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李绍和他的管-理-学
管理学主讲李绍和第一章管理导论【学习目的及要求】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类型和特点,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一节管理1.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活动过程,以便能有效率和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一起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管理的目的----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核心----协调。3、管理的基础----组织。4、管理手段-----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5、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效率=产出/投入管理效率讲求的是管理方式即资源的利用问题,即正确地做事,目的是减少浪费。效果=有效产出/投入管理效果讲求的是管理结果即目标的实现问题,即做正确的事,目的是高成就即实现组织目标。1.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2.1管理的起源管理起源于原始社会人民的共同劳动与分工。□劳动形态:狩猎于采集□管理组织:氏族和部落,其首领就是最早的管理者。□管理内容:劳动与公共事务管理。□管理特征: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手段十分落后。1.2.2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管理实践实现了突飞猛进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江堰等古代规模巨大工程均体现了高超的管理水平。□管理内容:除劳动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外,还因商品交换和国家的出现出现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等内容。□管理特点:管理从劳动中分离,管理内部开始分工,管理思想开始出现。1.2.3资本主义社会管理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由经验走向科学。1、管理内容极为丰富,含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法制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2、管理特征□计算机等数理学科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管理的水平空前提高。□科学的管理理论开始形成。□管理进一步同劳动分离,管理内部分工日益精细。1.3管理的职能与性质1.3.1管理的职能1、管理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所著的《工业管理与一般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个职能,在其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法约尔的五大职能为基础,不同的学者分别按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致在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管理职能派别。2、现代管理理论一般将管理职能分为4个:(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1.3.2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科学性指人们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原理、原则及标准的管理模式、程序和方法,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必须遵从这些原理、原则和标准。即管理的科学性讲求的是管理的标准和管理的共性。2、管理的艺术性指管理活动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即管理的艺术性讲求的是管理的创造性和灵活性。1.4管理系统1.4.1系统的定义系统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1.4.2系统分类1、按系统的形成方式分(1)自然系统(2)人造系统2、按与外部的联系分(1)封闭系统(2)开放系统1.4.3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的性(4)适应性管理系统是一个人造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开放系统,管理这样一个系统必须遵从系统的基本原理。1.4.4系统原理1、整体最优原理2、相互协作原理3、环境适应原理第二节管理者2.1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指拥有组织的合法权力并以这些权力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合法权力指组织制度规定的权力,也称职权。2.2管理者的分类1、按层次分(1)高层管理者。处于组织最高层的管理人员,如企业经理、厂长、总裁、董事长等。(2)中层管理者。处于组织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如部门主管、项目经理、车间主任等。(3)基层管理者。处于组织最底层的管理人员,如工长、班组长等。2、按领域分(1)综合管理者。负责组织全面管理的人员。(2)专业管理者。只负责某一专业领域管理的管理人员。如财务、生产、营销、技术、质量等部门的负责人。综合管理者一般指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但一些规模较大的现代组织,有些中层管理者也属综合管理者。2.3管理者的技能2.3.1管理者的技能分类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技术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技术开发技能、财务核算技能、产品营销技能等。掌握途径:教育、学习和培训。2、人际技能。指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该技能与先天因素如性格有关,而后天的学习和培训也是掌握人际技能的重要途径。3、概念技能。指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也叫思维能力。该技能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胆识等,其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2.3.2管理者的技能结构。22.4管理者的角色指管理者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2.4.1管理者的角色是多重的管理者要扮演三种类型十种角色。2.4.2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角色重点不同。1、高层管理者的角色重点是: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2、基层管理者的角色重点是领导者。2.4.3管理角色理论与管理职能的关系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管理角色可以归并到相应的管理职能之中。第三节管理学3.1管理学的定义指研究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与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吗?所谓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即衡量一门学科的科学性的标准有两个:□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知识体系管理学一方面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另方面以管理的四大职能为框架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知识体系,故管理学是门科学。3.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生产力问题。如社会资源的配置、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等。2、生产关系问题。如按劳分配、价值规律、人际关系等。高层管者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战略管理中层管者战术管理基层管者作业管理3、上层建筑问题。如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组织文化的建设等。3.3管理学的特征1、综合性与边缘性管理学的研究要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处在多学科的边缘。即哲学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方法;政治经济学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工具;行为科学、法学、环保学等是管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依据。2、复杂性和实践性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宽泛性决定了管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管理学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3、科学性与社会性前已论证过管理学的科学性。管理学要为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即管理学有社会性。政治经济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法学哲学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学习目的及要求】了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各理论派别的主要观点、内容及特点,为今天的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第一节传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经历的时间: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属于管理理论的多样化时期。1.1古典管理理论。该理论又分三大理别:1.1.1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理科学的诞生。1、产生背景:20世纪初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出现复杂化。2、代表人物:[美]弗雷德里克·泰罗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3、主要内容:(1)作业管理理论□核心:提高生产效率□目的:实现作业管理标准化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具与环境研究---标准化作业---科学地选拔和培训培训工人---实行计件工资(2)组织管理理论□核心: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目的:实现管理业务制度化□内容: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例外原则;实行职能制管理。(3)提出劳资双方为实现科学管理来一次心理革命4、贡献与局限(1)贡献□改变了管理的发展历史,使管理有经验走向科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2)局限□极端的把工人当经济人□局限于企业内部具体的基层作业问题的研究□仅重视技术因素,而忽视社会及团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除泰罗外,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弗兰克、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及亨利·甘特等人。1.1.2一般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法]亨利·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原理》(1916年)2、主要内容(1)提出企业的6大职能: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并指出:管理职能是核心。(2)提出了管理的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服从组织、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及团队精神。3、贡献:在更高的层次上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使管理科学更加系统化。1.1.3管理组织理论1、代表人物:[德]马克斯·韦伯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提出了“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2、主要内容(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传统权威权威超凡权威合理合法权威---组织建立的基础以合法权力为基础建立的组织的特性是有较高的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有效性。------理想化(2)归纳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是地选拔□正式的规则和制度□非人个性□职业定向3、贡献:适应了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1.2行为科学理论(人力资源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的需求、动机、行为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人对各项管理活动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一门科学。其基本分析模式为: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劳资冲突加剧的结果。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2.1人际关系学说阶段(行为科学的早期阶段)时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此阶段,西方很多学者开始研究人际关系问题。□罗伯特·欧文工作条件与人际关系研究□雨果·明斯特伯格激励方法研究□玛丽·帕克·福莱特群体协调研究需求动机行为目标□切斯特·巴纳德权威问题研究此阶段,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1924----1932年,梅奥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人际关系试验,即著名的“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有:(1)工厂照明实验(2)继电气装配室实验(3)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1933年,以霍桑实验为基础,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其主要内容也即霍桑实验的结论是:(1)工人是社会人(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3)以满足员工需要为原则建立新型领导方式行为科学从古典管理以“物”和“事”为主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来,为管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1.2.2行为科学阶段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会议,会上把有关人的问题的研究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1、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团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包括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创新、领导方式与风格等问题的研究。2、主要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以道格拉斯·麦克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为主要代表。(即经济人理论与社会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的。□领导风格理论□激励理论1.3管理科学理论(定量方法)强调将自然科学(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大量利用,以实现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和精确化。1、主要观点□利用数学、运筹学等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用计算机实现定量管理;□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成就2、贡献与局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管理工作更加精确、科学、有效,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该理论的时间跨度:20世纪50年代----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在管理理论界出现了一个“管理理论丛林”的局面。2.1管理过程理论以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哈罗德·孔茨为主要代表□将管理工作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分为四个相互连接的过程;□对各职能的内部规律进行研究。2.2系统理论该理论主张将组织当作一个系统,用系统的原理实施管理。系统理论认为,现代企业是一个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转换系统:输入企业输出2.3权变理论该理论主张管理应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遵循不同的管理原理。即管理=f(环境)环境变量包括:□组织规模□技术、任务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人差异2.4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赫伯
本文标题:李绍和他的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4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