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山东省日照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doc
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1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2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霎(shà)时躯壳(qiào)哂(shěn)笑锋芒毕露(lòu)B慰藉(jí)告罄(qìn)炽(chì)痛气冲斗(dǒu)牛C把(bǎ)玩遒劲(jìn)稽(jī)首锲(qiè)而不舍D窥伺(sì)掺和(huo)庇(bì)护浑身解(xiè)数参考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语音拼读的题型。掌握常用的汉字及其拼音,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的读音,如“堤.坝”;同音字的区别,还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A露.读音为lù;B“慰藉”中“藉”读jiè;“告罄”中“罄”读qìng;C“遒劲”中“劲”读jìng;“稽”..读音为qǐ。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攫取殒落相形见绌翻来覆去B隐秘凛冽鸦雀无声人情练达C恣雎销蚀张皇失措一返既往D烦躁藻饰眼花瞭乱粗制滥造参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重点要关注词语中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本题,A项“殒落”应为“陨落”;C项“恣雎”应为“恣睢”;D项“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B.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D。“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权都奉献给你。”参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问号改成逗号;C第一个句号应为逗号;D第一个逗号在引号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2015年世界会怎么样。”德国柏林学者夫罗里扬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今世界越来越认同的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也会好。B.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何况..恬淡、和平、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C.4月13日,某地客车侧翻,导致3人死亡,5人重伤。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地紧急抢救,受伤最重的小女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D.近些年来,作为加害国的日本,总有一些人不顾事实,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早有定论的历史品头论足....,尤其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势力。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词语或成语用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语意不明,对象与范围失当;(2)望文生义;(3)感情色彩失当;(4)重复累赘。本题,B项何况:用于后一分句句首,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用于陈述句,表示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根据语境,本句应用“况且”;C项“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为褒义词,用此不妥。D项“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用此不妥。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B.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C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1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D.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6级,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主谓不一致、语序不当等。A项搭配不当,“装备的质量”不能“加大”。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所致”;D项“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歧义。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要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提供政治借鉴。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A项中《资治通鉴》是编年体;C项中“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有误,应为“举人有资格参加全国考试---会试,录取者还要通过“殿试”分出等级”;D项中“陟罚臧否”中“陟”是奖励。7.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A.《三国演义》中刘备派诸葛亮过江东连吴抗曹,诸葛亮吟涌《铜雀台赋》智激周瑜,打消了周瑜投降曹操的念头,并舌战群儒完成了连吴抗曹的任务。B.《五猖会》描述了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名人传》中的三位主人公为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精力,但也经历了人的种种磨难。例如米开朗琪罗就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整开除了教籍D.简·爱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大胆冲破世俗的观念与自己的东家罗切斯特结婚。婚后由于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出现,她毅然离开了心爱的人远走他乡。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A项中“打消了周瑜投降曹操的念头”不当;C项中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整开除了教籍的是托尔斯泰;D项中简·爱并没有和罗切斯特结婚。8.5月4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A.快下来!真没素质!B.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C.你好!红军战士需要我们尊重,请不要踩在上面拍照。D.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口语交际。A项中没有礼貌用语,不得体;B项口气生硬;C项正确,既有尊称,又有理由;D项语气过于强硬。9.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③所以有《说文》《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他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④①②⑤③C.①②⑤③④⑥D.⑥②⑤④①③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列,这个题的优点是给出选项进行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把四个选项依次比较,选出其中最为通顺、连贯的一个选项,当然这是最后的一个方案,我们首先可以自行对句子进行排序,然后把自己排列是顺序与选项进行对照,这样更加便捷迅速。句子排序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出第一句,经过比较,第⑥句应为第一句,由此不难判断。二、(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显。高碳不仅加剧气候变暖,而且与污染有强相关性。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光讲发展是不够的,还要讲发展方式、选好发展路径。如果中西部地区沿袭东部一些地区过去的发展路径,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更高碳。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转向低碳发展已刻不容缓。②从能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近10吨标准煤;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是5吨标准煤左右。两类国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还不止一倍。一些人经常以美国的发展为标准,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4个地球才能养活人类。所以,美国这种高能耗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广的。对我国来说,控制总量,坚持高效、洁净、低碳,是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低碳能源“三匹马”,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惟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③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19.1%,2014年碳强度下降5%;工业余热替代北方传统供暖规模试点成功;低碳城市试点初见成效;等等。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更理性、质量效益更高。所以,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低碳发展之路可以通向现代化。低碳发展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④事实上,低碳发展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形成低碳社会。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低碳“细胞”,包括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乡村、低碳家庭等。如果每个“细胞”都能达到低碳水平,就会带来社会治理、公民素质、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非常重大。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也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国。废弃物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低碳社会中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能不能实现,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很大关系。所以,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人人参与。⑤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转向绿色低碳发展。这是一个总趋势,也可以说是一场竞赛。在这场竞赛中,我国不能落伍,而必须尽快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切实迈向生态文明。(选自2015年04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0.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B.走低碳发展之路,就可以通向现代化。C.低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形成低碳社会。D.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人人参与。参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概括论点的能力。辨识概括论点是解读议论文的第一步,也是议论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论点集中在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考生可根椐不同情况做具体分析。如果前后意思想相同,表达不同。一般以前面的作为中心论点。本题为第一段提出论点。11.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从高碳发展加剧气候变暖、污染环境说起,从而引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努力转向低碳发展,语言简明,有较强的说服力。B.本文思路清晰,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合国外、国内的现实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论点。C.第②段例举了两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耗的事实,并结合我国进行了比较论述,从而证明中国不能模仿美国的高耗能发展模式。D.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我国将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利用,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种题型,考生将选项,逐一代入文本中对比检验。本题D项,“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与第④段中“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
本文标题:山东省日照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0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