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本人亲自整理)
1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1、政治①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和集团的根本利益服务的。②实质: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③根本属性:阶级性注:经济利益关系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2、国家①定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②根本属性:阶级性③职能:专政3、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①特点:对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②本质:人民当家作主5、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表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6、人民民主的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少的原则来共同管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8、民主与专政的辩证①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9、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原因:①坚持社会主义道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要求: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②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政治权利与义务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十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2、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①权利——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②自由——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有幸、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4.公民的责任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衣物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三、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①行驶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2、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的选择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②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③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选择)④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2、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直接选举: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间接选举:县以上的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的地方政府领导人员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四、民主决策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4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五、民主管理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子午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性群众自治组织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3、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六、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方式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④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民主监督的做法①态度: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是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5②行为: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1、政府的职能(基本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政府的责任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由我国的国体决定)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2、政府的原则①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②工作作风——求真务实③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投诉方式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一、政府的权力1、政府依法行政①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②原因: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却、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根本原因)6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③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④做法: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2、怎样推进决策科学化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③依法确定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权,明确政府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政府不能越位、错位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监督的原因: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2、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缺一不可。)3、监督体系①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②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③人民政协的监督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⑤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⑥行政系统内部(监察、审计、法制部门和上级政府)的监督4、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③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5、政府阳光工程的作用和意义7①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6、政府权威的树立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③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4、人大代表的责任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注: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国务院(中央政府)5、人大代表的权力: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质询权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1、政体①定义: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作政体。②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③我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②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③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人大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杜泽,受人民监督。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⑤人大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⑥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界定的②人民代表大会支付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果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④人大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执政1、政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是为了取得和维持政权活影响政治权利的政治组织。目的是夺取政权。2、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政党执掌、参与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本人亲自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3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