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GPS概论-第八章-GPS测量设计与数据处理
1全球定位系统概论资源与环境学院林承达linchengda@mail.hzau.edu.cn2第八章GPS测量设计与数据处理•GPS测量分为外业和内业•外业包括:选点(观测站址的选择)、建立测站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内业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38.1概述•GPS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耗费较大的工作,实施这项工作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对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等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4GPS测量实施程序•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有1.网的优化设计2.选点与建立标志3.外业观测4.成果检核与处理5GPS测量的工作步骤(一)•1.测前工作(以基线向量网为例)工程项目的提出测区位置及其范围提交成果的内容用途和精度等级点位分布及点的数量时限要求投资经费技术设计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仪器的检验踏勘、选点埋石6GPS测量的工作步骤(二)2.测量实施实地了解测区情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与转储基线处理与质量评估重复“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转储”及“基线处理与质量评估”四步,直至完成所有GPS观测工作7GPS测量的工作步骤(三)3.测后工作结果分析(网平差处理与质量评估)技术总结成果验收88.2GPS控制网的设计项目来源项目的来源、性质。即项目由何单位、部门下达、发包,属于何种性质的项目等。测区概况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工程概况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有无特殊要求等在进行技术设计、实际作业和数据处理中所必须要了解的信息。技术依据工程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1完整的技术设计内容9现有测绘成果测区内及与测区相关地区的现有测绘成果的情况。施测方案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采取的布网方法等。作业要求选点埋石要求、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观测质量控制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如数据删除率、RMS值、RATIO值、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相邻点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10数据处理方案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对于基线解算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基线解算软件、参与解算的观测值、解算时所使用的卫星星历类型等。对于网平差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网平差处理软件、网平差类型、网平差时的坐标系、基准及投影、起算数据的选取等。提交成果要求规定提交成果的类型及形式;若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或行业发布新的技术设计规定,应据之编写。112GPS基线向量网的等级(1)等级:根据我国1992年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等级。(2)等级GPS网的精度指标: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具体形式为:其中,: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相邻点间的距离(km)。22)(DbaabD12测量等级(mm)(ppm)相邻点距离(km)A≤5≤0.1100-2000B≤8≤115-250C≤10≤55-40D≤10≤102-15E≤10≤201-10ab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E级网:为测图网。等级GPS网的精度指标13•美国联邦大地测量分管委员会(FederalGeodeticControlSubcommittee-FGCS)在1988年公布的GPS相对定位的精度标准中有一个AA级的等级,其要求固定误差≤3mm,比例误差≤0.01ppm,此等级的网一般为全球性的坐标框架和地球动力学测量。14GPS基线向量网基本概念观测时段同步观测同步观测环独立观测环异步观测环15(1)常用的布网形式: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枢纽点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3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16(2)跟踪站式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特点: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观测成本很高。一般用于建立GPS跟踪站(AA级网),对于普通用途的GPS网,由于此种布网形式观测时间长、成本高,故一般不被采用。17布网形式: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在作业时,所有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进行相同方式的观测,直至所有的点观测完毕。特点:各基线均进行过较长时间、多时段的观测,因而具有特高的尺度精度。此种布网方式一般用于布设A、B级网。(3)会战式18布网形式: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特点:基准站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这些高精度的基线向量可以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具较强的图形结构。(4)多基准站式19布网形式: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它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特点:具有扩展速度快,图形强度较高,且作业方法简单的优点。同步图形扩展式是布设GPS网时最常用的一种布网形式。(5)同步图形扩展式20特点:单基准站式的布网方式的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各流动站一般只与基准站之间有同步观测基线,故图形强度很弱,为提高图形强度,一般需要每个测站至少进行两次观测。基准站流动站布网形式:又称作星形网方式,它是以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在某个测站上连续开机观测,其余的接收机在此基准站观测期间,在其周围流动,这样,流动的接收机每观测一个时段,就与基准站间测得一条同步观测基线,所有这样测得的同步基线就形成了一个以基准站为中心的星形。流动的接收机有时也称为流动站。(6)单基准站式214GPS网的设计准则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1)选点原则22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23为保证GP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为提高整个GPS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在布设GPS网时,引入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观测值与GPS观测值(基线向量)一同进行联合平差,或将它们作为起算边长。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为提高GPS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24GPS基线向量网的设计指标•效率指标•可靠性指标•精度指标•费用指标251.效率指标•Smin:最少观测时段数;•R:最少重复观测期数;•n:点数;•m:仪器数。)INT(minmnRsdssemin•Sd:设计观测时段数。262.可靠性指标trll•lr:多余独立观测基线数;•lt:总独立观测基线数。273.精度指标•相邻点距离中误差。•采用协因数矩阵Q或与其有关的一些指标来衡量。288.3GPS外业观测1GPS外业观测的作业方式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混连式291.点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优点: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缺点: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12302.边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优点:作业效率较高,图形强度较强。12313.网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优点:图形强度最强。•缺点:作业效率低。12324.混连式•形式: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优点:图形强度最强。•缺点:作业效率低。332外业GPS调度与观测记录(1)调度计划为保证GPS外业观测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障精度,提高效率,在进行GPS外业观测之前,就编制好调度计划。①GPS卫星可见性预报图表在GPS可见性预报图表中可以了解卫星的分布状况。预报图表:可见的卫星星号,卫星高度角,方位角及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等。34②星历预报图预报星历分析图35•(2)外业调度•对需测GPS点分布的情况,交通路线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顾及星历预报,制定合理的外业调度计划。36•(3)观测作业•各测站的观测员应按计划规定的时间作业,确保同步观测。•确保接收机存储器有足够存储空间。•开始观测后,正确输入高度角,天线高及天线高量取方式。•观测过程中应注意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和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同一观测时段中,接收机不得关闭或重启;将每测段信息如实记录在GPS测量手簿上。•进行长距离高等级GPS测量时,要将气象元素,空气湿度等如实记录,每隔一小时或两小时记录一次。附:GPS外业观测记录手簿GPS测量记录手簿3738时间(UTC)跟踪卫星号(PRN)及信噪比纬度°'经度°'大地高mPDOP注:气象元素各栏内应记录气象仪器读数和相对应的修正值测站跟踪作业记录39C、D、E级测量手簿记录格式40快速静态定位参考站测量手簿记录格式41快速静态定位流动站测量手簿记录格式428.4GPS数据处理•GPS数据处理基本流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预处理GPS网平差基线解算43GPS数据处理过程(1)原始观测数据的读入(2)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在读入了GPS观测值数据后,就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测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业操作时的误操作。(3)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4)基线解算(5)基线质量的检验基线的质量检验需要通过、、同步环闭和差、异步环闭和差和重复基线较差来进行。(6)平差进行精度评定,得到各测站平差后坐标。(7)成果转化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转化为当地坐标。RATIORDOPRMS448.4.1数据预处理•GPS数据预处理的目的:–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检验,剔除粗差;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并将各类数据文件加工成标准化文件,找出整周跳变点并修复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各种模型改正。458.4.1数据预处理•基本内容:–数据传输–数据分流–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卫星轨道标准化–探测周跳、修复载波相位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必要改正468.4.2基线
本文标题:GPS概论-第八章-GPS测量设计与数据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7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