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场二(Word有详解答案)
2013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二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之为“陛下”。“陛”本来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常常不能对皇帝直接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容逾越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2.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B.“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C.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D.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3.天坛(下图)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祈雪的圣地。这一建筑体现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是()A.心即理也B.致良知C.天人感应D.制天命而用之4.“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是无法之胜也。”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言论()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5.《清代北京竹枝词》:“初起山东多义民,忽延保定忽天津。俄惊辇下纷纷遍,真似神仙会驾云。”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指示主要是为了()A.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B.进一步丰富人民物质生活C.进一步调动集体生产的积极性D.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7.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A.婚礼形式删繁就简B.依旧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C.恋爱自由成为时尚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8.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A.法国共和政体B.美国民主共和制C.英国君主立宪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9.(2011·南通)“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10.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11.(2011·北京西城)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A.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C.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12.关于右图准考证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此作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主要是邓小平B.该次考试安排在1977年底进行C.该次高考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D.该次考试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为必做题,共37分;第15、16、17、18题为选做题,任选一题,15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东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四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到2006年9月)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31412763——中国教育新闻网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6分)(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8分)(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7分)14.(12分)(2011·江苏四市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2分)(3)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2分)(4)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4分)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1)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6分)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体现材料二观点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9分)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右图。(1)“新民”的含义是什么?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有何进步性?(6分)材料二总之,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五胡乱华以来一千多年外族统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会,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了很大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得上是“进化”这两个字了。——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2)分析评论梁启超的上述观点。(9分)17.(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图片说明: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满是尸体、漂落的帽子……材料二世界各国的反战图片(图片说明:图1希腊和平主义者抗议印巴核武器试验;图2反战示威者在美国的11个城市同时举行游行;图3法国10余万民众举行反战游行)请回答:(1)材料一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事实有何进步性?(6分)(2)观察上面的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哪些新特点。你对反战运动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9分)1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则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圆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材料二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要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徐新《西方文化史》(1)材料一中“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历史贡献。(9分)(2)秦始皇和拿破仑在巩固政权的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6分)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臣民常常不能对皇帝直接说话”等信息体现了专制皇权不容逾越的特征,其它各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体现出来。2[答案]D[解析]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是在隋唐时期,排除A项;B项错误,排除;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是在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秦汉时期官吏的任免权收归皇帝,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选D项。3[答案]C[解析]古代帝王及百姓通过古老的仪式祈求上天,是因为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确信天人感应。4[答案]C[解析]既保留君主,又要求“君不甚尊,民不甚贱”的派别是维新派。5[答案]B[解析]这首诗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后发展到直隶一带。6[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1960年”。当时正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年),因此中共中央发出这个指示主要是为了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所以答案为D项。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依据史论结合的原则,“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等信息反映了当时依旧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8[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体现了该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是通过相对和平、温和的途径建立的,与之相符的只有英国君主立宪制。9[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奋斗目标是“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A、C、D三项均不符合这一目标。10[答案]C[解析]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实行了改革,C项正确。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排除A项;B、D两项明显错误,排除。11[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苏联片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
本文标题:2013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场二(Word有详解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