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群力雨洪公园案例分析
浅析群力雨洪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1.走进俞孔坚①简介②大脚革命2.群力雨洪公园①获奖信息②海绵城市③设计背景④设计方案⑤设计重点走进俞孔坚▪简介▪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1987年俞孔坚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美国SWA集团;1998年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出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2010年出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2016年4月20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俞孔坚带领北京大学的团队及土人设计以土地的名义,倡导天地人和的理念,以解救中国城市病为己任,探索重建中国和谐人地关系的实践,通过设计解决一系列生态与文化难题。其在推动中国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包括开创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逆向规划”、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等众多方面,被国际权威学者誉为国际行业领军人物。▪“我们不光要修复城市,还要修复国土。在国土尺度上来解决问题,再造秀美山川。......我的理想就是要形成海绵国土,不仅仅是一个海绵的城市,而且要回到人与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大脚革命何谓“大脚革命”?俞孔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称之为“大脚革命”,其实也就是把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比做了“小脚”的过程。旧中国有一千多年“裹脚”的历史,将女人一双健康的脚裹成小脚,并被当作高雅化的标准。“当代城市建设需要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俞孔坚教授说,这个革命有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反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大脚革命”在中国持续了将近100年时间,但没有彻底,这个革命是一场绿色的革命。。“回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走到现在,基本是小脚走路。”俞孔坚教授说,我们的城市建设基本是一个小脚城市,是小脚城市美学引导的城市建设▪由于“裹脚”的思想统治了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河都被我们裁弯取直、逢河必拦,每一条河都建起了三十年、五十年一遇、甚至五百年一遇的防洪堤,高高的防洪堤裹住了自然之脚。这些年,水利部门做的最大工作就是排洪,洪水来了赶紧排掉,河道的功能基本丧失了,变成了水渠。再看看我们的城市,巨大的广场,一夜之间,把稻田填平了变成了花岗岩、水泥的铺地,认为这是高雅的,广大群众为之激动和为之欢呼。因此,我们是用包裹自然之脚以换取城市性的。▪我们的城市也是走不动的,草坪需要天天浇灌,本来茂盛的野草可以自然生长,结果还要给草坪施肥、灌溉。“种一平方米的城市绿地和草坪花的价钱比农村种一平方米的庄稼要贵得多,难道要花这么多钱来种草地吗?”▪2017年5月,风景园林界20位专家联名致信中国工程院,反对把俞孔坚纳入《2017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而在其后的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资料公示期间,又有人联名加入,超过百人。理由竟然是“批判中国风景园林,但又要选风景园林的院士”,和他的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倡导生态优先的“反规划”、鼓吹不同于“小脚园林”的‘野草之美’,主张城市要“大脚革命”和“与洪水为友”等等群力雨洪公园▪项目名称:群力雨洪公园▪建筑师:俞孔坚▪项目地点:中国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项目时间:2010年获奖信息▪2012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设计奖▪2013世界建筑节-景观项目优秀奖▪2014ZumtobelGroup奖城市发展与创举类提名奖▪2014罗莎芭芭拉景观奖入围作品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实际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以构建跨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区域性的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文化遗产的保护、绿色出行网络构建等,最终综合解决洪涝、干旱、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设计背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位于哈尔滨新区中心,公园前身是群力新区的一块原生湿地,总占地面积约34公顷,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生湿地是哈尔滨群力新区居住区中难得的天然湿地,由于城市开发建设,湿地周围逐渐被道路、高楼环绕,城市硬质面积加大,雨水径流系数减小,湿地水源减少,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湿地萎缩成孤岛,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难以在高楼林立的新城中妥善生存。当地政府希望对此块湿地进行合理优化,使其在发挥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一处综合性的开放自然空间。设计方案1.保留现存湿地中部的大部分区域,作为自然演替区。▪2.沿四周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宝石项链,作为核心湿地雨水过滤和净化的缓冲区,形成自然与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和体验界面。沿湿地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收集新城市区的雨水,使其经过水泡系统,沉淀和过滤后进入核心区的自然湿地。不同深度的水泡为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开启自然演替进程。高低不同的土丘上密植白桦林((Betulapendula),步道网络穿梭于丘林和水泡之间,给游客带来穿越林地的体验。水泡中设临水平台和座椅,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3.高架栈桥连接山丘,给游客们带来了凌驾于树冠之上的体验。多个观光平台,5个亭子(竹、木、砖、石和金属)和两个观光塔(一个是钢质高塔,位于东部角落里;另外一个是木质的树状高塔,坐落在西北角)。在山丘之上,由空中走廊连接,通过这些体验空间的设计,使人远可眺公园之泱泱美景,近可体验公园内各自然景观之元素。公园东部边缘挖出的雨水过滤池塘湿地边缘与空中步道的坡道相结合的公园服务建筑在西北角的树状观光塔,使游客们可以俯瞰整个公园。架设于西边过滤池塘之上的空中走廊,通向观光塔。设计重点▪雨洪公园设计重点是对水源、水流、水量的合理规划控制。▪第一步是将公园内水系与城市水网连通,参与城市水系统的循环,补充湿地水源,同时将湿地滞留、净化的雨水循环到城市水网中,减少局部内涝。▪第二步则是构建公园内的生态水网。首先充分了解场地现状,划定现状水域和水系径流,了解在现状的条件下,下雨时雨水的走向及汇集区。然后对现状进行优化,布局公园内更合理的生态水网,划定永久水域和半永久水域,使雨水在优化设计后有更合理的走向。▪第三步是公园生态水网布局的基础上设计公园的一级淹没区、二级淹没区和三级淹没区。布局的策略基于现状城市对湿地的不断侵蚀,需要运用自然保护区学中的圈层式保护模式,在现状场地核心区(原生湿地)与外围城市建成区之间建立缓冲区(人工湿地),达到对外界不良生态干扰的屏蔽,以及对场地内部原生湿地的保护和过渡。▪核心区内以依赖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运转功能为主,保护原生苇塘湿地,用最少量的人工干预,以构建目标物种和目标群落为主,只允许科研及管理活动介入。▪首先在公园外围设置绿化隔离带,屏蔽外围城市的干扰,然后建立人工湿地缓冲区,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人为引种,采取必要的生物和工程措施,构建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人工湿地系统。▪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引入生态休闲活动,以提升场地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人工湿地丰富的动植物群落,使其生态稳定性更强,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自循环系统。▪生境的策略根据水系规划和公园布局,将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分为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和苇地生境四大类。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①原生水域生境。首先进行基底清淤、去除过剩营养物质保证水体净化。适度去除场地内木本植物,引入芦苇的伴生种,以形成稳定健康的植物群落结构,并逐次投放虾、蟹、贝等一级消费者和鱼类二级消费者。▪②新增水域生境。适度开挖湿地池底,补水增湿。在较大的水面附近,还可设置人工浮岛、人工招鸟巢箱,并投放食物。在物质方面维护芦苇的优势种地位,引入其伴生物种。逐次投放虾、蟹、贝等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鱼类,培养蛇类三级消费者,吸引四类绿头鸭、鸳鸯等消费者,吸引鸟类鸬鹚、大白鹭等停歇。▪③间歇性水域生境。主要在于补水量、补水频率和周期的控制。维持芦苇为优势种,其他伴生物种选择耐水淹的植物种类,如千屈菜、小叶草、狭叶甜茅。定期投放虾、蟹、贝等一级消费者。▪④苇地生境。需要定期收割芦苇,季节性周期补水。维护芦苇的优势种地位,引入其的伴生物种。保证相对完整大片的芦苇湿地面积,投放食物,吸引鸟类、鸭类来此觅食、筑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为节约城市水资源、减轻湿地的供水负担,为湿地公园设计了整体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湿地泡湿地泡系统能够有效地沉降悬浮污染物,并由湿地泡内的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分解净化,有效防止原生湿地污染,提高除污能力。同时人工湿地系统缓冲容量大,利用物种共生及物质循环利用再生原理,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本文标题:群力雨洪公园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5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