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 产业动态:智能制造产业(排版送审稿0713)104
1本期要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6月24日正式成立,主管工业和金融的马凯副总理领衔。《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将采用“1X”形式推进,其中“1”就是《中国制造2025》,“X”是与《中国制造2025》配套的多个政策文件。“X”系列配套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成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档次不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开发,研发机构6000余家,以美、日、俄等国实力较强。我国传感器产业已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品种满足率在60%-70%左右。但高新技术类产品少,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2014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国产机器人厂家约500家,销售量达到12000台,年复合增长36%。由于可靠性较外资品牌有很大差距,国产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只有13%。工信部计划在2020年前培育出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打造中国最大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仅3年的时间,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初步形成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孵化、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制造、重点应用领域示范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基础体系。全国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近期正式上线。该平台由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协同建立。北京“云链”工业SaaS云2014年底上线。该项目主要由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建设,具备智能产品研发、智能部件加工和智能装备制造的支持功能。2目录【编者的话】.........................................1光谷“智造”为中国代言...........................1【热点新闻】.........................................3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立.....................3“中国制造2025”政策或年内出台智能制造是主线....5【行业分析】.........................................8深度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8智能制造中关键技术与实现........................25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水平分析......37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析............................46工业4.0概念出现智能工厂实现制造升级...........51【市场研究】........................................54传感器产业调查:市场保持快速增长................54RFID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628大数据看透中国机器人悲喜剧.....................65【企业风采】........................................72探访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德国智能工厂典范..........72长虹5.5秒PK海尔10秒谁的智能工厂更“吉尼斯”..76【技术革新】........................................782015云计算与工业4.0:国内首个工业云............78由e-works建设的中小企业云制造平台正式上线......82【本地动态】........................................85光谷智造园构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体系..............85华中数控: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85奋进机器人澎湃中国心...........................90【温馨贴士】........................................94全面解读《中国制造2025》........................94编者的话1【编者的话】光谷“智造”为中国代言赵家新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生产和利益分配链条中始终处于劣势,基本位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破题。2015年,中国版“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这份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目标,互联网+传统工业的创新融合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的制高点,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领域发展,让中国10年内迈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制造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中,东湖高新区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光谷的智能制造产业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东湖高新区八大产业园之一,是区域产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以打造中国最大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仅3年的时间,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初步形成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孵化、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生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制造、重点应用领域示范的智能制造全编者的话2产业链基础体系。2015年上半年,智能制造产业园完成固定投资27.8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1.06亿元。国家重点扶持的面板显示产业,华星光电生产基地及深圳天马微电子生产基地相继落户,其中华星项目已申报国家级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标志着光谷“智造”军团的第一个国家级智能工厂建设驶入快车道。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全球最大的小型面板显示生产产业链和全国最具特色的智能工厂示范基地。目前,我国工业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方呈现的是工业2.0、3.0和4.0并存发展的状态,转型前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一旦适应了新的生产模式,发展速度则会几倍于之前。这种转型升级对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要求非常之高,因此改革的过程需要通过试点逐步推广。光谷智能制造园通过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入园,利用示范效应,将实现带领园区跨步迈入工业4.0的梦想。随着这些企业的不断壮大,通过技术共享和平台共建,实现区域内的研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销售智能化以及服务智能化的全产业链指日可待。作为东湖开发区产业支撑的新节点,光谷“智造”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我们力争要走在中国智造的最前沿。从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构想到园区的规划落地,光谷制造开始向着更高附加值和更强话语权的“光谷智造”迈进。如果说光谷是东湖开发区一条璀璨星河,智造园就将是这条星河中最闪耀的明珠!光谷人正在拥抱“智造”时代,光谷“智造”开始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更要为中国打造国际领先高科技产业园的梦想代言!热点新闻3【热点新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备受关注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于6月24日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主管工业和金融的马凯副总理领衔,国务院24个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出现,辅佐马凯组长的5位副组长分别来自于工信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该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6月25日,接近领导小组的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领导小组目前的工作是抓紧制定出台十大领域产业规划,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在领导小组成员正式公布前,坊间已有消息称,组长将由国务院相关领导担任。而主管工业、交通及金融工作的副总理马凯,显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中国制造2025》是以国务院名义颁发的文件,是我国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尽管工信部是牵头部门,但这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国家数十个部门的分工协作,需要由一个国务院副总理级别的领导来牵头。”工信部一位人士称。据悉,领导小组成员来自国务院所属的24个部门,《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分工或多或少地与这热点新闻424个部门有着联系,而根据国办文件表述,领导小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马凯曾出访德国,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开幕式,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尔就加强中德经济技术合作举行会谈,并出席了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4.0”座谈会。一位观察人士认为马凯此次访德意义非凡。“要知道,德国是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工业4.0’计划的国家,中德两国在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方面的合作潜力和空间越来越大。”该人士说。马凯的左膀右臂是5位来自国家最权威部门的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他们分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财政部副部长刘昆。从公开的资料便能看出,5名副组长既是代表所在部门参与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工作,同时又都具备不同的特殊履历和经验,涵盖产、学、研各领域。苗圩、肖亚庆曾分别担任过东风汽车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掌门人,熟悉大型制造企业,在“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这两家企业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十。分析人士认为,他们这种执掌大型企业的经历,对于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技术派的官员,非曹健林莫属,他是中国光电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曾担任过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兼光电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林念修曾在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工作,兼具信息化与工业化双方面的经验。热点新闻5跨界的特性还体现在来自其他20个国务院部门机构的高官,包括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等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室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担任。(来源:腾讯新闻时间:2015-06-26)“中国制造2025”政策或年内出台智能制造是主线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下简称《2025》),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对这一行动纲领编制的意义,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公开介绍称,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苗圩分析。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2025》的落实将采用“1X”的形式来推进,其中“1”就是《2025》,“X”是与《2025》配套的多个政策文件,具体将包括一系列的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等。“X”系列配套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热点新闻6——贯穿《2025》的一个核心主线即“智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线,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等。其中,第二项关键任务尤为引人关注。《2025》要求,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国家提出,要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
本文标题:产业动态:智能制造产业(排版送审稿0713)10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