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旅游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活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的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介)三要素旅游资源1、类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存在形式具体形式存在具体形式、精神文化形式(气氛)存在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功能生态、探险、体育、度假、健身旅游等文化、宗教、休闲购物、会议旅游等意义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人文的)旅游方面地质地貌景观建筑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文化艺术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风土民情分类及举例路南石林园林松花江沿岸的雾凇自由女神雕像黄果树瀑布傣族泼水节黄山迎客松2、旅游资源特征: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3、旅游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同特性共同特性价值不同价值共同价值季节性地域性可创造性多样性非凡性长存性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开发条件评价资源质量质量高,吸引力大,开发条件好集群状况景观群游览价值高,开发条件好地域组合状况地域组合好,开发条件好(旅游地与旅游消费市场间的距离)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影响开发价值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协调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游览价值是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没有游览价值就没有开发利用价值,但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其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价值还受到其他四个方面的制约。5、世界、我国旅游资源世界:日本富士山、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瑞士日内瓦、法国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美国夏威夷群岛、自由女神像、白宫等中国:世界遗产38处(自然遗产7、文化遗产27、双重遗产4)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旅游者——欣赏景观——获得美感(审美)旅游资源自然美:人工美形象美(核心)雄、奇、险、秀、幽色彩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听觉美嗅味美等园林、雕塑美等活动设计景观欣赏的要求1、“天时”——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变化北方山水景观—___季;华南地区—___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___季;北国风光—___季随天气变化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日落—黄昏;海拔较高风景名山—雨过天晴特定时间出现青海湖鸟岛—5月;钱塘潮—农历8月18;海市蜃楼—5-7月;吉林雾凇;峨眉山佛光把握观赏时机夏四夏冬北方的雾凇泰山日出黄山云海2、“地利”——选择观赏位置景观举例最佳观赏位置庐山、黄山、泰山、武陵源群峰阿诗玛、猴子观海黄果树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洞庭湖、滇池大明湖、西湖、花港观鱼远眺、俯视特定位置适当距离仰视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俯览、远望亭、榭、水边小路近观、俯视高大雄伟的山峰地貌酷似造型瀑布景观江河的曲线、湖海的旷景较小的湖沼池塘武陵源群峰黄山阿诗玛猴子观海黄果树瀑布滇池花港观鱼景观举例最佳观赏位置科罗拉多峡谷、九华山“一线天”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山水有机组合乘船沿水路欣赏远眺峰峦见雄峻,酷似造型特定观,峡谷洞线置身妙,适当距离瀑仰看,江河回环湖海旷,亭台楼阁远俯览,湖沼池塘多低临,山水结合宜乘船。选择观赏位置一线天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山水3、“人和”——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抓住景观特点“人和”举例和谐生美—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深山藏古寺、湖边宝塔人化自然—以情观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真求实体会意境—抓住园林景观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南北园林建筑风格不同;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业1、旅游景区规划突出景观特色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维护生态平衡最佳综合效益影响有利不利经济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为国家创汇、创税、回笼货币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社会和文化有助于文化交流有利于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不利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环境污染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动植物自然的破坏不合理可以当地动植物资源对背景环境的破坏服务设施的修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践踏、触摸、拍照及不文明的行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及各种服务,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冲击环境问题成因后果环境污染旅游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如废气、污水、垃圾等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如捕猎动物、乱砍滥伐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3、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服务设施及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等活动对背景环境造成影响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呼吸和汗水的作用以及少数旅游者的乱刻乱画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冲击当地正常社会秩序,如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公共设施等(1)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季,最佳天气是__________(2)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应选择______________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3)庐山、黄山比较:①游览价值:黄山___,庐山____;②市场距离:黄山较____,庐山较____;③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____,庐山较____;旅游地理中常见问题举例——以黄山和庐山旅游说明夏雨过天晴特定的观赏位置大小短长小大④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⑤环境承载量: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4)在规划黄山旅游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5)黄山与庐山较好的协调了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均获“世界人类和自然遗产”殊荣,成为著名旅游区。(6)制约黄山夏季旅游游客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7)黄山与庐山两地开发条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承载量、地区接待能力不同。(8)如何才能体会到“黄山天下奇”:_________,综合感受,发挥想象,__________,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知求真。环境承载量以情观景以情于景(9)到黄山旅游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①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②了解景观形成原理,以及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10)对黄山开发为旅游区的影响作出评价:利:弊: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11)对黄山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从游览价值方面分析)①“黄山天下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高;②集群状况优良;③附近没有雷同景点,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观察图1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1—2题。女神司春苍山云海山水交映珠帘挂川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情时、仰观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2.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沉积B.溶蚀、搬运C.搬运、沉积D.风化、侵蚀AD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图2A.a图B.b图C.c图D.d图D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四种)湖泊,雪山,石林,傣族风情(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优势:不利条件:(3)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景观独特,游览价值大;集群状况好;种类多样,自然人文景观兼备。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差。改善交通和通讯状况;发展商业、金融、餐饮业;开发民族风情游、山水游等项目;注意旅游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等。
本文标题:旅游-高考地理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9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