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世界经济地理--日本
日本自然状况领土: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和68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37.788万km2。国土南北狭长,东北西南向延伸。自然状况气候: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自然状况地质: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形成著名的陆缘岛弧海沟体系,地壳变动激烈,火山(日本全境有86座活火山,占到了全球的10%)、地震频繁,地块破碎(“火山、地震国”)。地形:地表崎岖,多山,奥羽山脉(500公里),为日本最长山脉。富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地和丘陵占群岛总面积的75%;平原狭小,占13%,主要有关东平原(16000平方公里)、石狩平原、浓尾平原和大阪平原;台地占12%;河流短小湍急,琵琶湖面积674平方公里,为最大湖泊。自然状况地形与经济关系山地把平原逼向沿海--平原代表经济分布平原狭小,山地众多,平原经济发达--平原高密度经济分布--工业建筑用地紧张--填海造陆(独特景观)(东京湾、大阪湾已没有自然海岸)日本人造陆地的发展从利用方式的变化角度看,大体可以分成:江户时期及其之前为以耕地开垦为主的农业利用期;(1603-1868)明治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综合工业到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利用期;(1868-1945)经济高速增长以来为以商务、情报、住宅、娱乐等为主的城市功能多样化开发利用期。交通、港湾功能的开发利用则始终贯穿其间,体现出土地利用的岛国特征。(1945-)资源:矿产资源贫乏,虽种类较多,但储量少,分布零散,不利开采。采矿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除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硫磺矿分布普遍、储量丰富外,煤、锌尚有一定储量,其他只有储量不多的铜、铁、锰、钼、钨、铅、及石油、天然气等。煤储量约90亿t,主要分布在北海道、九州岛北部。铁矿主要分布在釜石和俱知安。铜是日本开采较久的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在四国北部和关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于日本海沿岸的新潟和秋田。日本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自然状况森林覆盖率较高(67%),面积达25.22万平方公里。近岸为黑潮(日本暖流)与亲潮(千岛寒流)交汇处,鱼类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达5000多万千瓦)和地热较丰富。自然状况社会状况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人口1.2777亿人(2008年1月1日),男性6233万人;女性6542万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密集区:南关东、近畿、东海、北九州地区;集中全国1/2人口,以东京、大阪、名古屋最为密集。人口集中区:上述各密集区的周边及茨城、静冈、京都、奈良、广岛、长崎等地区。人口稀疏区: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社会状况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占总人口78%以上,全国有大中城市665座。百万以上人口城市11座,东京到神户一带形成城市带。经济地区差异大经济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民族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族占绝对多数,少数阿依努人(吓夷人,2.4万)。历史发展特点1868年明治维新前为封建农业国,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靠侵略战争起家,发展为强国。1880年后,开展以轻工业为先导的产业革命,纺织、造船、车辆等工业有发展。1905年日、俄战争后,在掠夺资源的基础上,采矿、冶金、机械、电机、化工等重工业有发展。1931年后,侵占中国东北,在战争刺激下,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到1937年居世界第5位。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为军事服务的重化工业进一步发展。1942年重化式业率达到66.9%。1945年8月战败,经济陷于崩溃。战争对日本经济的重创--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共有252万人丧命,包括伤员在内的受害者多达875万人;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30%—60%遭到空袭破坏,未遭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1946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1300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多达650万人。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露宿街头,食品不足导致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日本经济基本特征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恢复与改组时期(1945-1955年)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后改革,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1946年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通过钢铁业与煤炭业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振兴来带动电力、化肥、交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美国侵朝战争的“特需”润泽了日趋干枯的日本经济,使工矿业生产部门重又活跃起来,带来了空前的“特需景气”。到1955年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经济增长速度远超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横向: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73年期间,美、英、意、原西德、法和加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2%、2.8%、5.2%、4.7%、5.5%和5.2%,七国(加上日本)平均为4.7%,而日本则高达9.9%。纵向:战前1890-1935年共45年间,日本的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为3.0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8倍;而1955-1973年这18年间的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则高达9.8%,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2倍。在产业结构上日本这个时期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水平1935年国民收入中,日本第一产业占18.1%,第二产业占36.6%,第三产业占45.3%;1970年日本国民收入中,第一产业占8.6%,第二产业占43.0%,第三产业占48.4%。1935年日本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48.7%,第二产业占23.0%,第三产业占28.3%;1970年日本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9.4%,第二产业占33.9%,第三产业占46.7%。在消费结构上日本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减少1974年,日本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农户家庭的这一系数下降到26%。195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6%,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第34位。13年后,即到1968年,日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上仅次于美国,从而用二、三十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创下了被世人叹为“奇迹”的巨大实绩。※战后高速增长的条件国际条件50-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世界市场原料充足,价格便宜。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工业,形成世界工业品的市场需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军事订货促进了经济发展。美国的扶植。战后初期,美国大量各种形式的“援助”和“贷款”成了日本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又由于美国侵略朝鲜和印度支那战争的需要,对日本的军事订货骤增,这对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滋养”,通过发战争财,为日本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战后适逢世界性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工业设备虽在战时受到破坏或已十分陈旧,但战后则积极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迅速更新设备,从而可以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内条件紧缩军事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不到1%。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重化工业;加速设备投资与更新;靠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和低工资争得国际市场;拥有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日本一贯重视人材开发,重视教育;发挥岛国位置和多优良港湾的优势;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战后高速增长的条件低速增长与调整时期(1974-1990)1974年,既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转折点,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这个时期日本经济的特点是:以特殊形式(失业率较低,但经济增长速度猛降、物价上涨)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阶段。从1982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以削减财政赤字、实行国有企业民营化和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调整时期。从1986年12月至1991年9月,日本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称为“平成景气”。平成景气巩固了日本“经济大国”的位置,同时确立起“金融大国”的地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在基本战略和重要决策上作了一些调整,有三大转变,即从“能源消耗多型产业结构”转向“能源消耗少型产业结构”、从“贸易立国”转向“科技立国”(原因: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贸易形势的变化;政治大国的述求;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刺激)。从“外需推动型经济”转向“内需推动型经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继续上升。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1987年,日本国民资产居世界首位。在日本经济取得进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与困难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到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期停滞时期(1991-2001)泡沫经济突然破灭(1992年)1992年4月28日,东洋信用金库因受到“料亭惠三”破产的影响而倒闭,首次打破了“银行不破产”的神话,日本的泡沫经济宣告崩溃。表现:股价、地价暴跌。“泡沫经济”原因:资本的大量过剩、金融政策失误、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滞后、巨大市场的推动。政策性萧条(1997年)桥本首相“六大改革:行政、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结构、财政结构、教育”因受阻而失败;亚洲金融危机--成为景气下滑的导火线,是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10年(平成萧条期)。新一轮复苏期(2002年-2007年)实质GDP连续保持增长。据内阁府统计,日本2001年度实质GDP下降1.2%,2002年度恢复至1.1%,2003年度跃升至3.2%,增幅明显上扬。2003年度名义GDP两年来首次由负转正,增长0.7%。2005年增幅2.7%,高于上年的2.3%。投资、消费等内需项目明显改善。2003年度日本实质GDP增长中,内需贡献度为2.3%,外需贡献度为0.9%,内需贡献大于外需。在内需主要项目中,2003年度日本设备投资增长9.3%,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1.6%。由于投资和消费改善显著,内需开始成为带动日本经济复苏主要力量。通货紧缩压力趋于缓解。日本国内企业物价自2003年初明显回升,消费者物价停止下跌,房地产业活动指数扭负为正。据内阁府计算,到2003年第4季度,日本实质GDP相对于潜在GDP差额已降至-1.17%,是1997年(-0.58%)以来最低水准,随着供求关系改善,通货紧缩趋于缓和。微观主体经济状况好转。2003年度日本上市企业平均销售增长3.2%,经常利润增长40%,企业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由于用工需求增加,失业率逐步下降,从2003年1月份的5.5%,降至2004年3月份的4.7%。金融不稳隐忧开始减退。日本大银行集团2003年度决算显示,由于宏观经济好转,股票价格回升,瑞穗、东京三菱等五大集团实现盈利。七大银行集团不良资产平均比例已
本文标题:世界经济地理--日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2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