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必修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2、城村改革,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对外开放及特点。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必修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课标要求“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全面展开,对外开放也从点到面逐步推进,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那么,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入CONTENTS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领域的改革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团结一心奔小康1234一、历史背景(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1)“左”倾错误的继续(即“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2)真理标准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前途和命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目的:为了纠正“左”倾错误3、表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意义)。4、结果:肯定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内容意义政治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实现了历史性转折。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思想肯定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定了…组织①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②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北京市民欢庆“四人帮”的倒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怎样理解两个“凡是”?这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两个“凡是”本身是绝对化和行而上学的,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以狭隘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实质是在拥护毛主席的旗帜下,以行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反对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7年4月,邓小平写给中共中央的信,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部分手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邓小平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代表举手表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手迹“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你对此有何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遵义会议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依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妥善处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注意时期的遵义会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领域的改革二、改革内容(一)经济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率先突破:农村(安徽、四川)经济领域的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②人民公社的体制(一大二公)不能调动家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③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经济领域的改革(2)过程(内容)①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上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经济领域的改革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950土地改革——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经济领域的改革②1984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③合同订购制与市场收购制代替统购派购制④2000年税费改革A.目的:理顺分配关系B.内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二个调整一项改革”(P119)经济领域的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步骤①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②“放权让利”: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济领域的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和结果①70年代未,开始,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②1984年,全面展开,主张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③1992年,不断深化,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领域的改革3、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特点?)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的理由1、靠近国际市场(香港、澳门);2、与海外有密切的联系(侨乡);3、海陆便利;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为依托。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经济领域的改革带头签署契约的严宏昌、严俊昌和严立学。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经济领域的改革凤阳农民联产承包后,欢庆大丰收经济领域的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苏杭农村的乡镇企业经济领域的改革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经济领域的改革吉林省怀德县玻璃城子乡的农民,带着录音机在培训班上听农业技术课。经济领域的改革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经济领域的改革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以小挤大,以土挤洋,以落后挤先进”。你怎样理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开始出现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六业齐上”的兴旺局面,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经济领域的改革试分析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有何异同?同:都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其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区别。都有计划、有宏观、有政府指导。异: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二)党风建设1、原因:⑴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腐蚀极大。⑵体制的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法制);⑶个人思想上的蜕化变质;⑷环境的影响(行贿行为、腐朽思想)。2、主要内容:反腐倡廉;“三个代表”1950年6月,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京举行。毛泽东与民建领导黄炎培(右一)、陈叔通(右二)进入会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刘青山,案发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案发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张二人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没有被征服,但却在和平环境中利用职权盗用国家资财达171.6272元(旧币,折合人民币170多万元)。他们还勾结奸商,投机倒把,使国家损失达21亿元(旧币)。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随后河北省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这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召开公审大会(1952年2月10日摄)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想一想,党的“十六大”在反腐问题上和以往有何异同同:都坚持彻底的惩治腐败,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异:党的“十六大”要求把反腐问题制度化,上升到党的政治任务的高度。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2000年3月,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正法,成为建国以来执行死刑的第一个副省级领导干部。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贪污受贿受审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因贪污受贿受审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指出反腐倡廉是中共和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要狠刹党内不正之风。(三)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主取代集权、法治取代人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降低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紧迫性)。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1、前提方向: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2、过程: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体制;实行党政分开。原有体制优势部分强化与完善。3、改革模式变化:传统的集权模式——民主模式4、改革的主要任务:教材P1225、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村民自治6、政体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图为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蒙文文本书影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西藏“村官”选举现场——村委会主任选举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的朱家桥村的村民在选举人大代表。图为在选民关注的目光下监计票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团结一心奔小康改革战略:团结一心奔小康(一)宏伟目标: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二)形成:1、提出: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2、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3、“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1975年9月,邓小平在大寨虎头山上团结一心奔小康因为我们人口多,即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总产值达到了美国的水平,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差一个很大的距离。说赶上西方,就是比较接近,至少还要50年。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个清醒的估计。——邓小平团结一心奔小康1979年12月6号邓小平谈“小康”1979年12月6号,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大平正芳问: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
本文标题: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件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6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