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徽州文化徽州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无论人们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诗人对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的向往却是勿庸置疑的。而今,徽州不仅以其云山雾海、怪石嶙峋、清秀明丽的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等吸引着每年数百万海内外游客,更以其美丽迷人、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倾倒了无数旅游者,使其流连忘返。那造型别致的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阴森威严的古祠堂,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古老徽州文化辉煌的昨天。1990年,黄山荣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000年,西递、宏村加盟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还有潜口民宅、许国石坊、罗东舒祠、渔梁古坝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等,它们的殊荣显示出徽州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徽州文化也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引起海内外更多学者的强烈关注,为众多旅游者趋之若骛。一、徽州的历史沿革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周时期,这里曾产生过灿烂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代,徽州先后隶属于吴、越和楚国。秦统一中国后,曾在这里设黟、歙两县。三国以前,这里是山越人的天下。山越人刀耕火种,出入山林,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孙吴平定山越后,专门设立新都郡,对其进行统治。征服山越,使徽州历史上的封闭之门开始被打开。尔后,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中原世家大族为逃避战乱,纷纷向南迁徙,山环水绕的徽州自然成为世家大族逃避的世外桃源。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和两宋之际是中原世家大族迁往徽州的三大历史时期。中原世家大族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统单一的山越文化开始融入了中原文化的优秀品格。西晋时期,改新都郡为新安郡,隋唐至北宋时期,新安郡为歙州所取代。宋徽州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在平定了方腊起义后,易歙州为徽州。从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六县的行政格局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及徽州文化,一定不能把淳安、石台、旌德割离开,因为它们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徽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社会基础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有许多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大多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另外这些人从外面来,知道徽州外部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再加上徽州山多地少,“生齿日繁,则生计日隘”,许多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走出去主要通过做官和行商,两者都必须有文化,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形成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形成“无徽不成镇”。科举入仕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就连国家主席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由于外出人数之多,当时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外”之说。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2.经济基础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徽商的大规模参与投资与建设,徽州文化有可能是一片苍白。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毕竟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土得不能再土的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3.思想基础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由朱熹所创的新安理学是徽州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凡事皆依《文公家礼》,凡书皆读朱子所注,已成为徽州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休宁茗洲吴氏宗族在其《家典》中,就曾明确地要求全体宗族成员:“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待,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理学对徽州文化的影响,可谓蔚为大观者也。三、徽州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徽州文化主要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她既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又有一定的时间界限。就空间范围而言,徽州文化主要产生并植根于徽州本土,并在明清时期徽商和徽州士人的传播与拓展下,向外辐射,远播海内外。在扬州、汉口、苏州、杭州、景德镇、南昌等徽商聚居地,徽州文化就有着广泛的传播市场。就时间界限而言,徽州文化主要产生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徽州的设立,终结于民国元年(1912年)徽州府的废除。但是,由于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因而,徽州文化可以向前追溯到徽州设立之前的歙州、新安、山越等时代,向后可以延续至民国时期。徽州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多方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有人将其概括为“商成帮,学成派”。就其内容而言,徽州文化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徽州宗族、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文书契约、徽派朴学、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戏曲、徽州教育、徽州刻书、徽州科技、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州村落和徽州历史人物,而且还包括极有地域色彩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和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等。就其载体而言,既有书本、文书契约和口头语言等,也有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的民居、祠堂和牌坊等物质载体。四、徽州文化的价值现存徽州文化,是现存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徽州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建筑学、美学、医学、艺术、科技,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现存徽州文化,弘扬着中华文化,又是历史的印证。存在与宣传本身,就是一种弘扬。一部徽州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史的袖珍本。人们从现存的徽州文化中,足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特色、风姿和辉煌,看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力量。2.现存徽州文化是徽州文化思想渊源分析的基本材料。从现存徽州文化的大量实物和史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徽州人的信仰、风俗、风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都无不渗透着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如从棠樾的七座牌坊,就可以看到徽州人讲忠、孝、节、义的行为气节。古代徽州是消费型的农村,又使我们看到了徽商资本的积累转移去向。“研究明清时期的徽商,可以从一个侧面考察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更重要的,徽商所留下的踪迹,还为我们探索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材料。”从现存民居村落和存世家谱、族谱中,可以分析出徽州当时强固的封建宗法制度。从现存的古塔、寺庙、道观中,我们也可以分析释家和道家在此的兴衰和对徽州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其中所占的地位等。3.现存徽州文化是发展现代文化、经济、旅游的现成的极优条件。徽州现在的艺术、医疗、教育、建筑、民俗、语言等,都无不继承和发扬或“拿来”了徽州古文化的东西。徽商的开放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正成为我们当今发展经济的推动力。在旅游方面,现在的徽州文化正在创造着良好的效益,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充分利用了徽州文化的现成条件。如果没有徽州文化的现存,黄山就只能是“世界自然遗产”而不能同时戴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两顶桂冠。屯溪老街这条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宋城”的古代商业街,集中体现了徽派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同时也正成为徽州书画和文房四宝等的展示、交易中心,也越来越受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喜爱。黟县古民居群落、歙县历史文化名城、棠樾牌坊群、潜口民宅博物馆、唐模水街与水口、花山谜窟以及齐云山等正成为黄山以外的旅游热点,与黄山旅游互为补充,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新安书画交流、徽剧表演、民俗表演、徽州修学、文物展览等也不断充实着旅游的内容,令各方来宾大饱眼福。徽菜,来自自然,为绿色食品,是人们旅途中美容健体的美味佳肴,受到普遍欢迎。新安医学也正在向旅游保健渗透,逐步显示出它的魅力。
本文标题:徽州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5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