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版第一册2014修订《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走好人生道路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和了解人生观、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如何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人的本质理解与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正确对待人生一、人生矛盾与人生态度1.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能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的同时,实现人生的发展。而消极的人生态度是掩盖矛盾、回避矛盾、激化矛盾,在矛盾面前退缩无为,从而影响人生的发展。(1)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2)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身处顺境要保持头脑清醒,不骄傲,不沾沾自喜,谨慎而勤奋地利用顺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自己;身处逆境,不抱怨,不心灰意冷,坚强而平和的对待逆境的磨炼,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发展自己。(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首先,竞争要有序。其次,合作要真诚。2.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们面对人生问题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广泛地表现在对人生问题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中。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二、个人与社会1.认识人的本质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具有与动物相似的身体结构和自然本能。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并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表现,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的社会属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是社会的产物。第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第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次,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3.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所谓义,是指社会的整体利益、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符合社会正义和道义要求的行为都是符合“义”的行为。所谓利,是指个人利益,主要指个人的物质利益。所谓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指如何正确处理公与私、利他和利己的关系问题,其本质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坚决反对见利忘义。(2)提倡义利统一。(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二节实现人生价值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3)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激发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的价值目标,承载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弘扬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赖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二、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实现人生价值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中国梦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就是人们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有所发现、有所作为,使得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相互区别而又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3.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青年学生要自觉做到:(1)坚定理想信念(2)练就过硬本领(3)用于创新创造(4)矢志艰苦奋斗(5)锤炼高尚品格
本文标题:第二版第一册2014修订《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五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1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