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年初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分析范文在这一年的教学中,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老师的本职工作。这一年是充实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教学经验有所提高,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也有所提高,并认真的完成上级所布置的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所教的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对七年级生物的几点体会:思想方面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教学工作认真学习、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准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品质培养,能力培养和文化水平的培养并重。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钻研教材这面墙位于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与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课标要求: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第3课加尔文亨利八世中文名:约翰·加尔文外文名:JohnCalvin性别:和我一样国籍:法国定居地:瑞士出生地:瓦兹省生卒:1509年——1564年信仰:基督新教职业:宗教改革家、神学家主要成就:加尔文教派(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代表作:《基督教原理》座右铭:主啊,我心为你而献,敏捷而至诚地!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加尔文宗教改革背景•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③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④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2、加尔文的宗教主张•(1)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3)主张“先定论”(理论核心),宣扬选民或弃民•(4)认为财富是人获得成功的标志,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讲信用等高尚美德;•(5)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探究:阅读教材,总结加尔文的宗教主张,并探讨其进步性。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辩护,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核心内容——“先定论”及其实质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这就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是信仰的唯一根据②都否定教会的权威③主张信仰得救④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3、影响:①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②传播的欧洲其他地区,日内瓦成为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③打击了天主教的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二.英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1.背景:A、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B、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C、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D、导火线------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亨利八世:2.主要内容:(1)1529年以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立法、财政、司法、行政等)(2)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亨利八世画像至尊法案(1534年):首脑: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会议: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必须经过国王的同意。教规:现行教规须经国王指定人员审查。法庭: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保留: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亨利八世:2.主要内容:(1)1529年以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立法、财政、司法、行政等)(2)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3)后来又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一切财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都必须宣誓效忠国王。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标准,进一步巩固宗教改革成果。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的改革(了解)3.结果:①建立起本民族的教会---英国国教会②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4.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⑴领导和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⑵内容: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了民族教会,但改革也不彻底,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体现了英国王权与罗马教权的斗争。⑶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思考: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德国和瑞士的宗教改革相比有何独特之处?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和实质主要派别:路德教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实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神权的政治运动;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有哪些?①政治: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封建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宗教改革也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旗帜;②经济: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的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④文化:宗教改革使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促进了欧洲各国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人文主义文明史观:宗教改革是通过改造落后而专制腐朽的天主教神权统治,来建立适应近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督教新教派,最终实现“教随国定”原则和“宗教宽容”,从而促进基督教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近代化(现代化)史观:宗教改革预示着近代社会的到来.它是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必然要求,从文化思想,政治上冲击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统治,为实现社会转型和近代社会的到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件-(共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4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