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韩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2009届)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制题目(中文)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英文)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heintegrationofsecondaryschoolmathematicscurriculum系别:数学与信息技术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点揭东姓名:林籽红学号:10578065370505004指导教师:张磊(硕士)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的普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正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带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问题,提倡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数学;整合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hepopularityofcomputers,computerandnetworkasthecoreofmoderntechnologywithtraditionalteachingorganicintegrationofthemediainteachingareintotheclassroom,buildanewteachingmodel.Informationtechnologyisits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oftheteaching,vividimageoftheteachingscenario,themorediverseformsofteaching;givestudentssufficientautonomyofspace,enoughactivities.Basedon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teachingofmathematics,informationtechnologyandexplorethesecondaryschoolmathcurriculumintegration,promotemulti-media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econdarymathematicsteachingeffectivecombinationofreforms,mutualpromotionandcommondevelopment.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HighSchoolMathematics,Integration目录1.引言……………………………………………………………………………………(1)2.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1)2.1信息技术的概念……………………………………………………………………(1)2.2数学课程的意义……………………………………………………………………(1)2.3整合的定义…………………………………………………………………………(1)2.4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2)3.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2)3.1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2)3.2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3)3.3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动态的显示给定的几何关系……………………………(3)3.4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积极思维……………(3)3.5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3.6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建构………………………(4)3.7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挖掘网络资源,扩大师生的信息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4)4.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5)4.1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5)4.2处理好“电子板书”与“黑板板书”的关系………………………………………(5)4.3处理好形象的直觉推理与严谨的逻辑推理的关系………………………………(5)5.整合效果的评价机制…………………………………………………………………(6)6.结束语………………………………………………………………………………(6)参考文献…………………………………………………………………………………(7)致谢………………………………………………………………………………………(8)1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1.引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并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把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到了日程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化社会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也向数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随着数学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应以更为包容的目光看待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促进信息文化环境下的数学课程建设,以更好的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新世纪,新挑战,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整合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2.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2.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式上的变革使它成为课程整合的一个切入口,而课程整合为了实现它的时代目标也选择了信息技术为依托.2.2数学课程的意义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整合的定义整合教育领域中,所谓的整合,首先是相对于分化而言,这包括学校教学系统中要素、成分的分化;其次,它既涉及宏观上的学校教学系统中学生、内容的要素,同时2也涉及微观上的认知、情感、技术、需要、兴趣、意志、以及知识的各个系列等要素的成分;最后,整合是一个过程.2.4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要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但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不但可以给学生扩充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无尘化教育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很大的改善,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该着眼于解决今天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设计未来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的数学教学.3.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3.1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型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高中解析几何是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和形的紧密结合,即利用方程的性质来研究相应的几何图形的特点,使几何图形及其研究实现了代数法.反之,如果给代数问题以几何解释,那么可以理解代数问题的直观意义,解析几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把曲线(包括直线)看作是按一定的几何条件运动的集合,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它的性质,所以具有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化的辨证观点是学好解析几何的关键.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解析几何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教学内容中内在的辨证关系,逐步使学生养成运用上述思想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基于此,应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的演示特点,赋予它特有的魅力.即能够迅速改变变数,同步达到屏幕图形的变化,或屏幕图形的渐变;窗口同步显示变数的变化,并且演示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演示速度可任意调整;可以随时看到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变化或不变,图形的动或静,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教师根据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提出的各种变数来观察、验证、对比、寻找一般规律和特殊属性.使学生能加深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敏锐地抓住变化特征,真正地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辅助教学.例如:线段的定比分点概念的教学,对此概念的学习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定比分点概念的成因是为了有效地确定线段的唯一分点P的位置,和引入λ值的意义,即在直线、线段上唯一分点P使得有向线段的比值λ与实数对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而理解定比分点的实质是通过线段的比“代数化”来确定P点的位置.可让学生积极寻找、分析、修正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思路:在屏幕上显示有向直线l,在3l上设置两固定点P1、P2和一个动点P,开设变化值λ窗口,对于特殊点的位置,如P1、P2点,预先设置λ对应值(0及不存在).动点P可用鼠标拖动,动态显示时,窗口同步显示相应λ数值.拖动的速度可自由控制,可快可慢,可停留于某个点.学生可亲自动手演示操作,使直线l各种特殊点:P1点、P2点、P1P2的中点、P1P2的各种内分点、外分点等的位置与λ值的关系显露出来.这样分点变化引起线段的比的变化特征,确实是直观、明显、连续、完整、精确的显示出来了,充分地揭示了“形”(线段)与“数”(线段比)的一一对应关系.3.2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这种精巧的构思辅助教学的方式既是进行验证、探索的极好工具,又是创设“情景”的好帮手.它使数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推陈出新,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能够让重点善于把握、难度容易突破、关键易于掌握.例如:在上抛物线的定义这个概念之前,我们认真研究了三个问题:①教材是怎样引进概念的,怎样扩展内容的;②怎样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③怎样有效组织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因此,对此课件的设计着力于展示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揭示抛物线的本质属性.对此概念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到抛物线的概念的成因,即其是由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集合.其设计思路大致如下:先设置一定点及与该定点有一定距离的定直线,然后截取一段段长度不等的线段,作为“距离”d,作出以该定点为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