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参考资料
1螂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膂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螇一、两种研究倾向袇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膃界定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蕿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螀人与群体之间袇薃强调重点个体团体和社会芁薈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状态和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羇羄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蝿莇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调查与参与观察肇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莅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蒁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莀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膇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蒂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膃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腿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芆袃社会学蚁社会心理学羈研究取向与侧重点莆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莃着眼于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关注社会蚇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蒆研究方法蚅社会调查法螁相关性研究螀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蒆注重因果关系的揭示袂二、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薂葿人格心理学薆社会心理学节研究对象羀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芇个性的结构等蚆人在社会情境下的行为蚃研究着眼点蚂个体差异芀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共性螆研究层面肄有关人的行为的基本膀理论探索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社会心理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蒅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袂袈人类文化学羅社会心理学薂研究对象莀不同文化背景下或同一区域薇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行为比肅较研究羃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行为研究肂研究方法蚀社会调查法肅资料分析莄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第三节第四节蒀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3荿一、社会心理发展膅二、社会认知螅三、社会互动膁四、社会影响膈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芅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膆●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虿●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膀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莅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节●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莁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罿●1、1908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蒅●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蚃●3、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肃三、迅速发展期螈●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薁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薇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蚄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蒅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4芃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薀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蚄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蚂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肈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蚆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膂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蒀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袀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蒅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薆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袁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芈思考题蒈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3、薅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节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羀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芇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蚅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蚃第一节强化导向的SP理论蒈一、强化理论溯源肆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螅三、社会学习理论:注意保持复制动作再现5螀四、社会交换理论膀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螅收益≥代价关系维持袅收益<代价关系破裂膁收益≥≥≥代价内心不安薇收益<<<代价愤怒第二节第三节袈认知导向的SP理论羅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薂(一)基本假设荿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2、3、薆假设: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动机肅(二)认知失调的条件羂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螇(三)认知失调的程度莅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比例膅(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聿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葿二、社会同一性理论(Tajfel,etal.,1982,1987)膄基本观念: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膅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Turner,1982)蒀1、类化羇2、社会类化膇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芄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6袁第三节角色理论(Mead,1934;Cooley,1902)虿一、基本观点:羆●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莄●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节●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膇二、角色理论的来源螅●社会学来源-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蒄最初是由布鲁默(H.Blumer,1937)在一本由莎密特(E.P.Schmitt,1937)主编的《人与社会》的著作中提出的,布鲁默在1969年则专门出版了《符号互动论》一书,专门阐述了该理论的原理。蚃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衿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螈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班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中。薄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袀●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薁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执行这些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的结构。薇这种结构是人们相互之间动力关系的引导体系,并决定人们的行为。蚄角色则是个人在特定社会身份上的表现,一个人对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社会身份的功能意义决定的。芁●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羈三、主要概念芅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螄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蚁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螀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7肄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螄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金盛华,2005)肂一、基本观点膈1、人需要解释世界肇2、人需要解释自己袄3、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腿4、人寻求自我价值袀5、自我价值定向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袆二、基本概念羃1、自我价值2、自我价值定向3、自我价值感薀4、自我价值支持5、自我价值保护莈思考题:蚅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肃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羁3、利用角色理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肀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蚈第三章SP研究方法膃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莂一、现象揭示研究薈探索描述研究:x是什么?描述蒇二、关系解释研究芃相关研究:xy预测螃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8芀纵向研究:xy因果关系第二节第三节膆具体研究方法芃一、观察法二、档案法三、调查法四、现场实验五、实验室研究第四节第五节罿SP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一、二、蚇变量羄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因素,无关因素莃二、操作莀自变量:差异性;实验条件的作用同等性葿因变量:操作性定义;同等的被记录性羇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蒃(一)随机分配螁(二)误差控制——研究者影响袇——被研究者的影响螆误差控制——研究中的偏向问题薃1、研究者的偏向——期望效应(对结果、对被试)膂避免方法:双盲法,用录音带播放指导语蕿2、被试的偏向薅(1)实验效应(2)社会赞许性倾向蚂避免方法:要求其尽量自然反应,参与观察法,薃隐瞒真实目的第六节第七节肇研究原则薈一、客观性原则二、分析与综合原则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螂四、宏观与微观统一原则五、伦理性原则蚀补充: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9蝿(一)表现莇1、侵犯隐私的问题袂2、哄骗被试的问题肁3、心理不安的问题——弱点的发现蒁4、被试可能遭受实质伤害的问题膆(二)哄骗的使用与处理袂1、使用蒂优点:保证研究的可信性羈缺点:引起被试反感与愤怒;身心伤害袅2、处理方法——活跃的扮演角色羂限制:实验枯燥,被试很难高度介入;被试在开始前已确定行为方式袃3、使用原则蚀a、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羇b、权衡利弊——结果VS被试的伤害肂c、知晓同意聿d、实验后的真实告白肈思考题蚆1、分析三种研究的方法学路径各自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膂2、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五种具体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优缺点蒀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有那些袀4、试举例说明哄骗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蒅第四章社会化10薆第一节社会化的理解袁一、社会化的内涵芈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蒈二、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偏向薅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节(一)社会教化羀内容: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芇分类:系统、正规的VS非系统、非正规蚅(二)个体内化蚃途径: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蒈四、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和类型肆(一)基本目标(内容)螅1、政治社会化自然人政治人螀2、民族社会化自然人民族意识的人膀3、法律社会化自然人法律意识的人螅4、道德社会化自然人道德意识的人袅5、性别角色社会化膁6、言语社会化自然人社会人薇(二)社会化的基本类型袈1、早期社会化(青少年期)羅2、预期社会化(大学期)薂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青年期)荿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成年期)11薆5、再社会化(成年期)肅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羂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二、社会比较机制三、社会学习机制四、亚社会认同机制螇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莅一、基因与遗传膅二、文化聿作用:葿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膄三、家庭膅重要性:1、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2、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最强;3、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蒀四、学校羇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期望成绩的公开评价班级气氛膇五、同辈群体芄影响社会化的原因:袁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虿六、媒体羆(一)电视莄优点:节1、获得了社会事件的一般知识,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2、教学节目更有利于学习膇缺点:螅1、儿童的理解力和价值观未成熟,易错误理解和模仿2、暴力镜头的增多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蒄(二)网络蚃优点:12衿1、了解社会,开阔视野2、大量的信息收集3、新的交往渠道与平台螈缺点:薄1、思想的混乱2、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3、色情、暴力等信息的泛滥袀第四节社会化的过程薁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薇蚄芁二、荣格的“人的后半生”羈芅螄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蚁四、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螀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肄三水平:前习俗(4-10岁);习俗(10-13岁);后习俗(13岁以后)第八节第九节螄社会化的启示肂一、生命全程观膈注重社会化过程中的质变肇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共同发展;共性与个性的
本文标题: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笔记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7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