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A.历史悠久B.外形美观C.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写。【答案】(1)卢沟桥的狮子(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语。(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卢沟桥的狮子(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zhàngzhǎng)得通红,嚷(rāngrǎng)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涨________(zhàngzhǎng)得嚷________(rāngrǎng)道(2)文段写了________的场面。(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县官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县官是一个________的人。(4)满堂的人为什么都慌了?(5)枣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案】(1)zhàng;rǎng(2)枣核在衙门受审(3)神态;语言;心狠手辣(4)因为他们把县官的牙齿给打了下来。(5)枣核给我留下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印象。【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3)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句子分析是神态、语言描写。(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1)zhàng、rǎng(2)枣核在衙门受审(3)神态、语言、心狠手辣(4)因为他们把县官的牙齿给打了下来。(5)枣核给我留下了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印象。【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神态、语言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风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③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1)第①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一下。(2)用“________”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3)枣核学了哪些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犁B.赶驴C.打柴D.蹦高(4)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A.总起全段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答案】(1)爹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3)D(4)B【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是过渡句。故答案为:(1)爹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3)D(4)B【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1)将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一突一突一张一张一翘一翘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2)这段话已用“//”分为了三层,每层各写了什么?请连一连。第一层________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第二层________总写小虾十分有趣。第三层________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答案】(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总写小虾十分有趣。;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2)考查段落与段意的搭配,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这段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从给出的选项中判断。故答案为:(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第一层:总写小虾十分有趣。第二层: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第三层: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虾趣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是多彩多姿!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1)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多选)A.虾颜色的变化B.虾头部的特点C.虾钳足的变化D.虾吃食物的样子(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下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答案】(1)出神入化(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4)群虾嬉戏图【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读完短文就能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4)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图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故答案为:(1)出神入化(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4)群虾嬉戏图【点评】(1)此题考查了对齐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概括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
本文标题: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3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