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数学教案(七年级下)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一节整式〖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能准确地说出给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1.整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的定义:像1.5V,28n,hr231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4)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5)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2.定义的补充:(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2)多项式的项数: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3.区别是否整式:关键: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4.例题讲解:例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单项式?多项式?ab+c,ax2+bx+c,-5,,2yx-,12-xxⅢ.做一做1、单项式、多项式的名称:bca32是____次_____项式12212yyx是____次_____项式abcbacab2223是____次_____项式Ⅳ.课时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类代数式?(单项式)关于单项式,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定义、系数、次数)2在单项式的定义中,提到了“单独一个数,也叫单项式”,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都属于单项式,可见,有理数是特殊的单项式Ⅴ.课后作业课本P5习题1.1:1,2,3。全优测控〖板书设计:〗第一节整式1.整式的有关概念:例题讲解:2.定义的补充:VI.教学后记第二节整式的加减(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及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整式加减的学习,深入体会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为后面学习方程(组)、不等式及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难点:正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及符号的正确处理。〖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复习:1、填空:整式包括和2、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A)yx222与231yx(B)nm22与22mn(C)ab32与abc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议一议:P8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到了整式的什么运算?说说你是如何运算的?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练习:1、填空:(1)ba2与ba的差是(2)、单项式yx25、yx22、22xy、yx24的和为2、计算:(1))134()73(22kkkk(2))2()2123(22xxyxxxyx(3)14)2(53aaaⅢ.做一做P9随堂练习Ⅳ.课时小结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Ⅴ.课后作业P9习题1.2:1、2、全优测控〖板书设计:〗第二节整式的加减(1)复习: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练习: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VI.教学后记第二节整式的加减(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规律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发展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整式加减的学习,深入体会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为后面学习方程(组)、不等式及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难点:探索规律的猜想。〖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摆第1个“小屋子”需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枚棋子,摆第3个需要枚棋子。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1)摆第10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枚棋子(2)摆第n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你是如何得到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例题讲解:练习:1、计算:(1)(11x3-2x2)+2(x3-x2)(2)(3a2+2a-6)-3(a2-1)(3)x-(1-2x+x2)+(-1-x2)(4)(8xy-3x2)-5xy-2(3xy-2x2)2、已知:A=x3-x2-1,B=x2-2,计算:(1)B-A(2)A-3BⅢ.做一做P11随堂练习Ⅳ.课时小结要善于在图形变化中发现规律,能熟练的对整式加减进行运算。Ⅴ.课后作业P12习题1.3:1(2)、(3)、(6),2。全优测控〖板书设计:〗第二节整式的加减(2)一、旅游中发现的几何体二、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VI.教学后记1.3同底数幂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2.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幂的运算性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运用实例导入新课引例一个长方形鱼池的长比宽多2米,如果鱼池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米,那么这个鱼池的面积将增加39平方米,问这个鱼池原来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学生解答,教师巡视,然后提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求解,同学们在什么地方有问题?要解方程(x+3)(x+5)=x(x+2)+39必须将(x+3)(x+5)、x(x+2)展开,然后才能通过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整理,这里需要用到整式的乘法.(写出课题:第七章整式的乘除)本章共有三个单元,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这与前面学过的整式的加减法一起,称为整式的四则运算.学习这些知识,可将复杂的式子化简,为解更复杂的方程和解其它问题做好准备.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首先必须学习幂的运算性质.(板书课题:7.1同底数幂的乘法)在此我们先复习乘方、幂的意义.二、复习提问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1)34;(2)a3;(3)(a+b)2;(4)(-2)3;(5)-23.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三、讲授新课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四、应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计算:(1)107×104;(2)x2·x5.解:(1)107×104=107+4=1011;(2)x2·x5=x2+5=x7.提问学生是否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要求学生计算时重复法则的语言叙述.例2计算:(1)-a2·a6;(2)(-x)·(-x)3;(3)ym·ym+1.解:(1)-a2·a6=-(a2·a6)=-a2+6=-a8;(2)(-x)·(-x)3=(-x)1+3=(-x)4=x4;(3)ym·ym+1=ym+(m+1)=y2m+1.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板演,并提醒学生注意:(1)中-a2与(-a)2的差别;(3)中的指数有字母,计算方法与数字相同,计算后指数要合并同类项.(2)中(-x)4=x4学生如不理解,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理数的乘方.课堂练习计算:(1)105·106;(2)a7·a3;(3)y3·y2;(4)b5·b;(5)a6·a6;(6)x5·x5.对于第(2)小题,要指出y的指数是1,不能忽略.计算:(1)y12·y6;(2)x10·x;(3)x3·x9;(4)10·102·104;(5)y4·y3·y2·y;(6)x5·x6·x3.(1)-b3·b3;(2)-a·(-a)3;(3)(-a)2·(-a)3·(-a);(4)(-x)·x2·(-x)4;五、小结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作业:P15-知1.2问-1.2教后记: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常用的教学用具活动准备:1、计算(1)(x+y)2·(x+y)3(2)x2·x2·x+x4·x(3)(0.75a)3·(41a)4(4)x3·xn-1-xn-2·x4教学过程:通过练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复习乘方的知识,并紧接着利用乘方的知识探索新课的内容。一、探索练习:1、6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62)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a2)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在这个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推测(62)4与(a2)3的底数、指数。并用乘方的概念解答问题。2、(6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n·am=anm)=__________(3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n·am=anm)=__________(a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n·am=anm)=__________(a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n·am=anm)=__________(a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n·am=anm)=__________即(am)n=______________(其中m、n都是正整数)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发现了什么?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学生在探索练习的指引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幂的乘方的法则,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法则的实际意义从而从本质上认识、学习幂的乘方的来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幂的乘方的性质特点(如底数、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回顾这一性质的得来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二、巩固练习:1、1、计算下列各题:(1)(103)3(2)[(32)3]4(3)[(-6)3]4(4)(x2)5(5)-(a2)7(6)-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0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