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铅中毒(LeadPoisoning)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治疗和预防铅中毒理化性质蓝灰色重金属,比重11.3,熔点327.4℃,沸点1525℃。加热至400-5000C时,形成铅烟。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溶解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不同价态的铅化合物,其毒性亦不相同,一般Pb4+的毒性较Pb2+大。铅的化合物易溶于弱酸,而人的呼吸道就是一个弱酸的环境。铅中毒接触机会铅接触的特点用途广泛、使用量大、接触面广。为环境和工业主要毒物之一,可经不同的接触方式引起不同类型中毒。铅中毒接触机会职业性接触生产环境的铅蒸气、铅烟、铅尘呼吸道进入铅中毒全国铅中毒调查,铅中毒平均患病率为1.69%,按行业分布以冶炼为最高达7.6%,蓄电池厂为3.66%,污染性接触污染来源:铅生产和加工工业发达国家儿童城市交通铅中毒的主要原因含铅颜料和油漆等的使用铅中毒接触机会铅中毒采矿破碎浮选脱水接触机会生活性接触油漆家具、塑料制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食用水、蔬菜、含铅高。用“锡壶”盛酒、烫酒。药源性接触含铅丸剂—樟丹(Pb2O3)、黑锡丹(PbS)治疗癫痫与支气管哮喘中毒剂量中毒母源性接触铅母体胎盘、乳汁胎儿、婴儿损害胎儿正常发育中毒铅中毒铅蓄电池铅丹铅制品ChildEatingOldPbPaint铅中毒职业性接触目前,工业上铅的用量很大,其中40%是金属铅,35%为铅的化合物,25%为合金。主要的接触机会有:铅矿的开采及冶炼:自然界中铅矿主要为方铅矿(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及硫酸铅矿。熔铅作业:制造铅丝、铅管、电缆等;旧印刷业的铸版、铸字;废铅回收等。铅化合物的利用:铅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等;醋酸铅用于制药;塑料稳定剂(碱式硫酸铅、碱式亚磷酸铅、硬脂酸铅);砷酸铅用作杀虫剂;汽油防爆剂。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铅中毒毒理学吸收:污染形式:粉尘、烟或蒸气吸收途径:常见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呼吸道吸入是主要途径。经呼吸道吸收较为迅速和完全(肺泡的弥散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约40%进入血循环,消化道吸收相对较少,约占摄入的5%~10%(婴幼儿经消化道吸收可达50%;饮食因素可以促进铅的吸收如缺铁、缺钙、高脂饮食等)。铅的无机化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皮肤,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可通过皮肤和粘膜吸收。铅的吸收和毒性取决于:分散度—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组织中的溶解度铅中毒铅血液与红细胞结合血浆(90%)(血浆蛋白铅或磷酸氢铅)早期分布于肝、肾、脾、脑等器官数周后转移至骨骼、毛发等蓄积(磷酸铅)(90%~95%)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毒理学分布血Pb含量是表示Pb吸收最常用指标。因血Pb易被清除,所以只能作为最近吸收的指标,不能反映体内铅的总负荷。铅中毒毒理学代谢人体内的铅最终大部分沉积在骨骼内,是一种稳定状态。先进入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骨皮质。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任何影响钙代谢的因素均可影响铅的代谢。缺钙骨骼中的磷酸铅酸碱平衡破坏(感染、饮酒、外伤)磷酸氢铅骨疾病(溶解度增加100倍)(骨质疏松、骨折)血液铅中毒发作铅中毒毒理学排泄缓慢,生物半减期约为5~10年。主要由肾经尿液排泄。尿铅可代表人体铅吸收情况。正常人每日由尿中可排泄约20~80μg。小部分经粪便、唾液、汗液排泄。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影响子代。乳汁中的铅可影响婴儿。铅中毒毒理学引起急性中毒的量因铅化合物不同而有差别。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砷酸铅的经口最小致死量为1.4mg/kg。铅中毒毒理学毒作用机理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蛋白合成a、抑制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δ-ALAD)活性b、血红素合成酶(HS)c、抑制δ-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δ-ALAS)活性。δ-ALA,原卟啉IX与Fe++结合受阻而与锌结合锌原卟啉(ZnPP)游离原卟啉(FEP)和锌原卟啉,尿粪卟啉(CP-U),Hb低色素性正常细胞性贫血。铅中毒琥珀酰CoA甘氨酸ALASALAALAD卟胆原尿卟啉原Ⅲ粪卟啉原Ⅲ原卟啉Ⅸ血红素血红蛋白+尿卟啉原合成酶原卟啉原脱羧酶粪卟啉原氧化酶血红素合成酶珠蛋白PbPbPbPb胞质内线粒体粪卟啉(血尿)ALA(血尿)FEP,ZPP(RBC)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铅中毒毒理学毒作用机理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直接损伤神经鞘细胞,引起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最终导致垂腕。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抑制多种细胞酶的活性,抑制氧化磷酸化和干扰正常代谢;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害及血管痉挛,出现腹绞痛、暂时性高血压、肾小球滤过滤降低等。铅中毒毒理学毒作用机理(补充)影响红细胞中的核糖核蛋白体和可溶性的mRNA,而干扰珠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抑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影响水钠调节;铅与红细胞膜结合,增加膜上胆固醇,减少嵌入蛋白质,使蛋白构像发生改变,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铅使ALA增多,ALA与GABA化学结构相似,因而与GABA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意识、行为改变等;影响脑内儿茶酚胺代谢,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毒理学毒作用机理(补充)铅毒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细胞膜的改变和脱髓鞘。可见轴索周围改变,髓鞘崩解呈颗粒状或块状,有时完全溶解,这些变化是由于铅损害了神经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造成的。铅对肾脏的作用:影响ATP酶而干扰主动转运机制,损害近曲小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影响肾小球旁器功能,肾素合成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高血压。其他:染色体畸变等(SCE升高)。铅中毒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主要由生活性所引起,多因误服或过多服用含铅化物的偏方治疗哮喘、癫痫、驱蛔虫、堕胎等,这些含铅化物如铅、铅丹、铅霜、密陀僧(PbO)、黑锡丹、樟丹等;也有用锡锅制酒、锡壶盛酒;还有将铅粉错当山芋粉而误服。国外儿童常因嗜僻吃含铅油漆的玩具,墙壁、家俱等被剥落的泥灰而发生中毒。这种因口服中毒发病常有一个潜伏期,短者4~6小时,一般2~3天,最长者1~2周,其与摄入剂量和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职业性亚急性中毒也可发生。铅中毒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其临床特点为面色苍白、口内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绞痛、中毒性肝病,严重时可发生中毒性脑病。一般说来,经驱铅治疗后,可很快恢复,除铅中毒性脑病外,很少有后遗症,预后良好。铅中毒临床表现慢性中毒职业中毒多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很少见。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的损害铅中毒临床表现慢性中毒神经系统表现:中毒性类神经症:早期常见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外周神经炎:感觉型:肢端麻木或四肢末端呈手袜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运动型:肌无力,多为伸肌无力。肌肉麻痹,亦称铅麻痹。多见于桡神经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垂腕症);损害腓骨肌、伸趾总肌、伸庶趾肌节,则呈足下垂(垂足症)。混合型:二者表现均有。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受损症状。在国内已十分罕见。铅中毒慢性铅中毒病人—周围神经炎(腕下垂)铅中毒临床表现慢性中毒消化系统表现消化道症状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等,是常见症状。口腔卫生较差者,在门齿、犬齿牙龈边缘可见蓝黑色“铅线”。严重时可出现腹绞痛。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腹绞痛是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铅中毒慢性铅中毒病人—铅线(PbS,蓝黑色)铅中毒临床表现慢性中毒血液和造血系统表现可有轻度贫血,多为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卟啉代谢障碍,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其他:Fanconi综合征:伴有氨基酸尿、糖尿、磷酸盐尿。女性患者的月经不调、流产、早产等铅中毒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性红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红细胞。在正常人血片中极少见,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在染色时被沉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胞明显增多,为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点彩红细胞铅中毒点彩红细胞铅中毒正常成熟红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的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胞或其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体积多较大,其染成灰兰色的嗜碱性物质是胞浆中的核糖体,它随着细胞的完全成熟而消失。目前认为嗜多色性红细胞经煌焦油兰染色后即表现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铅中毒网织红细胞的各种形态为晚幼红细胞脱核后至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用煌焦油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后,细胞中有蓝色网状结构。正常值为0.005~0.015(0.5%~1.5%)。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大失血后和贫血得到相应有效治疗后。铅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依据:职业史:确切的铅接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症状;尿铅、δ-ALA、粪卟啉,血点彩和碱粒红细胞增多等;现场职业卫生调查铅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GBZ37-2002):铅吸收: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尿铅≥0.34μmol/L(0.07mg/L)或≥0.48μmol/24h(0.1mg/24h);血铅≥1.9μmol/L(400μg/L);诊断性驱铅实验后尿铅≥1.45μmol/L(0.3mg/L)而3.86μmol/L(0.8mg/L);(依地酸二钠钙1.0g,分二次肌内注射或加入葡萄糖内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建议收集24小时尿液进行测定)处理原则: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或进行驱铅试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铅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GBZ37-2002):轻度中毒:1.血铅量≥2.9μmol/L(0.6mg/L)或尿铅≥0.58μmol/L(0.12mg/L),且具有下列表现之一尿ALA≥61.0μmol/L(8mg/L);FEP≥3.56μmol/L(2mg/L);ZPP≥2.91μmol/L(13.0μg/gHb);腹部有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24h(1mg/24h);处理原则: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铅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GBZ37-2002):中度中毒: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腹绞痛贫血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处理原则: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重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铅麻痹中毒性脑病处理原则:必须调离铅作业,给予积极治疗和休息。铅中毒治疗驱铅治疗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首选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二巯基丁二酸(DMSA)(注意副作用:肾损、微量元素丢失等。)对症治疗腹绞痛时,可静脉给予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等铅中毒预防降低空气中铅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是关键:(铅烟:0.03mg/m3;铅尘:0.05mg/m3)用无毒或低度物代替铅改革工艺: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作业。加强通风控制熔铅温度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职业禁忌症: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肝肾疾病、心血管器质性
本文标题:铅中毒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0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