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纲(150分)1、孔子的正名思想(名简)孔子认为:制止“邪说暴行”必须恢复周礼周礼的权威肯定宗法等级,而其要害就是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有正名才能挽秩序崩溃、促周礼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用刑罚、止邪说暴行。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目的: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他对周礼有一定的发展,这就是他说的对周礼的“损益”。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和发展表现在:1)、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使其规范、明确、理论化;2)、强调道德教化,其提出的与政令刑法相辅而行的礼制德化的两手办法,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手段;3)、孔子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此思想是他对周礼补充和发展的另一点;4)、对周礼再一个补充和发展就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用德化充实加强礼的内容,而仁就是德化的具体内容。2、孔子的认识论思想:先验论。名词或简答▲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验论的鼓吹者,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孔子认为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他的这种关于仁的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的特点,又是以仁的先验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仁的德性和认识具有先验性。▲孔子关于仁的先验论的思想,以后为孟轲所继承和发挥。▲孔子还肯定有“学而知之”的人,一个人要学习知识就要取得直接经验,也要善于吸取他人传授的间接经验。3、孔子的天命论(信命任命)名词解释孔子虽然没有把填描绘成能直接发号施令的主宰,而把天的人格神的外貌去掉了,但却保留着天具有最高意志能主宰一切的权威,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否定了事物具有本身内在的规律,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他对人的努力也给予一定地位,经过努力可以符合天命。4、“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是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老死不相往来”,表面上处处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守柔处下,少私寡欲,像初生的婴儿那样。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现实斗争中保全自己的生命,无忧无虑。5、老子的认识论:神秘主义认识论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是“无”,从认识论上排斥“感性认识”,主张“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在他看来,世界万物都同出于“道”,都是“道”的体现。一句话就是去掉事物各自具有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抽象的“一”,即“道”。他对知识采取否定态度,无追求,无作为,达到精神上的彻底解放和最高境界。6、墨子社会政治思想:兼爱简答▲兼爱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其为具体内容的。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局面。墨子讲他的兼爱也成为仁、义,他说“兼即仁矣、义矣”,但所谓的仁义是注重效果,以利人为具体内容,即让人得利。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非攻提倡非攻,但不笼统反对一切战争。(有道伐无道叫做“诛”区别于“功”应支持。)▲尚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尚同统一标准,统一是非。▲节葬、非乐从功利主义出发,提倡“节葬”反对“厚葬”,以同样的理由提出“非乐”。▲对墨子的评价墨子的“兼爱”思想起到了调节阶级矛盾的作用,他所要求的是,小生产者能温饱安居,希望王公大人实行兼爱。他维护等级制度,因此在客观上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有利。7、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治”理论,提出“仁政”学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针对“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提出的。“井田制”——国家把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即所谓“分田制禄”,然后有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孟子希望以此限制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同时束缚农民,使他们“死徒无出乡”,他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倡导国家减赋税,农民“不违农时”耕种土地。这种重视生产,主张给百姓生活上满足的思想,对于当时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封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服人”统治者不应该把“利”放在首位,必须把“仁”、“义”放在第一位,“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这是从理论上为封建主义统治的合理性做论证。▲进步意义: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如他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8、良知和良能——孟子认为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备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找回放弃掉的天赋本性即可,也就是“尽心”也就是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做到“尽心”。▲评价: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理性思维的作用,同时宣扬了宿命论。他认为,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天赋的,一切主观努力,都是为了如何不违背“天命”,而能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果,从知识才能看来,认为人生来就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9、管子精气说——他们把“道”也叫做“精”,而“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下至五谷,上至列星,世间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他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管子》四篇认为,“道”和具体事务的属性“德”是无间的,不不能截然分开。《管子》四篇还认为,精神、智慧也是“道”或“精气”构成的,他居住在人的身体中就产生精神、智慧。▲评价:理论上有很大漏洞,它保留了精神不灭的神秘主义,可导致“形”、“神”二元论。10、逍遥游的人身观,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简答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有待)和自身肉体的束缚(有己),所以要达到“无己”就要“坐忘”忘掉一切,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彻底的自由,也就是恢复了人所谓的天然“本性”。▲评价: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用仁义等道德说教欺骗人命的虚伪性。11、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简答论述)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取消客观事物的是非差别,排斥人的认识的可能和必要,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他根本取消了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其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看,彼也是此次也是彼,没有确定界线。▲他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总之,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一切都是随主观转移的,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什么都一样,根本否的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庄子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是非争斗?1)、随声附和,以求在复杂的斗争中保全自己;2)、调和是非,不分是非,听其自然。▲他否定认识的可能和必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认为: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没有任何感觉器官的,不分是非,无知无觉,无思无虑,混沌一团。12、《易传》中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基本观念是“变”,充分肯定变革的作用。《易传》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有阴阳、刚柔、动静这些对立避面的消长、交感、相摩、相荡引起的。他们认为,“易”的整个体系就是一层层的分化为两个对立面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对立两方面相互转化的关系,透露了他们认为事物发展不可穷尽的辩证思想。▲《易传》还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的,逐渐积累形成巨大的变化。“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提醒统治者要注意对立两方的转化关系。▲评价:易传中所讲的变化、发展,大部分抽象的,有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只有一部分是有朴素辩证法上的意义。而且由于受到他解释神秘主义八卦体系的局限,就是这一部分辩证法思想也被其体系所扼杀。13、荀子社会政治历史观(思想):1)、礼义:规制;2)、别分:等级;3)、积极看待人民的作用;4)、为统治阶级服务。▲他认为,人身来就有物质欲望,如果无度就会发生争夺。统治者为了防止争夺、混乱,制定礼义、法度等社会政治制度。把“礼”等政治制度看成想检验尺寸的法度,中心内容是“分”“别”,即区别贵贱、贫富、长幼等等级。▲分别:不是完全按照宗族血统建立的世袭等级制,是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王公大夫的子孙如不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只能当百姓;百姓的子孙如努力积累学识,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也可当卿相大夫。此思想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在他看来法应是根据礼的标准制定的。▲他认为:人区别于其他的物或物类,人是有组织的群,人能够“分”,即有等级区分和职业分工。只有建立起这种社会等级制度,社会才能治理好,地主阶级才能通知稳固。▲评价:荀子从历史的教训中,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下层人民的作用,“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这些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阶级地位的局限,他的整个历史观,仍然是唯心和形而上学的,目的是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是为封建统治的等级制度,剥削制度的合理性作理论论证。14、荀子的认识论和逻辑思维:荀子按照其唯物主义自然观,明确提出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是后天获得的。▲他反对天赋观念的“生而知之”,反对主观内求的“良知”、“良能”。▲他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1)、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接触,获得初步认识。他十分重视这种与客观事物接触的实际活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2)、仅凭感官得到的初步认识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心”的思维作用,才能加以分类区别真伪,“心”的认识作用深于感官的认识,他统帅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荀子称“心有征知”“征”就是检验。“心”的“征知”不能脱离感性认识,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评价: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灵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这对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他又不免过于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了“心”对感官的统帅作用,表现出唯物主义为理论的倾向。15、韩非(名词)——韩国人,280-233,法家学说的总结者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著作《韩非子》。他的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建立统一封建专制政权的要求。政治上:主张通过暴力、战争统一政权;经济上主张“重农”;思想上主张排斥各种矛盾抵触的学说,确立统一思想;认识论上注重参验,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的许多主张以后都为秦始皇采用,成为其统治的理论基础。16、董仲舒——西汉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全部哲学思想都是为汉王朝的统治创立理论上的根据。思想:大一统的思想。政治上倡导“尊君”;思想上倡导“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一统”是古今社会共同的要求,为了巩固一统,在政治上必须推行君主的专制统治,必须“尊君”即建立君主的权威,“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主的意志是绝对的,所以必须强中央集权。▲要求统治者采取德治和法治两手,并着重用封建仁义道德去教化人民。(名词解释以下可不答)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提出“限民名田”的主张。为了统一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定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因此取得了意识形态中主流派的正统地位。17、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著作《论衡》。唯物主义自然观,无神论思想。▲主要思想:王充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武器,对建立在天人感应目的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等谶纬迷信进行了尖锐批评,发展了无神论思想。▲主要观点:对“君权神授”进行公开挑战。1)、批“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论说,人君喜怒能影响气候的寒温,“人君喜则温,人君怒则寒”。王充认为寒来暑往是自然规律,根本与人君喜怒无关。2)、批“谴告”:灾异和人生病一样,都是自然现象,与政治无关,灾异现象的背后没有神秘的主宰,他进一步从政治上揭露“谴告”说,由于统治者政治上的没落、腐败,因而制造出“谴告”说。3)、批“迷信”:王充对于一般的社会迷信如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3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