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对“反规划”理解
浅谈对“反规划”的理解田一木MFA什么是“反规划”•“反规划”是应对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俞孔坚、李迪华,2002,2003)。“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不是简单的“绿地优先”,也不是不规划,更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的系统的景观规划途径,是在规划程序上实现逆向的规划过程。•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应对策略。反规划和传统规划的区别•①目的不同:•“反规划”以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建立在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分析基础上,以维护这些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的。•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把绿地作为实现“理想”城市形态和阻止城市扩展的“工事”,而绿地本身的存在与土地生态过程缺乏内在联系。•②次序不同:“反规划”是主动的优先规划。•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被动的滞后的。•③功能不同:•“反规划”是综合的。•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单一功能的。•④形式不同:•“反规划”是系统的网络。•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零碎的。反规划包含的内容•第一、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问题的一种反思;•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第四、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俞孔坚----反规划将是唯一的出路•俞孔坚,浙江金华人,生于1963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是中国首位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3~1995年任教哈佛大学;•1995~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1997年回国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事业,创立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设计思想•俞孔坚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得国际声誉;•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俞孔坚对破坏生态、缺乏人文的“城市化妆运动”的批判、他的生态人文理念,挽救了大地母亲上的一条又条的河流、一处又一处的文化遗产。•俞孔坚在材料选择上表现了节约的思想,以用尽量少的东西来做尽可能好的景观的“4R”理念进行创作。•俞孔坚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身设计语言的重复,这在很多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生态思想。设计思想设计是什么,什么是设计,回到土地就是设计的全部含义。只要是回到土地的设计必然是优秀的作品,同时真正优秀的作品也一定是回到土地的设计。——俞孔坚上海后滩公园黄岩永宁公园中山岐江公园中山岐江公园中山岐江公园中山岐江公园浙江台州永宁公园浙江台州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反思中国城市状态•城市的扩张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同时认识到,土地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有结构的,不同的空间构型和格局,有不同的生态功能。所以,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决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质的问题。传统城市规划出现的问题•1999年的《北京宪章》中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作“混乱的城市化”时代。•我们习惯于采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结果,只能使城市的整体生存状态日趋恶化。•当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时,以计划经济为前提的传统规划途径存在的合理性何在?•近期规划则试图从当前的可确定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制定可操作的近期实施规划,以便克服总体规划往往远离现实、不可操作的弊端。打破传统的反规划•“反规划”则正是在吸取众多仁人志士的探索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条解决中国“非常发展时期”的一条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它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上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上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生命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对理性发展规划方法论的质疑•理性并没有错,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理性的规划过程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传统发展规划将理性建立在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上,城市的空间格局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空中楼阁。而“反规划”则将理性建立在确定的土地生命和自然系统之上,作为城市母体的自然的山水、自然的过程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知的或至少不是“随意的”,也非假设的,建立在生命土地的过程和格局基础上的城市是坚实而有生机的。感想•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读史使人明智”。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景观专业学生,就必须首先对于景观学科的发展史,中外园林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当然,如果我们要求这个世界上每一寸土地都变成五千年前的那个样子:大自然的风光,成群的牛羊,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现在享受到的一切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是不能够被抹杀的。城市形态也必将存在并继续发展下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宜居的城市环境。感想•像彼得沃克这样级别的大师,他做出来的设计可能在美国更容易被美国政府采纳。一方面因为毕竟彼得沃克名声在外,声名显赫。而且他的设计也确实很好。另一方面,可能在美国下级城市的规划很少会受到上级政府的支配或者干预。这应该跟行政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可能不会像中国的官员那样,做什么追求的都是政绩,政绩工程太多。这也跟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后做设计,必然会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是也会显得很无助。政府的干预太多了,然后设计师就变成了绘图师。“反规划”任重道远•“反规划”是一种系统的规划途径,它基于前人丰富的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当下规划方法论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提出的,以应对疾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不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任何离开当下中国背景来讨论“反规划”用语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都是毫无意义的。谢谢!
本文标题:浅谈对“反规划”理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2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