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年轻时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时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心中的太阳永不落这首词作于1957年5月11日,于1958年1月1日发表于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1957年2月,李淑一(时为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把她写的纪念自己的爱人柳直荀(烈士,1932年牺牲,湖南长沙人,主席当年战友)的一首《菩萨蛮》寄给毛主席:“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依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蝶恋花轻飏重霄问讯寂寞忠魂倾盆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将现实革命斗争与神话传说直接沟通,以神仙为线索,虚构二烈士游月宫所遇、所闻、所感诸情节,融叙事、抒情于一体,创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瑰丽的艺术境界,寄托了对亲人和战友的深切悼念之情,热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不朽精神,是一首政治内容于较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典型之作。这首词,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尤为突出,其特点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安排特别巧妙。由杨柳二烈士之姓联想到杨花柳絮;又由此联想到他们飞入月宫,受到吴刚和嫦娥的欢迎;由月宫中吴刚折桂酿酒的传说想出他们用醇美的桂花酒款待英烈;由英烈听到革命胜利的消息而热泪飞洒,继而构想出大雨倾盆……总而言之,想象象插上了翅膀,翱翔与人间——天上——人间,形成大幅度的空间转换,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优美艺术境界。词意既浪漫夸张,又现实真朴;既博大崇高,又缠绵深婉,是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典范。
本文标题:蝶恋花 答李淑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6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