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合唱发展史中世纪欧洲合唱•中世纪前期的西方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是由于古希腊的音乐史料存留下来的极少,人们通常又把中世纪作为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起点。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大约从公元5世纪至14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在中世纪的前期,西方音乐呈现出基督教音乐一花独放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是以教堂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单音音乐。•公元5世纪与6世纪,原西罗马帝国领地屡经战乱,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罗马教皇软弱无力,教会所属各地区的礼拜仪式和圣咏音乐也各自发展,形成各具风格的派别.礼拜仪式和仪式音乐的不统一,影响到信仰的一致性。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Antiphonarium),称为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圣咏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圣咏风格1)诵经祈祷(Devotional)这是平调,半唱半念的朗诵风格。基本上没有旋律。2)礼仪歌曲:(Macramental)风格庄重,增加了旋律性.分三类:音节歌、纽姆歌和花唱.–音节式:(Syllabic)–4445444356sur-rex-itDo-mi-nusdese-pul-cro–纽姆式:(Neumatic)–243446554434224554456565–Re---ve-la-be-turgro-ri-aDo--mi-no4542–花唱式:(Melismatic)–12224454345565442544123422•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二)早期复调合唱音乐形式•7世纪初,在天主教会中就有些僧侣音乐家对在格列高利圣咏上加上另一声部的伴奏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试验。这就出现了复调音乐。但实际使用复音音乐是在9世纪。1)“奥尔加农”(Organum)复音音乐开始•公元9世纪,一些僧侣音乐家尝试在格列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这一变化,就把格列高利圣咏的单音音乐变成了复音音乐。这种简单的复音形式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也有人译为平行调)。•奥尔加农产生于法国的利摩日,并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数演唱对答吟唱赞美诗和特定弥撒部分的技术高音的歌手所演唱。最初的奥尔加农多为二声部,它在巴黎圣母院发展到了最高水平。在那里,第三、甚至第四声部被增加到原来的单旋律圣歌上。•奥尔加农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圣母院的乐师雷翁南(Leoninus,生活于12世纪),他曾创作了大量的奥尔加农,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为《奥尔加农总集》,是按天主教全年节日创作的,全部歌曲皆属于二声部花腔式的奥尔加农(1)平行奥尔加农”(Organum)•67||6||654||6||55Nosquivivimus-Dobenedicimusmi-numexhocetiunc•23||2||21b7||2||11(2)斜向奥尔加农”(Organum)•123455’665423•Rexcoe-liDo-mi-neMA-RISun-di-so–ni•111122332123(3)自由奥尔加农”(Organum)•11世纪末、12世纪初出现。•1654547655•Allelu-ia•1234565455(4)装饰性奥尔加农•12世纪初在主声部的一些音上加上华彩。原来的圣咏退居到下方位子,而且每个音都拖长以与上方相配合。像持续音,为多声部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223434322456656531||2||2)“笛斯康都”(Discantus)•到了11世纪末,有些僧侣音乐家又尝试与圣咏反向的旋律加入,反向进行被肯定以后,复音音乐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就产生了,这就是“笛斯康都”(Discantus,也有人译为“反行调”)•特点:•1)笛斯康都以反向进行为原则,容许声部交错,并允许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使旋律更加华丽。它多用于教会歌曲,主旋律多采用弥撒曲和每日祈祷经文中的旋律。•2)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这是与奥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的区别.•3.20|43217|6.70|•1.20|21220|1.70|圣母院乐派•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复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世纪出自这里的复调音乐数量最多,复调也在这里得到最广泛最复杂的运用,音高和节奏的记谱也是最完善和准确。•圣母院的文献手稿现一部分存于德国北部沃尔芬布特的杜卡图书馆,更多另一部分存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著名的作曲家:•莱奥南(Leonin,1135——1200),•佩罗坦(Perotin。活动于1200期间)他创作一批三至四声部的复调作品。•随着声部的增加,声部的协调更为重要,声部见要求更加清晰和系统的组织方式,句段结构变得短小,但音的纵向结合更丰富,这导致了和声关系的复杂化。•圣母院的复调主要有两种风格特征,即华丽装饰奥加农和节奏规整的第斯康特。常常把两者混合使用,形成两种风格对比的音乐。3)孔杜克图斯(Conducuts)•12,13世纪还流行一种被称为孔杜克图斯(Conducuts),的体裁形式,它既是单声歌曲,也是复调歌曲。特点:主旋律都由作曲家自由创作,打破了过去多声部主旋律一贯使用圣咏的模式;二度、七度等不协和的音程较多的出现,三度变为重要的音程,所有声部节奏相同,因而节拍更加规范,世俗的内容(包括政治,道德和历史等内容)出现在歌词中。经文歌•经文歌成为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复调体裁。13世纪以巴黎为中心,很快整个欧洲模仿巴黎,三声部经文歌成为复调的标准样式。No9•经文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但从第斯康特到经文歌中间有一重要环节,既克劳苏拉(Clausula)4)克劳苏拉(Clausulae)•克劳苏拉(Clausulae)原意是“句子、段子”礼拜音乐中的一个片段。•目的:为了在特定的情况下,在礼拜中用来代同样圣咏的单声片段,或者替换建立在同样圣咏片段的其他复调片段。所以它们被单独创作,按礼拜程式的顺序编集在一起。后成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13世纪成为经文个的前身。No8•克劳苏拉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重要后果,作者从圣咏中择出一个片段,对之进行不同的加工,圣咏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圣咏被作为一种创作的材料,它不再是礼拜的作用,服从理性安排,具有艺术的目的。(三)复调合唱歌曲(Polyphoniconductus)和经文歌(Motet)。•13世纪以后,以素歌为固定歌调的“克劳苏拉”和经文歌等复调合唱歌曲兴起,复音音乐在基督教音乐中开始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复音音乐的发展,又产生了两种新的多声部乐曲体裁复调合唱歌曲(Polyphoniconductus)和经文歌(Motet)。•复调合唱歌曲兴盛于13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以往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使用格列高利圣咏的限制,各个声部皆由作曲家自由创作,自由进行,声部之间的节奏大致相同。复调合唱歌曲的歌词通常是道德说教或礼仪性的,这种合唱曲似乎一直是为宗教或其它典礼的列队行进而准备的。经文歌(Motet)•二声部的克劳苏拉同第斯康特一样,上方声部无歌词,13世纪中期有人在上方声部加上歌词,就成了经文歌。的巴黎圣姆院派之手。Motet来自法文。mot,法文意为“词”。加上歌词的声部叫作Motetus声部,后来这种具有•Motetus声部的复调音乐被称为经文歌。特点•特点:•1)三声部。•2))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最初是拉丁文,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两声的歌词开始方言化和世俗化,并出现了法文,由此产生“复歌词”。•3)低声部有时不用圣咏旋律。这样经文歌从最初的专用宗教歌曲,很快在社会流传,成为世俗歌曲。14世纪合唱体裁14世纪合唱体裁主要包括:弥撒猎歌(Carccia)、牧歌(Madrigal)、巴拉塔Ballata)、回旋曲(Bondeau)弥撒曲•弥撒曲•弥撒曲源于宗教礼拜活动的弥撒仪式,礼拜弥撒根据场合‘时节分为变化的专用弥撒和不变的常规弥撒.,后来人们把不变的常规弥撒视为一套(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乐曲从礼拜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弥撒去这一体裁.NO14猎歌(Carccia)法国意大利特点:繁荣1345—1370年间,最初音乐是两条旋律以同声卡农的形式出现,诗体不规则,有时有尾声,尾声常用热闹的卡农处理.猎歌常表现狩猎和其他的生活场景,如钓鱼集会,采花,战斗等,演唱时有许多的模仿实际的音响.•牧歌(Madrigal)14世纪的牧歌,名称来源与意大利madriale或mandriale和中世纪的拉丁文matriale,意思实用本民族的语言所作的诗歌,有2-5个三行诗节构成.•特点;两声部,上方声部有较多的华彩,华彩多出现在歌曲的开始或结尾,人声演唱,有时也用乐器重复各声部•内容包括骑士与村姑之间的爱情,神话故事,寓言或对大自然的一种观赏.•巴拉塔(Ballata)•14世纪意大利世俗复调音乐的一种,盛行晚于牧歌和猎歌.名称来源于意大利ballare“跳舞”的意思.•特点:两声部或三声部的复调歌曲,为舞蹈伴唱.两声部的有时是全人声,有时是第二声部用器乐;三声部的复调歌曲,有时是全人声,有时第一声部用器乐.回旋曲(Bondeau),起源于法国游吟诗人的一种单音歌曲,,一般由六行或八行歌词配上两个旋律构成.歌词和旋律用字母表示aAaAa….A为同样歌词反复,a为由韵律的不同歌词的音乐反复.通常是三声部,最高声部是旋律,其他声部为伴奏声部.节奏多缓慢.N012二)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15世纪的欧洲合唱•特点:三度,六度的音程得到充分的运用,八度被禁用,二度,七度音程要依赖于三度,六度,五度,八度音程得以解决.类似现代的:和弦”出现,有些作品出现主调的意向.为文艺复兴的多声部音乐作出铺垫.•音乐体裁:•尚松:15,16世纪世俗多声部歌曲.三或四声部歌曲,上方声部为声乐部分,下方声部为伴奏.NO2(2)•歌曲集:谐美乐歌100首A集1501年毕鲁奇在威尼斯出版.清唱剧•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17世纪初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清唱剧就是把神灵赞戏剧化而产生的。有人认为1600年在罗马上演的一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表现》是现存的最早清唱剧。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G.FrancescoAnerio)创作的《神韵剧》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清唱剧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清唱剧与歌剧比较•相同点:•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点:•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32清唱剧类型•早期清唱剧的类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专以圣经为题材,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这种清唱剧到17世纪后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较自由,主要在音乐
本文标题:西方合唱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3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