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转炉炼钢系统热负荷试车方案
2#转炉炼钢系统热负荷试车方案编制:曾四宝审核:尚振军、张连航批准:徐希立二炼钢2008年8月6日2转炉炼钢系统热负荷试车方案一、热负荷试车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单机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完成,有试车记录及其整改项目完成结果报告,各设备均经过工程指挥部验收合格,并已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2、煤气、水、电、风、气、氧、液压、润滑等系统正常运行48小时以上,所有的公辅配套设施能正常运行。3、二炼车间内外消防、安全设施齐全,安装牢固,危险区域有明显标志,试车现场设置安全警戒线,所有的安全、保卫、医疗急救等工作经检查确认合格、到位。4、通讯系统畅通、照明系统正常。5、天车、平车等运载设施工作正常,通道畅通。天车工、钢包车、渣车操作工操作熟练,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6、所需的生产消耗原辅材料、设备易损件准备到位齐全,验收合格。7、所需的工具工装、检修抢修工具、检验、化验测试仪器合格到位。8、所需的图纸、资料准备就绪,准确无误。9、各岗位运行记录台帐(薄)、点检记录、交接班记录、控制要点全部到位。10、所有岗位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经过《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相关操作手册学习,并经过培训应知、应会考试合格上岗。各岗位熟知本岗位及相关岗位的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11、热负荷试车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3二、热负荷试车的目的和要求1、启动在线所有机械、电气、液压、润滑等设备的运行并加以调试、整改,使其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或相关合同性能要求。2、调试在线各检测、控制系统,测定其相互间设定参数和实际动态参数及两者差异,并加以修正,使其达到有效运行。3、检查各控制室、操作台(箱)的按钮、开关、指示灯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使用性能的可靠性。4、检查通信联络、监控设施在实际生产中的清晰、可靠性,并满足生产需要。5、检查和修正工艺设计参数和设定参数,以及后来连铸机改造满足生产普钢和优钢的自动配水参数,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钢坯。6、现场培训各岗位操作人员,使职工熟悉工艺设备及三大规程,同时检验前期岗位人员培训情况。三、热负荷试车作业制度1、会议制度热试车例会包括早会、晚会和专题会三种。参加人员:二炼工程热负荷试车小组、指挥部成员、当班调度、生产班长、值班电钳班长。A、早会议题:(1)各工序负责人汇报本工序工作准备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热试车小组协调解决各专业、各工序提出的问题,同时布置当天的试车任务及注意事项。4B、下午协调会议题(1)各工序汇报当天试车情况,提出需整改或解决的问题。(2)热试车小组总结当天试车情况,提出第二天的试车计划,明确各工序、各专业应做的准备工作。C、专题会议:根据试车实际发生的问题,针对性的召集相关人员解决专题问题。2、生产作业制度目的:为保证各热试人员能尽快解决大多数热调试时发生的问题。组织:力争在热试1周内达产、当月达效。辅助岗位(散装料、循环水、水处理、除尘、煤气回收、天车工等)可以直接实行三班两运转。本阶段内,原有的主要岗位(如LF炉精炼工、连铸工、精整等)可以直接四班三运转。新增的主要操作岗位(如转炉炼钢工、清渣工)两个班合成一个班工作,主力上岗操作,其余人员协助、准备、观摩学习。此周实行轮换上岗操作制度,进一步熟悉工艺、设备操作规程;正常后分班作业。热试小组及指挥部相关人员跟班作业。3、开炉条件确认制度为了保证一次开炉投产成功,要求车间对开炉条件进行细致确认。形成三级确认制度:各操作岗位由班组长负责确认生产条件;维修负责人确认机械、电气条件;分管主任分头对各工序进行最后确认,张连航负责确认生产准备(各工序原辅材料和工器具、铸铁机);倪培洋负责负责确认天车、钢包车、渣车、平车和能源介质准备;李洪波确认精炼炉、连铸机;曾四宝负责确认转炉系统。一三炼钢调配协助人员按分工参与确认,各工序工5艺、机械、电气由车间指定责任人确认。确认情况汇报到总指挥后,由总指挥下令开炉。四、转炉热负荷试车二炼钢车间负责人:全体管理层按分工各负其责一炼钢协助负责人:赵富强、赵学军、刘宝平、梁康平、齐维同三炼钢协助负责人:刘晓东、杨洪民、刘宝平、王维刚、邱敏1、试生产品种和规格:HRB400G,165×165mm,定尺12000mm。2、转炉开炉的条件检查确认及准备工作2.1、氧枪系统:要求冷调试合格,开炉前对以下主要检查点进行再次确认,把确认情况及时汇报热试车小组负责人(确认人:赵学军、杨洪民)。(1)氧枪小车到位,升降灵活,横移定位准确。(2)将氧气自动供停阀切换成手操供停氧。(3)通知厂调度室停高压氧气,泻压后关闭旁路截止阀,进炉测量氧枪零位及熔池深度。要避免火源入炉。调整对应内外氧枪标尺读数,接好软管。(4)检查氧枪管路系统的各阀门,其开闭符合待工状态。(5)将流量或吹炼时间在电脑控制系统中自动显示。(6)开启电动阀对氧枪进行供水检查,要求不滴不漏,压力、温度、流量、水质均符合要求。(7)氧枪口氮封良好,氮气压力>0.2MPa,氮封报警显示正常灵敏,氮封报警不与氧枪控制联锁。6(8)氧枪各限位点电气系统正常、工作可靠,调整待吹位。(9)氧枪四孔喷头内型、外形符合规定要求,焊接良好。(10)氧枪标尺读数及指示清晰可靠。(11)氧枪各报警联锁系统安全可靠:a.氧枪与炉子零位之间联锁(待吹位以下);b.枪位达到上限后自动停枪断电,上限位是换枪位以上200mm;c.氧枪在下限位自动停电;d.氧枪张力上下限位报警联锁;e.氧枪高压水流量、温度限位联锁;f.氧压下限自动提枪;g.氧枪不到换枪位不能移枪;h.炉前、炉后、主控室不能同时动炉子。(12)供氧供水软管无损伤、折叠、扭曲。(13)备用氧枪及小车检验合格,并就位,时刻起到备用作用。(14)所有计量仪表显示准确,数据在设定范围内,且能正常工作。(15)炉外手操试氧(压力由0.01MPa经过2~4min逐步升到0.4MPa),正常后切换成手动供氧联锁待用。(16)氧枪与一次风机快速慢速联锁可靠,工作正常。(17)氧枪与炉体倾动联锁可靠,工作正常。(18)氧枪事故紧急提升装置冷试合格,处于备用状态。钢丝绳张力传感器显示正常,要求在主控室画面显示。(19)转炉主控室内可以关闭氧枪高压水。7(20)防跌落装置安全可靠。2.2、转炉倾动系统:要求冷调试合格,开炉前对以下主要检查点进行再次确认,把确认情况及时汇报热试车小组负责人(确认人:刘宝平、刘晓东):(1)炉体耐材砌筑完毕,经检验合格,已静止超过2小时,炉内尺寸测量完毕。砌筑时每层要测量。(2)炉底与炉身接缝紧密,无叉形及V型缝。炉底与炉身连接销子均匀打紧。(3)炉口、炉身、挡渣板、托圈进出冷却水温度、压力、流量、水质均符合要求。(4)活动烟罩升降灵活,水封进出水开启,溢流正常。(5)倾动、传动系统工作良好,声音正常,点检合格。(6)供油、润滑系统不滴不漏,油泵工作及指示正常。(7)炉体倾动与氧枪、活动烟罩、煤气回收、润滑等系统之间的联锁安全可靠。(8)各种电气联锁、限位均安全可靠。(9)各报警系统工作可靠。2.3、一次、二次除尘及汽化冷却系统:要求冷调试合格,开炉前对以下主要检查点进行再次确认,把确认情况及时汇报热试车小组负责人(确认人:梁康平、齐维同、邱敏)(1)一次、二次除尘系统正常供水,检查无滴漏。(2)炉口微压差计能正常调节二文开口度。8(3)风机已处于低速运行。(4)三通阀开闭灵活。(5)循环水泵系统压力正常。(6)各种阀门开闭灵活,管路接头不堵塞,水循环正常。文氏管喷水雾化良好,温度、压力、流量显示正常,报警系统工作正常。(7)旋转水封水位按要求到位,溢流正常,V型水封正常。(8)电气联锁安全可靠。。(9)汽包供水到中位,安全阀及其他阀门能正常使用。(10)接头管路不漏水。(11)温度、压力表处于正常状态,报警系统工作正常。(12)煤气分析仪工作正常。(13)除尘系统负责人、汽化冷却系统负责人发出允许开炉通知。2.4、散装料系统:要求冷调试合格,开炉前对以下主要检查点进行再次确认,把确认情况及时汇报热试车小组负责人(确认人:仲光辉)。(1)炉顶输料系统电气、称量、氮封系统能正常工作,各种阀门开启灵活。(2)各种阀门之间的联锁安全可靠。(3)氮封系统正常,氮气压力≥0.2MPa,氮封阀与氧枪、启动插板阀之间无联锁正常运行。(4)汇总仓防爆板完好、无泄漏,加料溜槽畅通、不积料。(5)散装料系统值班负责人发出允许开炉通知。2.5、铁水供应系统要求冷调试合格,开炉前对以下主要检查点进行再次确认,把确认情况及时汇报热试车小组负责人(确认人:仲光辉)。9(1)6个铁水包砌筑完成,经过验收,至少4个完成烘烤。(2)1个铁水包烤好后在烘烤器保温800℃达到6小时。(3)铁水运输车的放包、吊包、在线运行操作经过每班人员演练,确认没有问题。(4)铁水计量设备运行正常、程序清楚,能做到吨位、温度、渣量等信息及时传递到转炉主控室。混铁炉人员清楚50吨铁水位置,能够做到按要求的具体吨位提供铁水。(5)铁水覆盖剂、保温剂准备到位。2.6、炉前炉后挡火门(责任人:刘光锋)。(1)挡火门运行正常。(2)挡火门冷却水正常、无泄漏、不堵塞。(3)取样门开闭正常。2.7、合金料系统:经冷试检查合格,需检查以下项目(责任人:仲光辉):(1)下料系统工作正常,阀门开闭灵活。(2)称量漏斗工作正常,力度满足要求。(3)设备间的联锁安全、可靠。(4)合金运送工程车运行正常。2.8、炉下车辆系统:经冷试合格,开炉前需要确认以下项目(责任人:王维刚)。(1)钢包车、渣盘车运行良好,声音无异常,操作开关运行正常。(2)钢包、渣罐到位(事故钢包准备到位),罐内干燥放干渣,钢包烘烤101000℃以上保温待用。(3)炉下清洁干燥无积水。(4)各操作点联锁安全可靠。2.9、开炉用的一切原材料和工具工装准备齐全、到位(三炼钢车间确认人:张连航、仲光辉)。补炉料[沥青镁砂、补炉砖、吹氧管、木柴(树根)、块状焦碳(3t)]。开炉前下料系统各仓位清理干净。2.10、主控室各种设备运行正常,各联锁装置运行正常(三炼钢车间确认人:李培松)。2.11、与转炉系统相关的能介系统运行正常,温度、压力、流量满足试车要求。能介阀门工作正常、无泄漏。(三炼钢车间确认人:于先明)。2.12、各岗位操作人员熟知三大规程、熟悉工艺装备功能(车间责任人:倪培洋、李洪波)。2.13、后续工序:LF炉、连铸系统设备连续运转24h以上,各项准备充分到位,已发出开炉通知。3、开炉方案及操作要点3.1、基本要求:(1)把炉衬烧结好,为长寿转炉奠定基础。(2)安全平稳顺利炼出合格钢水。(3)发现各系统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3.2、工艺方案及操作要点(1)烘炉和加料操作:采用焦炭+木材烘炉法。烘炉时氧压解除联锁。烘炉时间30~60分钟。焦炭和木材由废钢料槽分批加入,第一斗:1500kg焦炭,紧接着倒入第二斗已点燃干燥木材500kg。然后降低氧枪到最低位吹氧11点火,氧气压力0.3—0.4MPa,流量由小到大调整到6000m3/h,烘炉完后加入铁水45~50吨,前3炉原则上不加生铁废钢,准备好生铁2斗各5吨备用,以备50+5结构。铁水到位后及时取样分析C、Si、P、S、Mn、V,及时测温测渣厚度,据此调整装料、供氧、造渣、合金化等操作制度。(2)供氧操作:氧枪工作氧压前后期≤0.85MPa,中期≤0.8MPa,基本枪位1000mm,供氧时间20—25min,氧气流量8500m3/h,第一次倒炉纯吹氧时间必须大于20min。(3)造渣制度:造渣材料的成分等质量信息要求及时传递到转炉主控室备案,炉渣碱度按3.0控制。第一批渣料在加入铁水后开吹时加入,约1000kg活性石灰、100kg白云石。第二批在供氧7—8min后加入,约600kg活性石灰、200kg矿石。根据操作情况全部渣料应该在拉碳前3~4min加完。试产期间铁水含Si、P若不稳定,石灰加入量按下式分批加入(但在Si>1%、S>0.070%或P>0.100%时采用双渣法冶炼)。第一炉不建议双渣操作。石灰加入量(kg)=2.14
本文标题:转炉炼钢系统热负荷试车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1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