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教师版
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解释和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学习重点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学习难点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读:解题、介绍作者1、解题: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guàn)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2、.作者与作品:魏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徵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二、走近文本,基础积累分析课文第一段(一)读准字音求木之长.()浚.其泉源()塞.源()(二)重点字词解释求木之长.者(高)欲流之远.(长远)浚.其泉源(疏通)积其德义..(道德仁义)虽在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居域中..之大(天地间)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堵住)(三)词类活用21、必固.其根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权,大位。3、而况于明哲..乎?:形容词作名词,明智的人。4、居安.思危.:形容词作名词,安乐的时候,危难的时候。(四)古今异义1、必固其根本..古义:名词,树根今义:副词,完全2、人君当神器..之重古义:帝位(五)一词多义1、固1)固其根本:使……牢固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2、长1)臣闻求木之长者:高大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高大3)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与“短”反义3、居1)居域中之大:据有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4、以戒奢以俭(介词,用)伐根以求木茂(连词,表示目的)(六)判断文言句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固定句式,这也是……啊(七)重点句子翻译1.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3《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第二段(一)读准字音殷.忧()载.舟覆舟()(二)重点字词解释凡百..元首(所有的)承天景.命(大)克.终者盖.寡能够;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夫在殷.忧(深切)既.得志(已经)傲物.(他人)董.之以严刑(督责)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苟且;恭敬)可畏惟..人(畏惧;只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深切警惕)(三)古今异义1、凡百元首..今(国家最高首脑)古(帝王)2、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古(放纵情思)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今(走路)古(路人)(四)一词多义以竭诚以待下(连词,来,表目的)纵情以傲物(连词,导致,表结果)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介词,用)(五)判断文言特殊句式1、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反问固定句式,“岂……乎”译意为“难道……吗”)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以严刑”“以威怒”分别是“董”“震”的状语后置)4翻译重点句子:1、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5《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第三课时一、分析课文第三段(一)读准字音虑壅.蔽()惧谗邪..()黜.恶.()谬.赏()(二)解释重点字词诚.能见可欲(如果真的)将有作.(兴建)思谦冲.以自牧.(谦虚;约束,修养)惧满溢..(骄傲自满)思三驱..(从三面驱赶野兽,留一面放生)思慎始而敬.终(慎)虑壅.蔽.(被堵塞、蒙蔽)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简.能而任之(选拔)信.者效其忠(诚信)鸣琴垂拱..(皇上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代下司.职(管理)(三)词类活用1、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活用作动词,居……下)2、乐.盘游(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3、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奸恶的人)4、惧谗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5、何必劳.神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苦)(同左)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四)一词多义1、诚1)诚能见可欲:如果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2、以1)则思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三驱以为度,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6连词,用来,表目的2)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导致,表结果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3、下1)思江海下百川(名词活用作动词,居……下)2)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3)竭诚以待下(臣民)4、善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2)善始者实繁:好5、能1)诚能见可欲:能够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6、思1)则思……(等句):考虑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五)判断特殊文言句式1、则思知足以自戒(宾语前置)则思谦冲以自牧(宾语前置)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意念被动句,被蒙蔽,受蒙蔽)翻译重点句子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总结本段出现的成语:7《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第四课时走进课堂,合作探究(一)梳理课文,探究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课文第二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总结历史教训,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劝谏君王积其德义。3、第三段提出具体的做法,即“十思”(十条建议)。请以表格形式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温馨提示】作者提出的“十思”,也可以概括为“五戒”:“十思”内容“十思”含意“十思”实质“见可欲”“将有作”①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戒奢侈②念高危惧满溢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来加强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③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④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⑤戒纵欲⑥虑壅蔽惧谗邪⑦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戒小人“恩所加”“罚所及”⑧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⑨戒赏罚不公8(二)探究论证方法1、第一段中有哪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观点:(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3、本文第二、三段也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正反两方面剖析,说理更加透彻。(三)研究作者智慧及作品的现实意义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要中听,你能说说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做的吗?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本文标题: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0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