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羲之其人王羲之简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以“善书”名留青史,有书圣之称。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圣教序黄庭经•王羲之早年(二十多岁时)以秘书郎身份入仕——秘书郎主要负责管理皇室藏书,起草政令公告等文件,相当于皇帝身边的行政人员,是一份“职闲廪重”的官职,在当时只有名门望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担任,是贵族子弟进入仕途的理想起点。•出身名门、才能出众的王羲之,在仕途上自然有比大多数人更多的机会,但不知道为什么,王羲之似乎一直在躲避着这些常人梦寐以求的机遇,所以,他的仕宦经历中也缺乏人们想象的那种“辉煌”,反而以书法名垂青史……时代大背景:晋室南渡•西晋由于施行解除军备的政策,以及诸王和统治阶级内部相互争权,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分裂贵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晋室南渡后,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今南京)重建东晋。思想文化背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魏晋南北朝为中国文化做出了特别的贡献:玄学的兴起,为中国哲学吹入一股思辨的清风;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在文学史上刻下一段无可回避的印记;顾恺之的画,又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真正确立,奠定了根基。可以说,在政治民生上,魏晋南北朝是极混乱而黑暗的,而在文化建树上,它又是极丰富而辉煌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东汉末期以后,战乱连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命如草,随时可能被马蹄践踏。这种生死无常的忧患意识,也成为士人们思考与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永嘉南渡后,乱亡之痛迫使士人们对前期的行为作出反省,那种过分放达、乃至流于放纵的风气得到抑制。他们站在维护名教的立场上,试图借助儒家的思想武器对时代思潮进行一番“拨乱反正”,但收效颇微,既缺少理论建树,也没有现实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东渡后偏安的政治局面、秀美的江南景色,又使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趣味逐渐转向追求内心的平和,追求宁静闲雅、潇散飘逸的风神之美。而这种转变,无疑对艺术的发展有着绝大的影响。家世背景——羲之本是世家子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森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使无数伟大的心灵备受折磨。而王羲之却是幸运的,他的家族是“上品中的上品”。王羲之的身份是典型的“富后代”,“官后代”。•王羲之出身于琅玡(今山东临沂)王氏,这在当时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琅玡王氏的先祖,可追溯到汉代名臣谏议大夫王吉,至汉末魏晋时期,王氏已成为当时豪族。王羲之曾祖辈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王祥,他就是《二十四孝》中“剖冰求鲤”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西晋开国的元老之一。其他的族人如王戎、王衍等,都曾官至高位,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到了东晋,琅玡王氏与司马氏政权的关系更为密切: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起家时为琅玡王,与王氏家族代表人物王导、王旷(羲之父)是姨表兄弟,两家世代联姻,关系非常密切。•羲之的伯父王导、族伯王敦,在东晋政权初立时期立下很大功劳,王导被尊称为“仲父”,而王敦更是控制朝政,甚至两度拥兵欲废晋自立。时人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琅玡王氏在当时的地位。王氏三少•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任丹阳和淮南太守,是个颇有见识和政治影响力的人。可惜天不假年,就在永嘉南渡前后,王旷不幸去世了。那时王羲之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少年丧父,是人生一大不幸,但这种不幸往往也会使人成熟。王羲之天赋聪敏,又受过极好的教育,父亲的去世让他迅速成熟起来。据说羲之少时“讷于言,人未之奇”。十几岁时,他去见吏部尚书周顗(音同倚),并参加了周家的一次宴会。周顗位高权重,阅人无数,却惊异地发觉王家的这个孩子很不一般。当时流行于大型宴会上准备牛心炙,也就是烤牛心。这是一种礼仪性的菜肴:侍者端上牛心炙后,主人要将其割开,按客人地位的高下将牛心炙逐一奉上。周顗一反常理,无视满堂权贵的存在,将第一份牛心炙奉于王羲之面前。周顗在当时威望极高,他的青睐,自然让人们对王羲之这个少年另眼相看。•除了周顗,许多名人都对王羲之评价甚高,如素享重名的阮裕,赞羲之与王悦(羲之伯父王导之子)、王应(羲之族伯王敦之子)为“王氏三少”;王导和王敦更是视羲之为家族的未来,对他寄予厚望。少经祸变•公元322年,王羲之的家族遭遇一场重大的变故,险遭灭门之祸。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东晋立国之后,屡遭北方政权如后汉、后赵等侵扰,征战连年,兵源严重不足。元帝采纳尚书令刁协的建议,下诏称中原流民遭难、被迫卖身为大户僮仆者悉免为平民,以供征役。这一政策严重侵害了大族的利益,一时间朝廷与大族的矛盾空前尖锐。王敦便以此为由,在武昌(今湖北鄂城)起兵,也获得一干豪族的支持。消息传到建康,作为王敦从弟的王导惶恐莫名,不得不率全家待罪,元帝对王导也暗生猜忌,王氏一族处境十分危急。但后来幸得周顗等人在元帝面前为之辩解,王导才又赢得元帝信任。是年十一月,元帝死,遗诏王导为司徒,辅佐即位的太子司马绍,即明帝。•当时王羲之刚满二十岁,正跟从伯父王导生活,事件的整个过程都为他所亲身经历。家族这一次的安危荣辱之变,想必给他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在仕途上的种种态度与选择,与年少时的这段经历也不无关系。东床快婿•当时太尉郗鉴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郗鉴素闻王家子弟有“芝兰玉树”之美誉,就希望在王家选一个女婿。这样做,一来可为女儿的终身找一个可靠的依托,二来也可借此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他派门生拜见王导,申明此意,王导让来人自己去东厢王家子弟中挑选。门生回来后禀告郗鉴说:“王家子弟都很出色,但一了解到我的来意,都未免有些不自然。只有一个人袒腹卧于东床,如若不闻(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郗鉴听了说:“正是这样的人,才是佳婿!”派人打听,这个人就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王羲之二十一岁。寄情山水,体悟玄思•王羲之任护军将军后,曾苦求宣城郡,但未被批准。为何王羲之向来懒于仕进,却偏偏对宣城太守一职情有独钟?实际原因是宣城素以山水秀美著称,王羲之之求宣城,更多的不是为了仕途发展,而是希望到那里享受山水之美。游心山水之间,体悟玄思哲理,是魏晋士人普遍向往的生活方式。•这种时代风尚的形成,与老庄思想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庄子对世俗感到沉浊而要求超越世俗之上的思想,会于不知不觉之中,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并主动地去追寻自然……使人进一步想在自然中——山水中安顿生命”。•在世俗仕宦与自然山水之间求得某种平衡,才是王羲之所向往的理想人生。前者于他来说是一种义务,是家族赋予他的使命;后者于他来说是性情所致,是舒展心灵的最好方式。书圣爱鹅•《晋书》记载王羲之“性爱鹅”。《晋书-王羲之列传》里,随处可见鹅的故事:•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会稽山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流觞曲水纵观王羲之一生的仕宦经历,我们会发现,他真的是一位“性情中人”:首先,他对名利非常淡泊,他宁愿在政坛被边缘化,也不愿在权力斗争中磨损性灵。这一方面是时代风尚的影响:魏晋时期政治太过黑暗,很多有良知有底线的士人都无法忍受权力圈中的龌龊与血腥,纷纷选择逃避,玄学与隐逸之风盛行,前者是一种精神的逃避,后者则是自我的彻底放逐。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王羲之的个性因素:他是个艺术才能非常卓越的人,在书法、绘画、文学创作方面都有极高造诣。这样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完满的,敏锐的审美能力,会随时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内心充实,自然也就无求于外,相反,过多的外务琐事,反而会干扰他们享受艺术、享受生活的宁静心情。据说,王羲之在仕途上唯一一次主动求官,就是求任宣称太守一职。而之所以“苦求宣城太守”,归根结底,却是因为宣城山水极秀美,他的求官,是真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因为更看重自由与美,所以才会淡于名利,王羲之的理想国,不是在庙堂之上,而是在山水与艺术之间。思想性情——云中矫龙性任率同时,王羲之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重情义,容易被感动,更容易被激怒:他无意仕宦,不耐官场的蝇营狗苟,本打算在一个闲职上终老。其两次出仕,都是感于友人的真诚:一次是庾亮的临终荐举,一次则是殷浩的盛情相邀。而他最终彻底告别官场,也是起因于王述的有意刁难。从这些逸事中可以看出,世人眼中的功成名就,远远不是王羲之的人生理想。他的心灵深处,始终藏着一个浪漫唯美、热爱自然、热爱自由、重情重义的少年。可以说,从个性上讲,王羲之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本文标题:王羲之其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5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