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课件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2-2020年高考必备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Ⅰ卷Ⅱ卷Ⅰ卷Ⅱ卷Ⅲ卷Ⅰ卷Ⅱ卷Ⅲ卷Ⅰ卷Ⅱ卷Ⅲ卷Ⅰ卷Ⅱ卷Ⅲ卷命题角度1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9~116、8命题角度2大气环流与降水命题角度3气候类型判读7命题角度4常见天气系统4~5命题角度5天气系统与气候特征37(1),6分37(1),8分37,22分37,24分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3-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2019全国Ⅱ·6、8)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1~2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命题角度1-4-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1.C2.A解析:第1题,考查热力环流。气流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水汽凝结成积云;气流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天气晴朗。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不能连续分布,而形成间隔团块状,C项正确。第2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垫面温度越低,对流运动形成积云的高度越低,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项正确。命题角度1-5-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2017全国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第3~5题。命题角度1-6-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3.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5.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命题角度1-7-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3.B4.C5.D解析:第3题,覆膜是为了保温,故膜内温度高于当地气温,因此可判断曲线③④表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①②表示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积雪对地表(包括膜内)有隔热作用,会使地表(包括膜内)日变化幅度变小。因此①表示丰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表示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第4题,曲线表示平均气温而不是极端最低气温,因此A项可排除;由第3题解析可知,膜内温度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影响较大,当地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影响不大,因此C项描述最符合题意;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不大,排除B项;根据第3题解析知,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寒冷期气温在-15℃左右,可排除B、C项;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地方时14时,而该地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17时,可推知该区域地方时比120°E晚约3小时,加之该地种植葡萄,可确定D项正确。命题角度1-8-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2019辽宁抚顺一模)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命题角度1-9-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1.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A.1月B.3月C.7月D.11月2.该绿洲可能位于()A.吐鲁番盆地B.河西走廊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3.关于图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D.第二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命题角度1-10-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1.C2.A3.C解析:第1题,该图所示的月份日最低气温约14℃,日最高气温超过30℃,应是夏季,可能是7月份,C项对。1月、11月的夜晚气温低于0℃,A、D两项错。3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夜晚气温在0℃左右,B项错。第2题,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地方时午后14时,图示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左右,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该绿洲的经度在90°E附近,可能位于吐鲁番盆地,A项对。河西走廊经度在100°E附近,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主要在100°E以东,B、C、D三项错。第3题,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关于图中情况描述,9:00—15:00沙漠升温快,气压低,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D两项错。0:00—6:00是当地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项错。故选C项。命题角度1-11-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了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第4~5题。图a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命题角度1-12-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图b39°N地形剖面图4.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断5.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命题角度1-13-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4.A5.B解析:第4题,读图a可知,10℃等温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可知,甲、乙两地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乙位于落基山外部,故T甲T乙。第5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且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地气温高于乙地。命题角度1-14-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2019广东深圳二调)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6~8题。命题角度1-15-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6.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7.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8.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命题角度1-16-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6.A7.C8.D解析:第6题,由题意可知,蒸发能力与该地区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与该地区的气温、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等有关。从该地区来讲,主要与气温有关,四个地形区中,塔里木盆地纬度最低,气温最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蒸发能力均值最高,A项正确。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年实际蒸发总量西北最多,往南往东递减最少,塔里木盆地最低。其分布与该地区受到西风影响,降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故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降水多少,C项正确。第8题,一般在湖泊地区,水源充足,故实际蒸发量就是蒸发能力,蒸发能力主要受气温影响。新疆博斯腾湖纬度最高,冬季寒冷,气温最低,实际蒸发量最小,D项正确。命题角度1-17-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第9~10题。9.产生地冰花的土壤()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10.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C.地表温度高于0℃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命题角度1-18-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9.B10.D解析:第9题,地冰花从泥土慢慢长出来,故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冰花是气温在0℃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因此土壤的含水量较大。第10题,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因为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花。命题角度1-19-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据此完成第11~12题。1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C.CO2浓度高D.风速较大命题角度1-20-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11.A12.C解析:第11题,从题目所给条件“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外部气温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白天洞外气温高于洞内,夜晚洞外气温低于洞内。结合题目所给“呼气”“吸气”的原理即可判断白天空气从洞外流入洞内,晚上从洞内流出。故A项正确。第12题,由于洞内气体性质相对稳定,而洞外气温、气压的变化大,因此无法判断洞穴内外气温、气压高低;由于洞内缺乏绿色植物,因此其CO2浓度相对较高;洞内相对封闭,风速较小。命题角度1-21-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命题角度1-22-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13.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A.风力微弱B.水汽较多C.凝结核多D.植被茂盛14.该山可能位于我国()A.青海省B.云南省C.安徽省D.山西省答案:13.B14.C解析:第13题,在山区,受地形抬升影响,山腰地带降水较多,空气中水汽较多,易形成雾。第14题,从图中可知,7月,山腰和山麓雾日都很少,说明水汽少,降水少,则该山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为伏旱天气)。结合选项中的四省,只有安徽省符合条件。命题角度1-23-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上海5610米高空的风向是()A.偏西风B.偏南风C.偏东风D.偏北风16.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B.昆明、重庆、长沙、台北C.台北、长沙、重庆、昆明D.昆明、重庆、上海、北京命题角度1-24-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答案:15.A16.D解析:第15题,从图中看,上海5610米高空气压值为500百帕,上海以南地区500百帕气压面的海拔高,说明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值高于500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为偏西风。第16题,由上题可知,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值高于500百帕,即高空气压由南向北递减,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故海平面气压由南向北递增,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为昆明、重庆、上海、北京。命题角度1-25-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亚欧大陆1月气温距平值(单位:°C)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命题角度1-26-高考真题体验典题演练提能17.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a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c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1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