,将宝刀献给董卓,从而暂缓和了当时紧急的情势。随后,他又趁势骑上董卓赐予的西凉宝马,一溜烟地跑出了城,脱离虎口。曹操献刀把行刺的目的掩藏得非常巧妙自然。曹操的聪明才智几乎无所不在。在血雨腥风的战争中,他敏锐地捕捉战机,分析战争形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不断地给敌人以致使的打击;在极端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好谋善断,总是屡屡获胜,取得政治上的“制高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例外。如曹操进军救应汉中,曾在蓝田蔡邕庄蔡琰家中看到曹娥之碑上镌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众人都不解其意(除杨修外)。曹操用骑马走三里路的时间就悟出其中隐含了“绝妙好辞”四字,足以显得出他才思敏捷、才智过人。曹操不但天资聪明,而且博学多才。作为一代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但饱览历代兵书,熟韬兵机,而且在长期的战生涯中,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深入研究,他写出了军事著作《孟德新书》。在文学上,曹操也极有造诣。他善于五言、七言歌行。像他在征辽东班师途中路过竭石处,望见大海波澜壮阔,不禁胸涌膨湃,即兴赋诗一首《观沧海》,震烁千古。又如在赤壁大战前夕,他设宴长江,望江水滔滔,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短歌行》这样的优秀华章。他的诗悲壮苍凉,梗概多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对宇宙的思索与拷问,内容和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曹操正因为有超人的机智聪明和博学多才,才会表现如此惊人的雄才大略,也才会在政治、军事、文学方面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塑造的。他具有更多的人格特点是奸诈狡猾,阴险狠毒。其实,聪明与狡猾的共同点都是指能够审时度势,对某一事件或情况作出正确反映的意思,只是在道义上他们处于对立的两极。若把才智用于正义谓之聪明,反这侧谓之狡猾。曹操的人生处世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首先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其次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再次是一个极端心狠手辣的人。从曹操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也正体现了这几点。他奸诈狡猾,欺世盗名。像他在与吕布,刘备合攻袁术屯居的寿春时,由于粮草不济,便叫仓宫王垕用小斗散粮。为此,部队普遍不满,四处有嗟怨之声,曹操为了稳定军心,平息众怨,居然将罪名嫁祸于其身,“借”了王垕的头。曹操善诈也是极为闻名。官渡之战,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跣足相迎。接下来的一段对话,把曹操的善“诈”描写得淋漓尽致。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曹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曹挽留曰:“……军中粮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只有此月之粮。”攸大笑曰:“休瞒我,粮已尽矣。”4我们不能不为曹操的善诈拍案叫绝。曹操的诈令人防不胜防。许攸步步进逼,他层层设防,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曹操的残忍更是有目共睹,令人发指。他为报父仇,大肆杀戮人民。还有逼死已有身孕的董贵妃等都足以为证。在那个动荡不定,战乱频仍的年代,曹操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或许与他的这些方面也是分不开的,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只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一切是有局限性的。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曹操的行为有一定合理性,但他损害人民、伤及无辜的一面,不能不说是他人格上的一大污点。三曹操抱负不凡,胸襟博大。作为欲图统一中国,征服天下的能人志士,他的胸怀就像波澜壮阔的大海,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貌。首先,曹操广阔的胸怀表现在对人才的真诚延揽和对英雄的惺惺相惜上。他用人唯贤,无论什么人,只要有才能,他都能表现出极大的“可容心”,即使自己强劲的对手,他也能由衷地钦佩,并竭力为己所用。他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于是,在他的麾下,聚积了一大批水平高超的谋臣猛将。就是关羽这样的义重如山或顽固不化的自己对手的将领,他也是爱护备至,器重有加,力图网罗。纵然关羽最终还是离开了他回到了刘备身边,但我们不难发现,曹操身边的如贾诩、许攸、张辽、庞德、张绣、许褚等文臣武将都曾是他的敌人。曹操这种对人才的博大宽容,兼容并收,并使他们各尽其能的胸怀迅速转化成了力量上的优势,奠定了他由胜利走向胜利,成就王图霸业的人才基础。像他对爱将典韦的再三祭奠,对才子蔡琰的关怀备至,对潜在对手刘备的宽容与真诚赏识(青梅树下煮酒论英雄为证),对陈琳如匕首投枪的口诛笔伐的不记前衍,都把酷爱人才的曹操形象刻画得更加完整生动,高大挺拨。其次,曹操广博的胸襟体现对待挫折与失败的态度上。曹操一生纵横捭阖,戎马倥偬,大多在军旅中度过。虽然他神出鬼没,极善用兵,但“胜败乃军家常事”。在大小无数次战争中,他也曾吃过败仗,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在严重的失败面前,曹操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并能够稳住阵角,待机反攻,常常能够反败为胜。像他中了陈宫之计而大折人马,差点自己也送了性命之后,只是淡然一笑,说:“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5他轻松自如,举重若轻的气慨令人敬仰。又如他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但仍不失锐气,不躁不馁,终于大破马超。最有代表性的一例还是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途中著名的“三笑”。曹操苦心经营的水寨被孙刘联军用火攻破后,曹营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接着又受到孙刘多路将领的联合猛烈攻击,曹军低挡不住。曹操仓惶北逃。一路屡屡遭到拦截伏击,将士死伤过半,人因马乏,情势危如累卵。当他们一路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6后又行至葫芦口,“操坐于疏林之下,仰而大笑。”7后又行至华容道,“操在马上扬鞭大笑。”8这就是曹操著名的“三笑”。虽然作者本意在于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胜曹操一筹,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身处绝境,仍然保持积极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大形象。曹操率几乎百万之众,欲图一举扫平东南,统一天下。然而在长江之滨与为数不多的孙刘联军对峙不久,便惨遭灭顶之灾。百万将士,死伤无数。就是自身性命也几乎不保,在残兵疲将的苦苦奋战后,才侥幸得以逃脱。在这样的危机情势下,曹操的开怀大笑有如从阴霾笼罩的天空透下一缕艳丽的阳光。这是从他心底迸发出的一种高度的自信与倔强,这也正是他能够不断走向成功,不被挫折压倒,能够东山再起的重要秘决。从这种超越失败的气度中,我们能够充分领略到曹操吞吐宇宙,博给百川的开阔胸怀与成就大业的王霸之气。再次,曹操的豁达胸襟表现在执法的严明不阿上。他总是极为公正地给违法肇事者以毫不姑息的惩治。这是需要勇气与魄力的。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碌碌无为之辈,总是枉图包僻自己或与自己有某种利益关系的别人的过失。但曹操确实能够做到铁面无私地面对任何人任何事,连自己也例外。他年仅二十在洛阳任北部尉,“初到位,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这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9,曹操不看中常侍的面子,也不畏他的权贵,一视同仁,执法如山。又如曹操在进军张绣途中,经过一片熟透的麦田,曹操下令:“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不料,他自己的马受惊窜入麦田,践坏了一大片。在这种情况下,是惩罚还是自饶,三军将士都拭目以待,直接关系到全军今后的执法顺畅与士气高低。无论当时曹想法如何,但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自刎的举动(真诚虚伪姑且不论),在众将士的苦苦告免下才得以罢手。后来,割发代首。有人认为曹操“以发代首”是奸诈的表现,是笼络人心的手段。但我们知道,古代,头发是人身体上很重要的部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些东西是父母的精血,是不能随意损害的。倘若不加以爱惜,则
本文标题: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4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