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8-枣核-课件(39张ppt)
28枣核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漏》观察下面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看一则民间故事——《枣核》28枣核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8枣核28枣核《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一个聪明的孩子——枣核,收拾县官,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事,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8枣核善甘休héqīlí朗读课文扫清障碍核妻diē爹犁zhē折kùn困shēnɡ牲fǔ府bà罢夫娘扶腾得很口官枣涨得通红zhànɡ28枣核涨涨潮zhǎnɡ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多音字zhànɡ物价上涨28枣核爹diē易读错shēnɡ牲bà罢28枣核找朋友困府妻爹核折牲犁罢涨héqīlídiēzhēkùnshēnɡfǔbàzhànɡ识字游戏28枣核词语解释犁:翻土用的农具,用畜力或机器牵引。本课指枣核扶着犁耕地。他能扶犁,能赶驴。28枣核词语解释衙役:衙门里的差役。衙役把他拖到大堂上,不分青红皂白先痛打一顿。28枣核词语解释缰绳:指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本课指牵牛和驴用的绳子。我们放学了,就好象欢快的小马驹撒开了缰绳。28枣核词语解释钱褡:指盛钱的长方形大布袋。本课用来装钱的袋子。这钱褡里没装东西。28枣核词语解释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28枣核相信信任相同点:都含有“认为正确、真实或有能力等而不怀疑”的意思。不同点:“相信”强调信任,不怀疑;“信任”强调因相信而敢于托付,语义比“相信”重。运用示例:1.大家都()她是清白的。2.爷爷为人忠厚老实,邻居们都很()他。相信信任28枣核1.“枣核”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2.“枣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因为枣核刚出生时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叫“枣核”。28枣核3.课文写了枣核的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枣核一直没有长,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第二件事:枣核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设法帮大家解救了牲口。第三件事:枣核解救牲口后引起县官的责难,于是他智斗县官。28枣核默读全文,思考: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枣核靠自己的聪明夺回了老百姓被县衙门抢走的牛、驴并安然逃脱。整体感知28枣核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互动课堂28枣核1.阅读第2自然段后思考: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枣核有什么变化吗?爹娘心情如何?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娘都很为他担心、发愁,觉得枣核长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课文解读28枣核2.面对爹娘的担心,枣核是怎么反应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枣核安慰爹娘说,自己可以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3.枣核做到对爹娘的承诺了吗?他都学了哪些本事?做到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28枣核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28枣核想象一下,枣核还能干什么农活?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28枣核细读课文4~1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从这里,你看出枣核有哪些品质?28枣核4.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有的人可能会想:“人长得小,口气却挺大,真能吹牛!”枣核心里可能想:“此时不和你们争辩,等我牵回了牲口,你们一定无话可说!”28枣核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很有趣。哪里有趣?聪明28枣核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的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28枣核5.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因为这么多的衙役看守着,想直接牵牲口走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衙役们累了,没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牵走。28枣核可刚躺下,又听到吆喝声。到了过半夜,衙役们都瞌睡的了不得,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了村子。枣核三次捉弄衙役,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睡不好觉。很有趣。哪里有趣?聪明28枣核6.枣核成功牵走了牲口,印证了文中的哪句话?第4自然段中的“枣核不光勤奋,而且聪明”。7.用“不光……也……”造句。示例一: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示例二:这幅画不光有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28枣核牵走了牲口,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天一亮,县官就带者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样!”县官叫着说:“快绑起来!快绑起来!敢作敢当28枣核8.县官并不知道是谁牵走了牲口,枣核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因为县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枣核自己承认,是不愿意牵连他人,并且他已经想到办法制伏县官了。9.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会说些什么呢?县官老爷,你不是要抓我吗?我就在这儿,过来呀!28枣核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很有趣。哪里有趣?动作灵敏28枣核哈哈大笑彬彬有礼格格不入高高在上井井有条斤斤计较津津有味默默无闻词语积累(AABC的词语)28枣核仆役们打不到枣核,县官气急败坏。很有趣。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加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哪里有趣?动作灵敏28枣核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加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夸张、神态描写看到县官气成这样子很是大快人心。28枣核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地写出了县官恼怒的状态28枣核我们高兴得。读一读,写一写。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班里静得都能听得见。他饿的都可以。掉根针把一头大象吃掉了一蹦三尺高小练笔28枣核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下来了。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了,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枣核戏弄县官并安然逃脱。很有趣。动作灵敏机智勇敢28枣核回顾全文,说一说: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枣核不仅勤快、聪明、动作灵敏而且敢作敢当,是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28枣核在朗读中需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如文章开头,要读出爹和娘发愁的心情;“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读出枣核的坚强;“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要读出县官的狠毒等。朗读指导28枣核想一想:这件事之后,枣核可能还有哪些聪明能干的故事?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但是还是没有得逞。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28枣核《枣核》讲述惩罚了恶人,帮助乡亲,获得大家的尊敬的过程,故事体现了孩子的,也有神奇美妙的幻想,饱含诗意与热情。主题概括枣核机智勇敢28枣核设想一下,枣核离开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县官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肯善罢甘休?于是,他派衙役们把枣核的父母抓来作为人质,还威胁枣核:“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杀掉你的父母。”枣核这么孝顺,怎么肯让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过?于是,枣核回到衙门,换回了父母,让父母和乡亲们躲进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准备好的粮食和水,够大家生活一段时间了。28枣核每到夜深人静,他就偷偷潜入县官的房间。第一天拔光了县官的胡子,县官拿他没办法。第二天,又拔掉了县官不少头发,县官还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连几天,把县官折磨得不成人样,只能跟他求饶,赦免了他,答应不再难为乡亲们。大家都夸枣核是一个小英雄!枣核的父母可开心了!
本文标题: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8-枣核-课件(39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5393 .html