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过新年》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新年的由来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能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体验孩子们过新年愉悦的心情。3、认识打击乐器“鼓”、“钹”,通过节奏训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创编律动表现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春节的基本习俗,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2、能积极完成各项律动、参与表演。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过新年》,体会过年时喜悦和热烈的气氛。教学准备:多媒体、鼓、钹、一、导入1、看动作猜一猜(教师表演鞭炮的动作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2、人们都在什么时候大鞭炮(看一看大鞭炮的画面,引出过新年)师:有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在大鞭炮,轻笑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大鞭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引出春联)小结:过年了,人们打起欢快的鞭炮,把心愿写在火红的春脸上来装扮自己的房子,希望来年能够吉祥如意!二、送春联熟悉歌词1、齐唱《新年好》师: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在教室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春节吧!(播放鞭炮声及《新年好》音乐营造过年氛围)2、送春联瞧,我也为你们送来了一副春联呢!课件出示: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3、按节奏读春联(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熟悉音乐节奏)4、提出要求:读出节奏的强弱(课件对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加粗)5、为春联出横批(引出课题《过新年》)三、学唱歌曲《过新年》1、初听歌曲学锣鼓声(1)听出锣鼓声师:你们为春联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他们高兴地请来两位好朋友,一起为你们演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一听这两位朋友是谁?(2)介绍小锣和小鼓师:今天我把小锣和小鼓两位朋友也请到了教室,听一听先出场的这位是谁,它是这么唱歌的?你能模仿吗?(3)敲一敲小锣和小鼓的节奏(师引导学生演奏小锣和小鼓的节奏为歌曲锣鼓声做准备)(学生个别上台演奏敲击锣鼓声——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演奏锣的声音——用双手拍激代替小锣的声音——分组演奏——全班齐奏)2、用锣鼓声为春联的歌声伴奏(1)二次听音乐分清锣鼓声的特点师:小锣和小鼓是这么配合春联的?春联和锣鼓谁先唱歌?(2)师唱歌曲,学生唱锣鼓声——师生反过来试一试(3)配合锣鼓动作及节奏边唱边演奏3、三听音乐:锣鼓和春联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歌的?(课件出示本课歌曲的歌纸,提示听的时候要认真、安静)4、教师范唱歌曲,学习难句(1)师初唱,听一听哪一句是唱得最开心的?(师边唱边演,动作提示:歌曲的末句)(2)学习歌曲末句前半句: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师:这么开心的音乐,你也来演一演唱一唱这一句吧!(3)学习后半句:锣鼓声师:这么好听欢快的旋律,小锣鼓是这么回答的?生:咚锵|咚锵0|咚咚|锵0||教授方法:你能唱唱吗?(师我有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欢快?通过对比演唱帮助学生分辨,并提示休止符的作用)(4)一起用快乐的声音唱一唱这句吧!(5)加上锣鼓的动作唱一唱5、在旋律线中学唱歌曲(1)用课件出示歌曲的旋律线师:小锣和小鼓不仅歌声好听,它们还会画画呢!听一听,看一看它们的图画有什么特点?(根据歌声的高低、长短和快慢进行画画)(2)拿出手指和锣鼓一起画一画吧!(3)用你的歌声画出美丽的旋律图(学生初唱,师钢琴伴奏)(4)唱出歌曲欢快的感觉师:能把歌声再唱得欢快些吗?加快速度哦!(5)分组演唱歌曲(两组唱两组用双手伴奏——调换)(6)歌曲的伴奏中完整演唱(7)播放歌曲FLASH,带上锣鼓边唱边演,和人民一起欢度新年吧!6、背唱歌曲(1)锣鼓是调皮的小乐器,它要和大家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瞧!你还能唱出它们的歌声吗?(掩盖锣鼓声,背唱)(2)增加难度背唱全曲(再次掩盖歌曲前半句歌词)(3)加上音乐伴奏和肢体动作完整背唱全曲四、拓展1、讲述“年”的故事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大鞭炮、敲锣打鼓还要贴春联吗?传说:年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它就会来到村庄吃掉村民的家畜,而且只要它一出来,花草树木就会开始枯萎,谁见了都会倒霉,所以人民都盼望着“年兽”早点过去。后来聪明的人们发现,年兽一听到爆竹声,一看到红色的东西就会害怕地逃走。因此,每当“年”来了,人民就放烟花、打爆竹,很快年就被人们吓跑了,人们又高兴地过了一年。小结: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更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喜庆、喜欢热闹,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希望。2、各地的过年风俗师:你知道中国人过大年还会做些什么?(师播放课件,边讲述各地风俗一边出示图片,有时间可以稍拓展西方的圣诞节。)课堂总结:过新年不仅是人们收获丰收的时候,更是播种希望的时刻,因此,过年对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代表着深刻的意义,最后,让我唱起欢快的新年歌,在《过新年》的歌声中收获今年的幸福,播种明年的希望吧!(播放《过新年》伴奏,师生共同歌唱)
本文标题:过新年音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2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