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道德_教材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材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一、道德的本质(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总和。善恶评价是由心理和意识来评判的;行为规范包括行为和活动。(二)道德的三层含义: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用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依靠信念、习俗、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行为的调节机制。(三)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及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是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道德意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以及以此建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伦”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道德活动: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非道德行为道德评价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判道德修养,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二)道德的结构: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要求。道德原则,集中反映了社会与阶级的根本要求。从整体上直接回答了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道德原则是人们对待各种社会关系的宗的行为善恶准则;道德规范,人们对待某一种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善恶准则;道德范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反映和概括人类的道德的各种现象及其特征关系、方面的本质的概念;狭义:反映和概括道德的主要本质的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的,并需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三个主要特征:必须是反映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它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随时随地指挥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道德的特点:相对独立性,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道德的自身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全人类性和批判继承性。道德的作用:1.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2.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3.对人们行为的教育作用;4.对经济基础的巩固作用。第二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章要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他决定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面对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化为自己的人生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能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大改革、大开放人类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各种精神文化大量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纷然杂陈,以不同的形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能否“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顶住冲击,坚定信念,关键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地认识世界,积极地对待人生,正确地实现我们价值。一、科学地认识世界科学的实践观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改变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明确地将生产实践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分开来,同时把生产实践看作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最本质的规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即辩证又唯物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问题;在它看来客观世界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由于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不断改变原来的面貌,成为“人化自然”,成为社会化自然,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将实践看作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活动,因而就找到了联结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在实践的基础上,思维和存在得到了唯物论的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还体现在它以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根本原则和精髓;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首先是因为它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客观真理性不仅在于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革命实践反复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还在于它始终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根本原则和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样也是科学的实践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要求人们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就必然要求对事物、现实采取革命的和批判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革命性,这种革命性和它的科学性、真理性是一致的。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认识世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而要求我们看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确立辩证的思维方法,关键是要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具有过程性和方向性特点,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矛盾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所谓矛盾是指客观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应以一种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矛盾,应善于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结构、层次和条件。二、积极地对待人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能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一个人想要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必须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下,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积极地对待人生。(一)、怎样理解人生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人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生内容概括地说,最基本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生的基本内容决定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生活过程,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公与私,名与利,荣与辱,苦与乐,生与死等矛盾,都是人生历程中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人生领域充满矛盾,人生就是在生理的社会的众多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矛盾性是人生的基本特征;主体性是人生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主体性表明人是自己生活的拥有者和表现者,表明人作为主体,有自己的主见,能主体支配自己的行动,能主导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生活的道路和目标,并能主动地去创造生活,还能有自己独特的人性和人格;社会性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特征,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同社会生活保持协调关系。(二)、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基本观点,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都是人生观的特殊方面或具体表现,总的来说,人生观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生的意义,即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怎样生活才算值得;二是人生的价值,人生最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三是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根本态度,也包括处事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做人的标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应该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为了正确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和增进人民物质文化福利做贡献,最主要的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把正确的人生观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进步的、科学的人生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舵手。人生观决定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制约着实现人生价值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理解的深度。人生观对于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三)、人生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的,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观包含人生观的基本要素。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联系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一定的人生观总是这样或那样地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区别又明确昭示我们,世界观与人生观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存在这样相矛盾的情形,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但人生观不一定是正确的,积极的,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人,其人生观不一定就是完全不正确的,消极的。(四)、树立和坚持为人名服务的人生观深入持久地开展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教育,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意义,就能够帮助人们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主要有两种人生观,一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对于干部,应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对于广大职工,应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坚决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特别要强调做好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三、正确地实现价值价值观是人生观的一种根本看法,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需要以及如何满足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与世界观、人生观并提的价值观,是对什么最重要、最尊贵、最值得人们去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们会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同,人们对人生价值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一)、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与人生观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的社会存在是作为价值的存在,这种价值存在就人类来说,在于在整个宇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个体来说,在于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人生价值正是这种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就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包括自然、社会和他人的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质和积极含义。人生价值是由两个相对联系的方面构成。其一是主体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人生自我价值社会化和普遍化得过程,即人生价值的创造过程;其二是社会对主体个人的主观性和行为的肯定满足,它体现着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主体性社会地位和存在意义,即人生价值的享受过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才构成人生价值的全部内涵。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而持有的基本观点和观念。如人如何对待人生?怎样确立人生的目的?怎样选择人生的道路?怎样评价人生的意义?这些关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和评价,都包含一定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价值心理,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一、价值心理,它是价值观最低层次的要素,是主体内在结构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直接生发出的心理活动,具有自发性等特点;二、价值认识,它是以价值关系为对象客体的认识,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三、价值评价,它是价值观的核心要素,决定着人们对价值关系选择取舍的意向和态度。(二)、人生的意义
本文标题: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道德_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6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