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E-SOP-04模具设计-17零件表面
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1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04-17.01表面加工粗糙度的标准04-17.01.01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加工粗糙度的概念(不适用于?)表面加工粗糙度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工具和零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切屑分离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原因,在零件表面引起的具有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的微观误差现象;如图04-17.01.01所示:图04-17.01.01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滑;04-17.01.02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粗糙度对模具的影响(不适用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需选用合理的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影响:1.影响相对运动零件的耐磨性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越大,有效的接触面积就越小,磨损越大;如果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过小,则会加大金属分子间的吸附力,使金属接触面产生胶合磨损;如图04-17.01.02-01所示:图04-17.01.02-012.影响零件的耐疲劳性粗糙的零件表面受交变应力的作用易在微观峰谷的底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疲劳裂纹,降低零件的抗疲劳强度;如图04-17.01.02-02所示: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2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图04-17.01.02-023.影响零件表面的抗腐蚀性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易通过粗糙表面的微观峰谷渗入到金属内层,导致零件表面化学锈蚀,另外微观峰谷内残留的腐蚀性物质会形成电位差,产生电化学腐蚀;零件表面越粗糙,腐蚀越严重;如图04-17.01.02-03所示:图04-17.01.02-034.影响模具的导热性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使零件间的接触面积变小,阻碍零件之间的热量传递;如图04-17.01.02-04所示:图04-17.01.02-045.影响零件表面涂层的性能;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3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04-17.01.03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粗糙度的标准(不适用于?)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表达方式包括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一般情况优先选用容易测量的Ra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含义,如表04-17.01.03-01所示:表04-17.01.03-01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Ra、Rz数值的换算标准,如表04-17.01.03-02所示:表04-17.01.03-0204-17.02表面抛光等级的标准04-17.02.01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抛光等级的标准(不适用于?)国际标准的抛光类型有高光、精抛、粗抛和喷砂四种,抛光等级共有12个,常用的抛光等级有A1、A2、A3、B1和B2等;表面抛光等级的国际标准,如图04-17.02.01所示: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4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图04-17.02.0104-17.02.02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抛光等级的注意事项(不适用于?)1.如果产品有抛光要求,零件的抛光等级需与产品要求一致;如果产品没有抛光要求,需根据产品结构、出模角度等确定适当的抛光要求,并由客户确认;2.如果产品没有特殊要求,筋位一般抛光至B1或B2,以利于产品脱模;3.对于有抛光要求的零件,需在零件图的胶位外观要求中注明零件的拋光等级;4.对于高光镜面、透明产品的模具,流道的抛光等级需达到A2且需在零件图中注明;5.由于铍铜所能达到的最大抛光等级为A2,所以产品中有更高镜面要求的区域,不能使用铍铜材质;6.钢料的抛光等级与钢料材质的纯净度、均匀度和硬度等有关,常用内模钢料所能达到的抛光等级,如表04-17.02.02所示:表04-17.02.02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5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04-17.03表面火花纹等级的标准04-17.03.01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火花纹等级的标准(不适用于?)对于零件上较小面积的火花纹,可直接电火花加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获得不同等级的火花纹;常见火花纹的型号、深度和所需的脱模角度,如表04-17.03.01所示:表04-17.03.011.VDI3400标准的火花纹与CHRAMILL标准的火花纹型号一致;2.纹面脱模角度的要求:(1)高度50mm以下时,纹面深度每13μm(即每0.013mm)至少需要1°拔模角(特殊情况除外);(2)对于PC等硬度高、包紧力大的胶料,需在纹面出模角的基础上再增加0.5~1°出模角,避免拉模;3.当客户明确要求产品外观为火花纹时,需在DFM和零件图中清晰表达,避免当做晒纹处理;04-17.04表面蚀纹等级的标准04-17.04.01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蚀纹等级的标准(不适用于?)常见的蚀纹类型有模德MT蚀纹、妮红HN蚀纹和PHILIPS蚀纹等,蚀纹型号、深度和所需的脱模角度,参照链接:各种蚀纹型号及对应脱模角;表面蚀纹的注意事项:1.蚀纹的型号需以客户要求或产品的2D图纸要求为准,蚀纹的区域需通过客户的确认;2.模具设计前需确认产品的蚀纹型号及所需的脱模角度,对于产品不利于出模的部位,需向客户申请适当调整脱模角度或蚀纹深度,避免蚀纹后产生粘模、顶出不顺或纹面拉花等现象;3.纹面脱模角度的要求:(1)高度50mm以下时,纹面深度每13μm(即每0.013mm)至少需要1°拔模角(特殊情况除外);(2)对于PC等硬度高、包紧力大的胶料,需在纹面出模角的基础上再增加0.5~1°出模角,避免拉模;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6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4.对于软胶模具的流道和胶位面,需在零件图中注明相应的纹面要求(一般为27#火花纹);5.在零件图和蚀纹资料中需注明客户提供的蚀纹型号及相关信息,不能参照客户样板进行蚀纹,蚀纹后需由供应商提供对应的纹面检测证明或检测报告等;6.对于有蚀纹要求的模具,需制作“模具蚀纹通知书”并导入NX的“TTN”(ToolingTextureNotice)文件夹中,蚀纹通知书中需注明模穴数、蚀纹型号、蚀纹面积、蚀纹深度及蚀纹工件等,并以颜色区分不同的纹面区域;蚀纹通知书的模板参照链接:模具蚀纹通知书;如图04-17.04.02所示:图04-17.04.0204-17.05表面涂层的应用04-17.05.01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涂层的应用(不适用于?)表面涂层可以提高零件的润滑度、硬度、耐腐蚀、耐磨损及改善胶料的流动性等,以保证模具寿命及产品质量;涂层的应用:1.对于镜面及透明类产品的模具,涂层的高润滑度可以减小产品的脱模力,保证产品质量;如图04-17.05.01-01所示:图04-17.05.01-012.对于胶料有磨损性或腐蚀性的模具,涂层的高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以满足生产要求;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7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3.涂层可以增加零件表面的热传递,从而改善胶料(如PC、PC+ABS、PVC等)的流动性;如图04-17.05.01-02所示:图04-17.05.01-024.涂层的高润滑性和耐磨性,可以取代滑块、斜顶和顶针的润滑油,保证模具无油清洁生产;5.涂层可以提高铍铜的表面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又不会影响其导热性;04-17.05.02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涂层方式的选择(不适用于?)零件的表面涂层需根据零件所需的硬度、润滑度、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选择能够满足零件要求的表面涂层方式;PVD涂层的方式及应用特性,相关资料参照链接:PVD涂层应用;如图04-17.05.02-01所示:图04-17.05.02-01工模部操作指引E-SOP04模具设计第8页/共8页04-17零件表面(WI-)*******最新发布的内容突出显示*******正文中用链接引用相关表单模板(T-)/改善提案(IP-)/案例分析(CA-)*******最新修订董存博审核杜绍权核准徐炜T-110801-ANPMC涂层的方式及应用特性,相关资料参照链接:NPMC涂层应用;如图04-17.05.02-02所示:图04-17.05.02-0204-17.05.03修订人:董存博(2014年3月13日)表面涂层应用的注意事项(不适用于?)1.涂层零件的材质一般选择2343、2367、2767、2083和S136等含铬量较高的钢材,如材质特殊,需向供应商咨询涂层的可行性;2.对于高磨损性(如PPS、BMC等硬度较高或含有高比例玻纤的胶料)或高腐蚀性(如PVC、POM或含阻燃剂的胶料)的胶料,如果模具寿命及产品质量要求较高,需在量产前对内模零件(尤其是铍铜镶件)做涂层处理(一般做NPMC-F或NPMC-A涂层);3.所有斜顶和直顶在试模前都需做涂层处理(一般做NPMC-F涂层),如果修改模时有修改到的,需在模具交付前再进行一次涂层处理;4.对于高光镜面、透明类产品的模具或要求清洁生产的模具,为保证产品清洁无油污,同时避免顶针运动卡滞,需在试模前对顶针做涂层处理(一般做NPMC-F涂层);
本文标题:E-SOP-04模具设计-17零件表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2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