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四节王实甫-PPT课件
第四节王实甫•一、生平和创作•王实甫(1260?-1336?)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是仅以一部作品影响了整个文学发展的少数作家之一。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续录鬼簿》中作《凌波仙》曲吊王实甫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这意味着王实甫是混迹于教坊勾栏的落拓文人,擅长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存目共十四种,全本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还有《芙蓉亭》和《贩茶船》各有一折佚曲存世。此外,还传存几首散曲。其他文学作品,均已散佚不传。•王实甫•王实甫善于以古典诗词入曲,酝酿气氛,锤炼字句,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意境,风格优雅,他和关汉卿分别开创了我国戏曲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流派。•为何元杂剧“四大家”里没有王实甫呢?这是由元代杂剧体制的特点决定的。元杂剧的体制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一剧四折,分“旦本”或“末本”,一般不得违反。而《西厢记》不仅长到五本21折之多,而且根本无视“旦本”“末本”的戒律,所有进入剧中的人物,只要剧情需要,都可以有说有唱,这就远离了“正宗”杂剧的基本模式,有违于当时元杂剧的格式要求。于是人们虽然认同《西厢记》为优秀剧目,却很难把它视为“正宗”杂剧,所以其作者自然也就不能跻身于元杂剧“四大家”之列了。•二、《西厢记》•《西厢记》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作品,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西厢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1、《西厢记》的故事流变•《西厢记》故事源于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名篇。•元稹朋友杨巨源、李绅分别作《崔娘诗》、《莺莺歌》。•《西厢记》•宋晏殊《浣溪沙》有“不如怜取眼前人”用传奇原诗句;苏轼《赠张子野》有“诗人老去莺莺在”诗句;秦观和毛滂以崔张故事为题材写了“调笑踏转”歌舞曲。赵令畴写了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上卷有《张公子遇崔莺莺》。元初罗烨《醉翁谈录》有《莺莺传》,证明崔张爱情故事已进入“说话”领域。•金人董解元集小说、说唱、歌舞之大成,将崔张故事改编成规模宏伟有十四宫调,一百九十三套组曲,五万多字的说唱文学作品,赋予它全新的内容和反封建的主题。俗称《董西厢》。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局限。•《董西厢》•《董西厢》插图•《董西厢》孕育了《王西厢》,而《王西厢》又发展了《董西厢》。两部《西厢》的不同:•⑴文化心理不同:《董西厢》代表北方观众草原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多,《王西厢》代表汉民族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少。•⑵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王西厢》安排的是复线结构,不但安排了以老夫人、惠明、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⑶反对封建婚姻的深刻程度不同:《王西厢》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程度比《董西厢》更为彻底和深刻。•⑷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同:《董西厢》的人物形象没有《王西厢》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完美。如把《董西厢》中张生主动提出上京应试的情节,改成老夫人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名逼张生去应试。这使情节发展更合理,人物性格更丰满,反封建的主题更鲜明突出。•2、《西厢记》剧情及思想意义•《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发生在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普救寺。•《西厢记》的主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倾向。剧作通过张生和莺莺反抗封建礼教、成就美满姻缘的故事,猛烈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普救寺•普救寺后花园•莺莺塔•莺莺塔•梨香深院•梨香深院内景•西轩•张生翻墙处•白马解围•长亭送别(美术)•《西厢记》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⑴作品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不合理性,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⑵作品歌颂了崔张自由恋爱,自主终身的婚姻方式,贯穿着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老夫人逼迫张生“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⑶作品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反映了历史的进步。•这一理想,既是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颂歌,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发出冲击的呐喊。•3、《西厢记》的人物形象•《西厢记》反封建进步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老夫人:(顽)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她按照封建阶级的要求安排女儿的生活道路,竭力灌输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要女儿服从婚约。发现莺莺有逾越封建礼教之处,立即严加责备。当兵围普救寺,她将莺莺许嫁与任何能退兵解围的人。但在张生退兵之后,便变卦硬要拆散他们的姻缘,表现了她的阴险和狡猾。面对莺张私结夫妻的既成事实,她逼迫张生进京投考,坚持不招白衣秀士的家谱。作品通过老夫人形象,直揭封建礼教、伦理和婚姻制度本身,提高了作品的批判性。•《西厢记》剧照拷红•莺莺:(假)•一个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封建贵族叛逆者的典型。容貌美丽,性格温柔,“鍼黹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自幼受封建教育,精神和行动上受到诸多的限制,很难忍受老夫人为她安排的禁锢生活。与张生一见钟情,大胆传达爱慕之情。白马解围后老夫人食言,她与张生成婚的幻想破灭,激起了她对老夫人更大的反感,下定与张生结合的决心。但莺莺毕竟是在封建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姑娘,头脑中潜存着的封建意识使她在叛逆的道路上有过多次反复、犹豫和彷徨。经过几次波折之后,她终于冲决了封建礼教的堤防,勇敢地与张生私下成亲。她认为爱情重于功名富贵,要与张生“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西厢记》剧照:莺莺•张生:(傻)•另一种封建礼教叛逆者典型。他见义勇为,品质高尚,执着专一,忠于爱情,鄙视功名利禄,是个痴情的书生形象。他本来每日“向诗书经传,蠹虫似不出费钻研”,一心向往功名富贵,但遇到莺莺以后立刻倾心相爱,并通过联吟、请兵、琴挑等多种方式的真诚努力获得了莺莺的爱情。他为了莺莺宁愿抛弃功名、废寝忘餐,甚至身染沉疴,对莺莺的爱情一直没有改变。莺莺称他为“志诚种”。作者突出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但作为一个一向埋头苦读诗书经传的书生,他在争取婚姻自主过程中也有软弱的一面,对爱情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往往束手无策。红娘称他为“傻角”、“银样蠟枪头”。•《西厢记》剧照:张生•红娘:(灵)红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奴婢形象,是作品中最动人的形象。红娘地位低下,但品质高尚,豪爽热情,机灵练达,头脑敏锐,见义勇为,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是帮助崔、张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是作品里对封建礼教最具有冲击力量的光辉形象。最初她忠实地执行老夫人布置的任务,监视、管制着莺莺,防范她有越轨之举。在逐渐看到崔张间的真挚爱情后,产生了对崔张遭遇的同情。白马解围以后,她衷心祝愿他们结为连理。老夫人的“赖婚”之举,激起了她的义愤,便由对崔张的同情进而积极帮助他们的斗争,为他们出谋划策、递简传书,热情奔走。在“拷红”一场中,她从容镇静,先发制人,责以大义,晓以利害,使老夫人不得不应允了崔张婚事。红娘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西厢记》剧照:红娘•《西厢记》剧照:法聪和尚•《西厢记》剧照:莺莺与红娘•《西厢记》剧照:红娘与张生•《西厢记》剧照:送别•4、《西厢记》的艺术成就•⑴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五本二十一折绝无仅有。摆脱了一人主唱到底的成规,在各本中分别由张生、莺莺、红娘主唱,在同一折中有红娘、莺莺、张生的对唱和接唱。这些突破和创新,增大了剧本的艺术容量和表现力,使全剧情节丰富,冲突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⑵结构宏伟紧凑,严整巧妙。采用双线复合结构,根据人物性格和矛盾差异,合理安排事件主次,在情节发展中突出人物不同性格,把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另外,在全剧主要矛盾斗争的前前后后交织着不同性质、时起时伏的矛盾冲突。•⑶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如莺莺、张生、红娘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教养和相互间的具体关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烘托渲染等手法,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把人物的性格一层层展现出来,使人物性格的发展真实可信。•⑷语言自然而华美,典雅而富丽,具有诗意浓郁、情趣盎然的独特风格。作者善于把质朴活泼的民间口语和精炼隽永的诗词语言熔铸在一起,雅俗并行,本色而又有文采,生动活泼而又雅致清新。不少曲词善于渲染气氛,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小桃红]•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升)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混江龙]•落花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兰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疾和迟压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螯得人牙疼。•朱权《太和正音谱》•5、《西厢记》的影响•(1)传播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西厢记》明刊本有110种左右,清刊本有70种左右,足以说明它影响之深,流传之广。戏曲舞台上,京、昆、蒲、豫、川、越、滇、闽、赣、黄梅等剧种都把它改编上演。影视作品也有多个版本:1965年香港黄梅戏电影《西厢记》;2019年八一厂21集电视剧《西厢传奇》;2019年3集电视电影《西厢记》;2019年33集央视版《西厢记》。•《西厢记》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日本、朝鲜、越南、法国、美国、德国、英国、俄国等都有译本。•《西厢记》节目单•《西厢记》连环画和邮票•(2)文化影响•《西厢记》是元杂剧对后世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它与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元明清以来描写爱情主题的小说戏剧很少不受到它的影响的。对后世戏剧创作的影响更大。有人甚至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其文辞,套袭其情节,像白朴的《东墙记》、郑光祖的梅香》,简直像《西厢记》的翻版。张生莺莺的恋爱方式对戏曲创作中才子佳人剧的创作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自由恋爱观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西厢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精湛的结构技巧、铺叙委婉,清丽脱俗的语言风格及各种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等也都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思考题•1、《西厢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分析崔莺莺与红娘的形象。•3、论述《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本文标题:第四节王实甫-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1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