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
浅析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班级城规1102班姓名王武倩学号1915110424指导老师戚智勇日期2014.5.1浅析生态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班级城规1102班学号1915110424姓名王武倩摘要: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本文对于乌镇现状的一些分析得出乌镇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劣势提出几点建议,探讨乌镇的远期规划,最后对乌镇进行总结和思考。关键词:旅游乌镇规划反思正文:一.乌镇现状简介:1.简介: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有6000余年的历史,以其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之一,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风景秀美,水街环绕,民风淳朴,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2.区位分析: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位于长三角地带,杭嘉湖平原腹地,接湖州市,北连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处。同时位于于上海经济圈、太湖经济圈、杭州经济圈的重合地带,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3.交通分析: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周边有杭宁、沪杭,申嘉杭、申嘉湖等高速,使得杭州、上海、宁波、苏州、南京距离乌镇均在2.5小时车程内,交通位置十分优越。便捷的交通,给乌镇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也给乌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4.周边环境分析:乌镇处在长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受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辐射,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且周边有许多类似的旅游景区,如周庄、同里、南浔、西塘等水乡古镇,这样一个旅游片区,形成聚集效应,打响了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名气,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相比单独存在更加巨大。5.资源优势分析:①.文化资源。多个文化遗址,如:谭家湾遗址、马家滨文化、修真观、六朝遗胜、慈云寺、石佛寺,茅盾故居等等。人文活动,如:茅盾故乡,桐乡花鼓戏、皮影戏等民间演艺,江南水乡狂欢节等节庆,城隍庙会等集会。②.旅游商品。姑嫂饼、三珍斋鸭、乌镇羊肉、熏豆茶、杭白菊等地方饮食,小湖羊蚕茧,鱼等农产品,杭白菊等中草药制品,还有当地蜡染雕刻等手工艺品。③.自然资源。唐代银杏等古树,杭白菊等中药材,秀美的自然湖泊风光,“人家尽枕河”的独特居住景观。④.建筑。传统的明清砖木式建筑,门窗雕花精美,古朴沧桑。代表建筑有:林家铺子、宋家厅,张同仁宅、茅盾故居、翰林第等。水系丰富因而桥梁众多,建筑多傍建在水上,称为“水阁”,荡一叶小船从街巷中穿过,尽览江南水乡的柔美恬静。6.主要景点分析:乌镇被市河分为东西两栅,东栅作为游览区,主要功能为旅游观光,分布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江南百床馆,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馆,木雕陈列馆,钱币馆,茅盾故居,汇源当铺等。旅游线路为回形,单程不重复,旅游路线明确。西栅打造商务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西栅街区秉承“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重塑历史街区功能”的理念,相对一期保护开发工程,二期西栅景区的保护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相对东栅的纯粹观光,西栅给游人提供了参与进来的机会,融合现代观光度假体验休闲的功能,在旧建筑的外壳里注入了酒吧,咖啡厅等新元素,更能符合新时代旅游的趋势。7.现状优势劣势分析。①.优势。[1].文化。乌镇具有1300多年建镇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些历史传统表现在丰富的人文遗产,保存完好的极具特色的枕水式民居,众多的手工艺品,美食特产,这些都是对外来游客的极大吸引点。[2].便捷的交通和绝佳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紧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为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提供前提条件。[3].政府的大力扶持。居于江南四大水乡之首的乌镇倍受重视,上级政府多次颁布乌镇保护规划,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现已对乌镇进行精心规划,大力推进乌镇旅游业发展。[4].高度的知名度。曾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2005年度魅力古镇等诸多殊荣,在海内外游客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②.劣势。[1].周边古镇众多,与周庄、西塘、南浔等旅游产品和形式雷同,特色不够鲜明。[2].东栅景区以观光为主,缺乏群众参与,趣味感不足。[3].部分景区商业化过度,部分景区过于淳朴,脱节严重,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值得深思。[4].客源主要为长三角周边,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游客较少。针对这些优势和劣势,我提出几点我的建议:1.开发特色旅游专题,增加游客参与景点。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旅游方式,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要参与到其中,比如提供旅游产品,开设家庭旅馆,增开群众参与式手工制作,增加民俗表演项目等,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2.针对不同旅客,采取不同游览方式,开辟多套旅行线路,满足大众需求。如,针对商业人士,蜜月情侣,在校学生,家庭团队等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旅行线路,实现旅游的针对性,多元性,丰富性。3.开发与保护并重,平衡好商业化和本土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实现景区旅游业与文化保护双赢。4.分散的旅游景点,雷同的旅游产品和创意无疑会拉低整体水平,互相竞争,成一盘散沙。可考虑使乌镇与周边水乡联合,各个水乡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旅游业共同策划,组合形成不同旅行线路,打造江南水乡体系,形成聚集效应。5.在电视、网络上进行宣传,还可以与影视和广告相结合,成为拍摄基地、取景点,增加知名度。二.乌镇远期规划1.规划介绍乌镇现有东西两栅,为市河分隔成两片区,政府现已对其做出更长远的规划,将乌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栅,每一片区承担功能均不相同,旨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正在实施阶段,南栅计划在2015年竣工。下为部分乌镇近期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框架要求:①实行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在规划期内重点对东西南北四栅传统水乡风貌地区进行保护,保护以黑,白,灰和木板刷桐油为特点的古镇色彩基调,以及以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沿河呈线形发展的整齐,笔直的古镇空间形态格局,对新老城镇发展轴交汇处等破坏古镇肌理的地区,市河两岸地区进行重点风貌整治,对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采取一般保护和环境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保护模式.②通过节点,轴线和区域三个层次空间上的相互联系,组构乌镇古镇传统空间格局.节点:(1)自然景观类:河道,港湾,古树等(2)建筑物类:寺观,民居,厅堂,茶楼,船湾,弄巷等;(3)构筑物类:古桥,河埠,门券,牌坊等.轴线:乌镇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四街三河二路的轴线体系:(1)四街三河历史发展轴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沿市河,西市河,东市河呈十字型分布并形成东西南北四栅的水乡特色风貌轴;(2)二路现代城镇发展轴线:在水陆交通被公路交通替代的今天,子夜路和隆源路成为城镇的主要轴线,也是游客进入和游览古镇最便捷的通道.区域:乌镇中市处于东西南北四轴的交汇之地,是乌镇最重要的中心历史街区.以此为枢纽,向东,西,南,北四栅延伸形成四处各具风貌特色的传统街区.③构筑系统,形成整体性的古镇风貌格局,展示古镇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抓住名人文化,水乡风貌,传统民俗三条线索,使乌镇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现.名人文化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重点对茅盾,夏同善故居及其与之相关的书院,学堂等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重点保护,整治,整理,挖掘或恢复与沈约,裴休,陈与义等历史名人相关的六朝遗胜,唐代银杏等古迹和南轩,三友亭,丞相裴休府,沈约故居,昭明书馆等历史遗存.水乡风貌线:通过对东,西,南,北四栅历史地段原汁原味的风貌保护与整治,体现普通古朴又独具特色的水乡古镇风情.传统民俗线:在现状修真观戏台,东栅徐家厅等作为展示乌镇传统民俗的舞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利用传统厅堂,民居建筑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和民俗馆系列,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展示融合起来,多层面,多视角的展现乌镇的地方文化.规划将乌镇建成四个不同片区:西栅以商务休闲为主,结合已形成的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资源,打造成以商务会谈,企业交流等为主题的高端商务休闲区。东栅以原味民俗为主,融合了民俗表演,民俗展览的原汁原味的乌镇老街。南栅以欢乐水肆为主,以水上市场,虚拟清明街市为特色的市井主题体验区。北栅以创意民俗为主,以艺术工坊、民俗手工作坊、动漫展演为主的创意集聚区。四个片区的连接点为中市,作为繁华市镇,综合旅游服务和特色夜市,聚集四方人气的核心市镇。新的规划使乌镇分区明确,极具特色,具有同其他国际旅游景点的竞争力。三.总结与反思。中国的传统古镇千千万,如何在如此多的旅游景区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是一件值得深入挖掘和思考的。乌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类条件,使得它轻易获得众多殊荣和游客们的青睐。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未经过开发的乌镇古貌更加让人神往还是充斥现代化元素的乌镇更有吸引力?开发与保护本来就是两个矛盾的东西。桐乡的发展,大部分靠乌镇的旅游业来带动,要想刺激游客消费,就必须开发出更多更有新意的产品和项目,对于发展而言,当然是需要对乌镇进行开发,这样才能提高乌镇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原始古朴的老镇是有味道,但是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迫在眉睫,然而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枕水古镇,国家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乌镇,本身最好是对它进行修复保护,尽量少的开放给游人的,对于这两个都得兼顾的点而言,我们对乌镇的开发,只能是对于重点要保护的地区不能动,一般性要求保护的地区适度开发,尽量做到旅游业和保护双赢的局面。然而对于这个点的把握是很难的,这杆秤稍微偏离,可能景区就像凤凰古镇那样过度商业化,古镇味道就变了,对于这点,我只能说需要万分小心,谨慎拿捏,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蒙蔽双眼,要为长远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可持续发展。对于乌镇今天的成功,获得众多赞美,我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是它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对于江南水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乌镇是典型的水乡,这种奇特的枕水式建筑形式,是建筑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宁静恬淡又悠闲的生活缩影,人们看惯都市繁华和喧嚣,内心无比向往这样的生活,这是一个持久的巨大的吸引力。其次是建筑的形式,砖木式建筑充满历史沧桑感,青石板路,狭窄的街巷,建筑在空间上的尺度恰如其分的印证了古镇给我们的印象和记忆。再次是游线和节点布置,不同于现代城镇方格网式的道路布局和圈定死的直线街道,乌镇的街道弯弯曲曲,自然又富有生活气息,房屋和道路是沿着河流延伸的,流动的河水给街道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有河流便有桥,桥点缀了河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沿河流线型的道路系统穿插上古树和石桥等节点的点缀,使古镇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千百年的古镇经久不衰,应该就是靠着这些水道吧,然而现代的无疑对冲击着古镇的发展威胁古镇的生命,历史上,古镇靠着河流成市慢慢发展而来,因为当时陆运交通不甚发达,全靠水运,来往的船只带来商业发展河道是乌镇的生命线,而现在陆运交通的发达,慢慢侵蚀着古镇的边缘地带,人们不再靠水生活,古镇也不再向外扩散,走向衰败,我很担心总有一天,人们会搬离这个闭塞又拥挤的地方,那一天乌镇将何去何从?到那时我们保护的只是一个躯壳,没有了灵魂。像乌镇这样的生态旅游小镇还有许多,它们将来的发展方向,能不能健康发展全取决于我们规划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长远的目光以及历史责任感,用心做好每一个规划,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使命。参考资料:[1].《桐乡市乌镇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第八条[2].百度百科—乌镇、乌镇东栅、乌镇西栅[3].《乌镇国际旅游区概念规划》
本文标题:浅谈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3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